
自古紅顔是禍水,醜女多作怪,有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容的女子大多命運坎坷,她們大多柔弱無助卻要背負着禍國殃民的罵名,無不令人扼腕歎息,更是曆代文人騷客濃墨重彩的篇章;醜女多作怪是截然相反的一種現象,曆史上的東施效颦便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博人眼球的典範事例,這種人就是内心充滿自卑,進而心态扭曲之後自然行動就會顯得怪異,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醜女是恃才傲物,恃醜無恐的典範,是真正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她就是鐘無豔。
我們所熟知的影視劇中的鐘無豔,原名是鐘離春,因為出生在戰國時期齊國無鹽邑,是以大家為了好記便稱她為鐘離無鹽,簡稱鐘無鹽;後期曆史文學創作中稱為鐘無豔更貼切她的身份,這個名字就流傳至今了!算是天下第一醜女了,與她同屬紅果古代四大醜女的其他三位是:嫫母、孟光和阮女,名氣與她相比就小了很多。主要是因為很多影視劇拍過很多與他有關的題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郭德綱的長篇相聲《醜娘娘》,鐘離無顔的特點鮮明,人物塑造深刻,愛恨情仇,很有才華。
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辯通傳》記載鐘無豔是齊國無鹽縣人,她才德兼備、卻容顔醜陋,年芳四十都沒嫁人。許多古書裡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醜到何種程度?書中記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暗淡發幹,上下比例失調,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的像漆,要知道古代的後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則天“方額廣頤,龍睛鳳眼”的,鐘無豔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也不會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樣能歌善舞,而是一心隻問政治。
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鐘無豔冒死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條,并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将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鐘無豔看成是自己的知己,其谏言為宣王所采納,立為王後,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豔”和“自薦枕席”幫助齊宣王重振朝綱。所謂“有事鐘無豔,無事夏迎春”,其實曆史并沒有這個說法,夏迎春是當代人随便虛構戲說的,這個說法也并不流傳,其實夏迎春就是個美麗能歌善舞的妃子,平時隻管陪齊宣王唱唱跳跳,不關心政治。而鐘無豔确是不管歌舞享樂且特别能吃苦,屬于君王乘車她能步行的類型,她一心隻問政治。關
于曆史上的齊宣王究竟是怎樣的君王也是有待考證的,而有關于鐘無豔領兵打仗的故事多見于民間傳說,到了元朝,中國戲曲大發展,四大家之一的鄭光祖寫了一出元雜劇叫《醜齊後無豔連環》說的是齊公子夜夢菽月,上大夫晏嬰替他圓夢,認為公子将娶的夫人隐于鄉村,時運未通,并建議他出城圍獵尋訪淑女賢人,齊國無鹽邑鐘離信的女兒相貌醜陋但文武兼備很有才能,外出采桑時與追趕白兔的齊公子相遇晏嬰見她出言不俗,便勸齊公子娶她為後,當時秦燕二國都想制服齊國,故意以難題刁難,讓齊國派人解開玉連環,彈響蒲弦琴,鐘離春憑智慧解決了這兩個難題,并故意羞辱使者,激待兩國發兵,鐘離春又率兵布陣打敗了他們。這隻是傳說,無法辯解真僞,但總的來說證明了鐘無豔是一個才華橫溢有政治遠見的卓越人物。
看來,老天爺真是公平的,給了你如花的美貌,就不可能再給你美滿的生活;給了你醜陋的姿容,也許就會補償你幸福的家庭。世間之事,因果輪回相對應,莫不如此。美有美的優點,醜有醜的長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位才華橫溢一心隻為國家的女人,雖然在曆史長河中不斷被塑造也很難改變她醜陋的面容,回顧曆史幾千年的美醜之争,時至今日也隻是個看臉的時代,多少女人為了能上的廳堂,花巨資整容各種心酸苦澀都隻能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