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沒了東王楊秀清,為何後來還堅持了近十年?有個關鍵因素

太平天國起義是我國近代曆史上一次重要的農民武裝起義,它沉重得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并一度控制了東南半壁。在太平天國的陣營中,東王楊秀清的确算作一位帥才,太平天國曾在他的上司下,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因為楊秀清的指揮,太平天國也達到了極盛。就在太平天國形勢好轉的時候,其都城天京卻爆發了影響一時的兵變。由于天王洪秀全的猜忌,楊秀清最終遇害,而太平天國就此也元氣大傷。

太平天國沒了東王楊秀清,為何後來還堅持了近十年?有個關鍵因素

楊秀清之死是太平天國曆史上一件大事,随着楊秀清身死,太平天國指揮系統上也出現了纰漏,後來,太平天國逐漸走向了沒落。那麼,既然楊秀清已經身死,為何清朝卻沒有趁此機會滅亡太平天國,而是選擇繼續與其對抗八年?這其中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其實,清朝之是以沒有趁天京事變的爆發而迅速滅亡太平天國,并不是因為太平軍本身戰鬥力雄厚,而是清庭沒有能力攻打天京。

太平天國沒了東王楊秀清,為何後來還堅持了近十年?有個關鍵因素

清朝末年,清庭的八旗軍戰鬥力已經急轉直下,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隻能依靠于地方上的團練兵馬而抵禦太平軍。當時,清政府雖然在江南組建了所謂的江南、江北大營,但由于八旗軍戰鬥力低下,他們很快就被太平軍擊敗。由于這一時期地方團練軍馬才剛剛組建,是以所謂湘軍的戰鬥力仍然處于朦胧階段。八旗軍戰鬥力低下,湘軍又剛剛組建,清政府是根本無法對太平天國發動猛烈攻擊的,為了對付天平天國,清軍隻能先發展自己的武裝,故而,當天京事變爆發時,清政府便選擇了暫時對峙的局面。

天京事變發生時,清政府還遭到了列強的欺詐。當時,清朝内部已經腐朽不堪,列強遂趁此機會再次敲詐清朝政府。以英、法為首的侵略軍在天京事變爆發的同一年打開了清政府的南大門廣州,他們不僅活捉了清朝當地巡撫,更揚言要攻打北京、天津。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隻好采取了妥協的政策。因為外部原因,清政府隻能暫時放松了對天京的包圍,而是專心對付外敵。

太平天國沒了東王楊秀清,為何後來還堅持了近十年?有個關鍵因素

第二次鴉片戰争的結局同樣令人失望,清政府不僅完敗,而且還與西方列強再次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在英、法窺視西南之際,沙俄又侵犯我國的東北,面對這種局勢,清政府隻能暫時放棄了對太平天國的征剿。

另外,天京事變雖然使得太平天國元氣大傷,但其卻并沒有是以而動搖太平天國的根基,相反,在天京事變的後幾年當中,太平軍竟然是越挫越勇。楊秀清死後,洪秀全起用了新秀名将李秀成和陳玉成,這兩位都是太平天國内部數一數二的猛将,依靠這兩位大将的支援,太平天國再次挽回了失敗的局面。

太平天國沒了東王楊秀清,為何後來還堅持了近十年?有個關鍵因素

天京事變發生時,太平天國總體的實力還不算弱,在西南,有石達開的二十萬太平軍堅持抗清,在湖湘,又有李秀成等人堅守,東南呢,楊輔清、陳玉成等名将也力保天京。太平天國有這幾支武裝,清軍也輕易不敢進犯天京。

天京事變發生時,清朝内部的武裝還并未準備完備,再加上列強的進犯,清軍自然無法顧及對太平天國的征讨。這一客觀性的原因,也就導緻了天平天國得以繼續堅守八年。不過,天平天國畢竟實力有限,當清政府與列強修補條約,并從頹勢中緩過神來之後,它依然無法擺脫被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