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清朝是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滅亡距今不過才百餘年的時間,可很多人對清朝還是有許多的誤解。比如說,因為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是以很多人誤認為滿人在清朝的地位都很高。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普通滿人與漢人其實差不多,都需要自己養活自己,隻不過在納稅時享有減免。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真正在清朝享有特權的是那些在旗籍的滿人,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旗人。因為他們的祖先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以清兵入關後對這些旗人子弟進行了封賞,這一部分人也就成了後來的八旗子弟。他們大多數都不需要工作,朝廷會按時發給他們俸祿,靠着這些俸祿也可以獲得十分滋潤。如果遇到重大節日,朝廷還會額外發放補貼,據說一個八旗子弟從出生到去世至少要花掉朝廷三千兩銀子。

三千兩銀子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清朝時期一個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在刨去全家的吃喝花銷之後,能結餘三兩銀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當年的八旗兵都是骁勇善戰之輩,可他們的後代在享受了數百年的滋潤生活後,早已将祖先的勇武抛之腦後,他們整日就是遛狗逗鳥,在街頭混吃等死。是以,在現代人的眼裡,常常将八旗子弟與纨绔子弟、二世祖畫上等号。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八旗貴族地位雖高,可相對于清朝皇族愛新覺羅氏來說,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16世紀80年代的時候,愛新覺羅氏還隻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家庭,由努爾哈赤的六位叔叔伯伯和他們的22個兒子共同組成。随着清朝的建立,這一姓氏迅速開枝散葉,到了清朝末期,皇族宗室子弟人口已經超過了14萬人。而百年後的今天,根據統計,這一姓氏的人口更是高達40萬。不過,如今這個姓氏的人大多數都很低調,例如著名書法家啟功,他就對自己的皇族身份避而不談。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按照血脈關系的遠近,清朝将愛新覺羅氏分為兩個部分進行管理,也就是宗室和覺羅。宗室子弟很好了解,指的是那些具有皇族血統的人,而覺羅則不一定具有皇族血統,也有可能是皇帝賞賜的身份。比如清朝曆史上很多有功之臣被皇帝賜姓覺羅,例如清朝初期的兵部尚書納木泰,他後來就被賜姓為覺羅納木泰,還有扈爾汗,他被賜姓後就成了覺羅扈爾汗。

無論是八旗子弟,還是清朝的皇室子弟,又或者是這些朝廷賜姓的覺羅,他們自出生後就受到朝廷的優待,一生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可是随着清朝的滅亡,端了幾百年的鐵飯碗突然之間沒有了,這些往日裡養尊處優的皇室子弟也要和普通人一樣自謀生路。他們之中混得好的自然也有,可大多數人還是被生活逼得灰頭土臉,甚至還有大清朝王爺敗光了祖産不得不上街頭拉黃包車謀生。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清朝滅亡後,按照清帝退位優待條件中協商的規定,宣統皇帝仍舊可以住在紫禁城,未完工的光緒帝陵墓也由民國撥款繼續修建。除此之外,民國每年還要撥出400萬兩白銀(新币為400萬)供皇帝日常花銷。當時的隆裕太後能夠争取到這個條件,已經算是非常可以了,而且她也沒有精力再去管普通皇族的優待問題。

優待條件中對清朝皇室也有所提及,但是并沒有什麼具體的優待措施,無外乎就是保護私産,自由入籍等等。至于其中提到的“王公中有生計過艱者,設法代籌生計”,這個說了也等于沒說,要不然克勤郡王晏森也不至于為了填飽肚子去大街上拉洋車。總的來說,就是普通皇族自謀生路,不再享受從前的種種優待條件,大清朝都滅亡了,自然也就無法再贍養他們了。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多數人從事了這倆行業,如今依然吃香

清朝滅亡後,那14萬皇族都去哪了?他們怎麼養活自己?這些人大多數從事了這倆行業,也就是警察、行政管理等行業,這些職業如今依然十分吃香。因為他們畢竟是前朝皇族,雖然落魄了,可從前的人脈大多還在,想要跻身這些行業還是比普通人要有很大優勢的。而且他們都接受過良好教育,在那個絕大多數人都不識字的時代來說,他們的機會遠遠超過普通人。

雖然他們從事的職業都不錯,可對于他們來說,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因為清亡後他們不但失去了尊貴身份,還要面臨普通人對他們的仇視。這個情況是難以避免的,作為前朝的皇室貴族,他們當初也沒少欺壓百姓,如今落魄了,自然要面臨人們的仇視。是以很多皇室子弟為了避免麻煩紛紛改姓,改為金、肇、趙等漢族姓氏,例如前面提到的啟功,他原本的姓氏就是愛新覺羅,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正兒八經的大清皇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