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好詩有其“詩境”,“詩境”來自詩人“心境”。為詩者,自有其靈感、匠心、學識、曆練、神韻;讀一首好詩,須得“悟境”,即從“詩境”走入詩人“心境”,是對詩者之靈感、匠心、學識、曆練、神韻的認知。讀一詩,得其一,自足矣。
971
秋日谒長師
方益洪(浙江)
行程背雁十年多,绛帳匆匆又一過。
門外平湖秋水滿,蘆花瘦似病維摩。
“門外平湖秋水滿,蘆花瘦似病維摩。”以景結情,一句三折而又出之以自然,以有形之平湖秋水之滿、蘆花之瘦如維摩之病達難達之意。(歸樵)
972
鳳陽明祖陵
李樹喜(北京)
山水逶迤看鳳陽,明陵古寺說元璋,
天荒人禍無生路,逼得農民成帝王。
“天荒人禍無生路,逼得農民成帝王。”立意新穎,直抒胸臆。在明白如話的詩語中,見出對興亡的感慨。(歸樵)
973
詠冰
盧象賢
能教頑石老,可使大河聾。
一旦春風化,方知色是空。
“老”“聾”兩個動詞頗妙,轉結升華意蘊,以冰之色言事物之表象,以冰化為空言事物之本質。(歸樵)
974
逸圃
欲逸從何逸,錢心不遁人。
等閑蜂蟻入,分盡圃中春。
緊扣“逸”字而生發,轉結以“等閑蜂蟻入,分盡圃中春。”言逸圃之幾經蹂躏。(歸樵)
975
夏夜
群蟲喊熱夢難成,風死唯馀月魄生。
欲往蟾宮搖玉桂,人間又恐懼秋聲。
“群蟲喊熱”“風死”極言夏夜之熱,道人所未道者也,“月魄生”為轉句“欲往蟾宮”鋪墊,結句轉拔高意境,見詩人憐憫情懷(歸樵)。
976
題自種紅皮蘿蔔
今日觀來秀在畦,生身卻比草根低。
紅皮下是冰清質,忍得周邊糞與泥。
在秀、紅皮、冰清質與身比草根低、周邊糞泥的反差中,見出紅皮蘿蔔之在污濁環境中中保持高潔的情操。(歸樵)
977
酒泉洪水河撿石頭
劉慶霖
也求形質也随緣,回首祁連雪映天。
一石沾風留掌上,攜它攻玉去人間。
“沾風”沾的是古意、是韻緻、是風情、是消息,有此“風”者,當以攜它人間攻玉也。(歸樵)
978
參觀新能源綜合利用試驗區
星漢
肅州畢竟有奇能,收拾高天最上層。
且把日光存掌内,夜來點亮萬家燈。
“收拾天高最上層”“且把日光存掌内”,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抒寫新生事物,應是現代詩人之根本。(歸樵)
979
洪水河大峽谷瀑布
濺玉跳珠不可收,随風千裡灑金秋。
青蓮死後無詩句,遂使銀河空自流。
妙在借青蓮“疑是銀河落九天”從反面立言,讓讀者于遺憾中體會紅水河大峽谷瀑布之雄奇。(歸樵)
980
晚歸望月
殊同
車火樓光入夜融,巨屏呼應一城紅。
小園難得燈零落,月色居然大不同。
“車火樓光”“巨屏呼應”“難得”“居然”從暗寫月之黯然,到實寫月之“大不同”,一樣的月,環境不同,觀感迥異。(歸樵)
個人小傳: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來欲固守于幽懷心齋,回歸于天然純粹,便有歸樵别名。喜讀詩詞,偶有一得;好亂塗鴉,聊補性情。
評者/歸 樵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點選回顧
書 訊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遊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随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投稿視為授權本平台刊發,出版等權益。
部分圖檔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衆号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号】【都市頭條】【搜狐網】【鳳凰新聞網】【UC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注并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