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當回古人,逛廟會喝臘八粥吃傳統菜,京城年味漸濃

穿越當回古人,逛廟會喝臘八粥吃傳統菜,京城年味漸濃

進入農曆臘月,京城的年味漸漸濃起來了。

街頭巷尾,頭腦精明的店家們悄悄開設了年貨專區。寫字樓裡,偶爾摸魚的打勞工默默點開了搶票軟體。城内不少景點已經提前進入春節模式,有的公園早早複原了“宮廷廟會”,有的博物館應景地上新了年俗展覽。大紅燈籠挂滿,各色年貨排開,當真好不熱鬧。

圓明園:皇帝怎麼逛廟會?

台上名伶大戲開唱,台下小販生意正忙。慶福齋的酥餅,福順興的烤腸,德興号的飯團,慶和館的炸醬面,天福齋的冰糖葫蘆,各式店鋪鱗次栉比……

北京圓明園近日新開設了“拾光買賣街”,在這裡,客人可以在華福齋換上一襲古裝,在西洋幻境點一杯咖啡,在清音閣聽一曲京韻大鼓,再從天寶樓挑一件文創産品帶回家。

曆史上的買賣街,就是清朝時每年春節,宮女、太監在圓明園内扮作市集上的商賈,供王公貴族購物,以點綴節日氣氛、感受民俗的宮廷廟會。

清代官員姚元之在《竹葉亭雜記》中記載,“高廟時,每新歲園中設有買賣街,凡古玩估衣以及茶館飯肆,一切動用諸物悉備,外間所有者無不有之……每俟駕過店門,則走堂者呼茶,店小二報賬,掌櫃者核算,衆音雜沓,紛紛并起,以為新年遊觀之樂。”

如今,這條曆史上王公貴族獨享的“皇家廟會”街被複原出來,供遊人體驗。街内有近30家特色店鋪,涵蓋京味餐飲、換裝體驗、茶樓、互動體驗空間等玩法。還巧用四面屏,打造了一個神奇的機關閣,借光影科技設計出了“方壺勝境”沉浸式體驗空間,讓人仿佛一秒穿越,夢回古街。

首博:拜年需要“連軸轉”?

新年之際,北京的首都博物館也上新了“北京歲時節令文化系列展”,展現北京地區代表性的春節年俗。

臨近臘八,喝臘八粥祈福是各地民間普遍的年俗。最為講究的皇家是怎麼熬煮臘八粥的?展覽中,展出一份嘉慶年間雍和宮熬粥應用食材清單。據這份清單記載,清朝人熬臘八粥需要13種食材:小米二石、黃米二石、粳米二石、江米二石、綠豆二石、豇豆二石、紅棗一百斤、栗子一百斤、菱米二十斤、杏仁五斤、桃仁五斤、白葡萄二斤、黑糖一百五十斤。

拜年也是春節的傳統習俗,這與前秦時便有的“吿朔之禮”有關。一份京官拜年日單顯示,每逢舊時新年,古代的官員們都格外“忙碌”。

展出的一份官員提前排出的拜年日程名單,名單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整齊排列着。仔細一瞧,“第一日拜”的就多達128人,難道拜年也要連軸轉?不過據介紹,這些名單上的人并不都會親自拜訪,官員們有的投遞名帖即可。

每逢年節,人們歡慶之際也不忘祭祀祖先。一份展陳材料顯示,北京地區春節祭祖多在除夕之日舉行,百姓之家,于堂屋西牆供奉排位或祖先像,至黃昏後行祭禮,而後阖家團坐以度歲。

稻香村:各式各樣年貨上架

在位于東直門的北京稻香村門店裡,記者看到,一排排火紅的燈籠已将店面裝扮一新,售賣産品的櫃台搖身一變,成了吉慶的花車造型。

各式年貨也已悄悄擺上貨架。門店裡今年推出了生肖虎餅“大王餅”,以及充滿美好寓意的“富”、“貴”兩款節日限定糕點。傳統糕點、年糕、臘八米、壇子鹿等各類美食為新春年味兒增添了更多選擇。四喜丸子、米粉肉、梅菜扣肉等熟食也将添味年夜餐桌。

據悉,今年北京稻香村選擇了三家門店進行裝飾,運用蜜貢塔、舞獅等元素,呈現宛若微縮版的廟會。消費者在采購年貨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熱鬧、喜慶、吉祥的新春氛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