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人已躺在手術台上,麻醉醫生叫停了手術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台手術:當時,W醫生還隻是一個低年資麻醉醫師。是以,隻能扮演好年輕醫生的角色。

雖然年輕,但在關鍵問題上,他還是寸土不讓的。

病人已躺在手術台上,麻醉醫生叫停了手術

在這台手術的麻醉插管階段,他發現病人的咽喉部不正常。根據掌握的知識,他認為這個似乎一碰就容易出血的腫物應該不是好東西。

于是,他立即讓在牆角抱着膀、等待麻醉完成的外科大夫來看病人的咽喉部。

外科大夫帶着那種眼神說:怎麼了?插不上管啦?趕緊叫你們主任過來啊!

W醫生說:梨狀窩裡這個東西不像好東西啊,你快過來看看吧。

帶着一臉不情願,外科大夫順着喉鏡的角度向裡面觀察着。

病人已躺在手術台上,麻醉醫生叫停了手術

很快,外科大夫臉色就變了。低聲說道:先别麻醉了,等主任來。

麻藥都已經推進去了,病人呼吸都沒有了,能說停就停嗎?W醫生心裡嘟囔着。

手上,他并沒有停止動作。躲開那個似乎一碰就出血的紅彤彤的腫物,他把氣管導管插了進去。

外科主任很快就進來了。一改往日牛哄哄,急匆匆來到了病人頭部。嘗試往病人嘴裡看,那怎麼行。于是,轉頭和W醫生說:幫我把舌頭挑起來,我看看咽喉。

當喉鏡進去之後,他立刻發現了問題。

随即,他讓先前那個大夫叫家屬進來。

平時,是不允許叫病人家屬進手術室的,除非有萬不得已的重大情況。

病人家屬換好衣服後,來到了手術間。

起初,家屬還以為人沒了呢。自己家病人躺在手術台上一動不動,誰不害怕呀。

大家安慰她别緊張後,外科主任給她解釋說:在實施麻醉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腫物,考慮……

總之,意思就是手術方案得改。上台之前決定的淋巴結切除活檢不行了,可能需要做喉惡性良性腫瘤手術。具體是不是惡性的,還需要根據術中的病理情況決定。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家屬不知所措。站在那裡,一個勁地點頭同意。

随後,外科大夫讓家屬補充了簽字。

手術之後,外科主任終于說話了。一臉微笑地對着W醫生說:今天多虧你了,否則可能真就出問題了。

雖然他說得輕描淡寫,但W醫生知道這事兒的後果。隻不過,這時大家都隻能心照不宣。

病人已躺在手術台上,麻醉醫生叫停了手術

随後的閑聊中,外科主任還有點納悶地問W醫生:你們對解剖也這麼熟悉?

W醫生說:隻是你們覺得我們隻會麻醉。其實,我們上學的時候,要先把内外婦兒科、解剖、生理、生化等很多課程都學完,才能學習麻醉專業内容。

外科醫生聽罷,默不作聲,繼續做手術了。也許,他們也隻有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想起麻醉科。

事後得知,這又是一個熟人來看病。由于是熟人看病,外科醫生就免去了術前喉鏡檢查。心想着:術後病理一出,就能搞清楚這個頸部看似活動度還可以的腫物性質了。沒想到,差點出大問題。

此後的一些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絕大多數外科醫生才知道和麻醉科互相支援的重要性。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解密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