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童年生活穿的是更新檔衣服,十分善良,卻備受欺淩。寺廟和尚見他善良瘦弱,被人欺負,便教他高超拳術武藝。在一個寒冷的夜色,他帶着村中的青年,踏上紅色革命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後,他被授予中将軍銜,上級鄧小平評價:“他是一員猛将,打仗攻無不克。”他被人稱為軍中“猛張飛”,曆經千場戰鬥,他的手、腿、腰、胯、臀,都在戰場中留下傷疤。
65歲的他,輔助許世友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晚年的他,身體疼痛經常難以忍受,但他依舊挺拔如松,保持軍人莊嚴風度。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幾經傳奇,他曾經被人從棺材中擡出來,這是怎麼回事?
從機智的裁縫到紅軍戰士
他是
劉昌毅
,出生于湖北省。他的一家祖輩都是農民,從他記事起,就一直過着貧寒的生活。父親送他去私塾就讀,希望他好好學習知識,過上好生活。然而不到半年,由于實在借不到錢,劉昌毅隻好無奈辍學。

圖|劉昌毅
辍學後,父親又想讓他學習一門技術謀生,便送他去拜師學藝當裁縫。兩年後,劉昌毅回到家鄉,又拜得另一位師傅學藝,師傅姓陳,是一名中國共産黨員。他們倆一見如故,陳師傅經常讓劉昌毅外出送信,交給地下中共人員,傳遞情報。
有一次,陳師傅拿着一張紙條給劉昌毅,說道:“
你把它送到磨子橋48号師傅,他是一位白白胖胖的師傅,秃頂,有點家鄉口音,記住快去快回,注意來往的人。
”劉昌毅拿到紙條,立即出發,不一會兒,他來到磨子橋門口。
他定神一看,隻見門上貼了封條,還徘徊着幾名特務,他吓得身子顫抖。危急時刻,他急中生智,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往前走去,走到路口時,遇上特務搜身排查。他抓着紙條帶着剛買的冰棍,混在冰水中一起吞進肚子,機智躲過排查。
1929年夏,他的家鄉成為蘇區,在紅色革命潮流影響下,他帶着村中20名青年投身革命。他們來到征兵處,征兵處卻說不收麻子和癞痢,劉昌毅反問:“麻子和癞痢就不能革命嗎?”讓征兵處負責人無話可說,成功入伍。
曆經七天新兵訓練,劉昌毅正式成為一名紅軍戰士。他身為戰士,因擁有一副超高武藝,脫穎而出。這源于他小時候的奇遇,小時候劉昌毅因家境貧寒,經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是以他長得十分瘦弱,經常被村中小孩欺負。
他跑到村中的後山,遇上一個寺廟和尚,和尚見他心地善良,被人欺負,便決定教授他拳術,保護自己,劉昌毅也是以習得一身武藝。
劉昌毅憑借超高的武藝,加上過人的膽識,從普通戰士一步步晉級至排長。他的上級曆經徐向前、許繼慎、陳赓,這幾人都曾是黃埔軍校的風雲人物,是人民軍隊的卓越軍事家。
劉昌毅在他們的手下耳濡目染,行軍打仗更加果敢,他曾說:“
我沒有讀過黃埔軍校,但是我有黃埔軍校畢業的老師,我算是黃埔軍校的再傳弟子了。
”
從棺材中被擡出來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挺進川北,建立川陝根據地。經過鍛煉,劉昌毅能文能武,深受首長的喜歡。兩年後,由于劉昌毅的優秀表現,他升任紅軍連長,先後參加粉碎劉湘六路圍攻,萬源保衛戰。
萬源保衛戰時,他親自來到陣地上觀察情況,突然遇上敵人突然襲擊,一顆炮彈落在他身邊,炮彈瞬間爆炸,他倒在血泊中。戰場硝煙過去,戰友見劉昌毅倒在戰場上,一塊彈片從他左下巴穿過右臉頰,牙齒幾乎被打落,昏迷不醒,立即将他擡到醫院救治。由于戰地醫院條件簡陋,他失血過多,陷入昏迷長達十個小時。
為了緊急搶救他的生命,紅軍醫院找來幾名戰士,為他輸血救治。因為條件簡陋,當時沒有驗血的器械,可能血型不對,他高燒不斷。幾天後,他的面部開始紅腫變形,持續昏迷,首長們紛紛前來探望。
師長許世友來到劉昌毅的病床前,看着面部腫大的劉昌毅,不禁失聲大喊:“你不能走啊!”又向醫生喊道:“醫生,你們一定要救活劉昌毅啊!”
沒過幾天,醫院醫生通知,劉昌毅去世了。戰友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傷心,可逝者已逝,他們隻好讓他入土為安。風雨彌漫的一天,戰友們擡來一副棺材,将劉昌毅放入棺材中,準備為他送葬。
自從劉昌毅受傷後,警衛員胡少榮便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在他躺在病床上的多少個日夜,他無數次想着劉昌毅能夠醒過來。他看着劉昌毅躺在棺材裡,撲上棺材大喊:“
連長,你快醒醒吧,你不能走啊,連長,你醒醒啊,你不能走啊,我們需要你啊!
他的呼喚沒有喚醒劉昌毅,正在這時他看着劉昌毅的遺體,好像缺少了什麼,他想起劉昌毅的愛槍。劉昌毅十分愛槍,經常擦拭着愛槍從不離身,部隊誰繳獲了槍支,他總是第一個表揚,愛槍如命。
于是他拿出劉昌毅生前的愛槍,準備将愛槍塞到他手裡,送他最後一程。當胡少榮将手槍塞到他手裡時,感覺他的手在顫抖。胡少榮吓了一跳,難道劉昌毅死而複生了?他小心翼翼地再次觸摸劉昌毅的手,将手放在他的鼻下,探探他的呼吸,确認還有輕微的呼吸。
他急忙擦幹眼淚,驚喜若狂地大喊:“
他還活着,他還活着呢!
”大家紛紛前去觸摸劉昌毅的鼻息,确認他沒有死,急忙将他擡出棺材,送去紅軍醫院接受救治。就這樣,劉昌毅成了從棺材中被擡出來的将軍。
經此大劫,或許是上天眷顧,劉昌毅回到醫院接受治療,很快便好了大半。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傷勢還未完全好時,他便要求出院回到部隊。1935年,劉昌毅擔任團長,踏上長征的隊伍,一路曆經過草地,斷糧,寒冷天氣,十分艱難。
劉昌毅看着饑寒交迫的戰友們,不禁想起童年的經曆,食不果腹的滋味很是難受。于是他決定殺掉自己的戰馬,幫助大家渡過難關。戰友們紛紛勸說:“你是部隊的團長,團長沒有戰馬,怎麼指揮戰鬥?”
可劉昌毅卻不這麼覺得,他覺得戰士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他是個急性子,大喊道:“是戰士重要還是我的戰馬重要?快點拉去殺掉。”最終戰馬被殺掉,大家成功渡過難關。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劉昌毅擔任386旅偵察科科長。
386旅在根據點頻頻傳來捷報,都和劉昌毅的情報工作密不可分。此後他又發展青年抗日遊擊縱隊,率領部隊參加百團大戰。
1941年,劉昌毅率領部隊來到山西祁縣山區,開展遊擊鬥争。他獲得情報:日軍将在4月12日下午,押送物資南下。劉昌毅得到這個消息,覺得機不可失。當天黃昏時刻,他率領部隊提前來到地點,設下埋伏。
夜幕漸漸降臨,日軍部隊果然進入埋伏區,劉昌毅一聲下令,戰士們沖下戰場,僅僅用時半個多小時,全部殲滅日軍部隊。由于他出色的表現,他很快升任為副司令員,經常收到敵軍情報。
根據情報,他發現每隔兩三天,日軍要前往武鄉,榆樹等地,運輸彈藥物資。他果斷斷定,這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戰機。經過分析,他斷定日軍将于16日,再次出發運輸物資。
前一天晚上,他指揮部隊,提前來到武鄉埋伏。16日,戰士們果然見到日軍進入埋伏區,他立即下令打響戰鬥。可戰鬥一打響,他立即發現不對勁,有一百多名日軍,保護着一群日軍軍官。
可戰鬥已打響,盡管有日本軍官,也照打不誤。經過一番激烈戰鬥,劉昌毅帶領戰士們,共擊斃日軍官兵60多人,繳獲衆多武器,輕重機槍、手槍、步槍多支。首長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稱贊劉昌毅:“
這一仗,打得很好,打得很漂亮啊!
戰鬥結束後,大家才知道,這是日軍部隊護送的軍官視察團,準備前往各地視察情況,沒想到被劉昌毅一鍋端了。此後他率領部隊曆經衆多戰役,屢建戰功,成為一名成熟的指揮員。
特别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戰鬥中,他發明土坦克,土造炮。所謂土坦克,土造炮,便是在坦克和大炮上蓋上用水浸濕的棉被,展開進攻。用水浸濕的棉被不懼槍彈,可以抵擋敵軍部分攻擊。
1945年8月,開始對日戰略大反攻,他率領部隊圍殲僞軍李長有部隊。李長有部隊駐守在野豬溝,該地地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他指揮部隊使用土坦克,土造炮,戰鬥持續三天四夜,成功取得戰鬥勝利。
叫醫生大膽割
1946年,擔任八路軍副司令的劉昌毅,奉命率領部隊向光山挺進,準備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部隊。當部隊前進至八裡盤時,與敵軍展開一場惡戰。戰鬥中,劉昌毅不慎中5彈,立即陷入昏迷。
戰士們緊急将劉昌毅擡到醫院接受救治,由于傷勢過于嚴重,王樹聲等人請來軍區衛生部長
潘世征
實施救治。潘世征見劉昌毅身體中彈,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可是目前條件有限,沒有麻藥,消炎藥等物品。他眼看着劉昌毅的傷勢,十分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剛好劉昌毅蘇醒過來,聽到他們的講話,他想說話卻說不出來,示意醫務人員拿來紙筆。他拿到紙筆,在紙上寫下“
大膽割
”三個大字。
潘世征和在場的人,看着這歪歪斜斜的三個大字,不禁流下眼淚。潘世征便在簡陋的條件下,為劉昌毅進行手術。手術中,劉昌毅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忍着劇痛卻沒有發出一聲呻吟。一旁協助的手術人員,不忍看下去,把頭歪向一邊。
由于中彈太多,先後進行兩次手術,取出部分子彈和彈片,但由于環境太差,還是有一些子彈和彈片無法取出。手術後,他高燒不斷,陷入昏迷,多次幾乎失去呼吸,生命垂危。甚至組織上已為他再次準備一副棺材,準備後事。
更為嚴重的是,戰場情況突變,蔣介石下令圍剿中原軍區部隊,戰況緊急。周恩來得知劉昌毅身受重傷後,立即下達訓示:“立即用飛機送劉昌毅去北京醫院救治。”王樹聲接到訓示後,向劉昌毅轉達訓示。
劉昌毅聽後十分感動,十分感謝中央的關心和愛護,但他考慮到北平是國民黨統戰區,他去北平會給組織上增加很多麻煩。他堅定地說:“謝謝周副主席關心,但是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戰場,我不離開部隊。”
圖|周恩來
得知劉昌毅的意見後,周恩來下發訓示,派出同志前往武漢,盡快買來藥品和器械,立即為劉昌毅進行手術,一定要搶救他的生命。幾天後,藥品和器械到達,潘世征又為劉昌毅先後做了三次手術。
這次終于将他身體裡所有子彈和彈片,全部取出。就這樣,在周恩來的特别關照下,劉昌毅再次死裡逃生,創造起死回生的奇迹,傷勢漸漸好轉。5月底,國民黨準備集結大軍壓境。
戰鬥即将來到時,李先念想起這位能打仗的虎将,來到醫院看望劉昌毅,說道:“你的身體怎麼樣了?”他果斷回答:“我已經準備好了,準備随時出戰。”一旁的年輕醫生忍不住說道:“首長,你的腿,傷口還在化膿呢!”
劉昌毅看了醫生一看,堅定地說:“
我沒有那麼嬌氣,繃帶一紮,照樣能行軍打仗。
”年輕醫生隻能無奈走開。
中原突圍
6月,蔣介石集結30萬大軍,進攻中原解放區,企圖一舉消滅中原解放區隊伍。劉昌毅接到中央指令,率領部隊于南路突圍。那天,天上下着暴雨,劉昌毅和王樹聲率領部隊,一路向西南方向前進。一路上,他忍着腿上傷口化膿的劇痛,一路行軍。
當部隊來到陽平口時,突然遇上六十六軍一八五師阻擊。王樹聲立即帶着部隊向西突進,突然敵軍開來一輛鐵甲列車,将部隊分成兩段,隻有少部分人通過鐵路,大部分人都未通過鐵路。于是雙方在鐵路兩旁,展開戰鬥。更為危急的是,王樹聲又接到消息,又有一批部隊向他們趕來,企圖圍剿我軍。
面對嚴重敵情,王樹聲十分焦急,在這危急時刻,劉昌毅趕來說道:“司令員,請下令吧,讓我去帶兵消滅這些敵軍。”經過允許後,劉昌毅轉身動員戰士,來到敵軍碉堡前。他親自指揮輕重機槍,掩護爆破組上去炸掉碉堡。
可敵軍的火力非常猛烈,爆破組幾次沖上去都被壓制下來。劉昌毅下令:“一定要把敵軍碉堡拿下,它關系到整個部隊的突圍。”戰士們堅定回答:“
請首長放心,我們死都要死在陣地上。
”此時的戰士們,絲毫沒有雜念,心中隻有戰鬥。
劉昌毅撸了撸袖子,親自操作機槍,配合所有輕重機槍,一起開火。戰場上,瞬間子彈和炮火連天,爆破小組趁此機會沖到碉堡前,一舉将碉堡炸毀。這一聲爆炸,使得在鐵路阻擊的敵軍,十分驚恐,迅速調整戰略部署。
其中敵軍的三座碉堡,像中邪一樣,機槍的槍眼紛紛嚎叫起來,一度壓制我軍戰士的火力。面對敵軍的火力壓制,戰士們全都打紅了眼,再次請求:“劉副司令,讓我們再來一次進攻吧。”劉昌毅沉思片刻,果斷下令:“
把我們的土坦克拿來,準備再次進攻。
土坦克再次大顯神通,将三座碉堡紛紛炸毀。鐵路沿線阻擊的敵軍,發出絕望的嚎叫,劉昌毅率先起身,大喊:“吹沖鋒号!”刹那間,沖鋒号響徹天空,戰士們在劉昌毅的帶領下,猶如猛虎下山,紛紛向敵軍湧去。最終部隊突破敵軍的突圍,成功通過平漢鐵路,徹底粉碎蔣介石的圍剿計劃。
淮海戰役結束後,劉昌毅的舊傷複發,出現化膿現象,送往北平接受救治。劉昌毅傷好後,在中央的任命下,出任鐵道公安部隊副司令員。他和司令員羅華生一起組建鐵道公安部隊,接管數百處橋梁和隧道。
65歲帶兵打仗
1954年,中蘇兩國簽訂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協定。
中央釋出指令,将原鐵道部直屬機關,改建為旅順口海軍基地司令部,劉昌毅任副司令員。1955年,中央首次授予軍銜,劉昌毅被授予
開國中将
。
1956年,劉昌毅接替旅順海軍基地司令員,這時的海軍建設是非常艱難的,後有特務虎視眈眈,上有美軍飛機巡視盤旋。上任後,他深知目前面臨的危險,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敵登陸訓練,在海區海岸附近,設定雷區,布置雷陣。劉昌毅反對照搬蘇聯經驗,他說:“适合中國的,我們要努力學習,不适合中國的,我們不能照搬。”
工作中,他經常深入部隊,指導工作,親自勘探地形。他想起中國的甲午海戰,那是一場慘烈的戰鬥,他告訴戰士們要時刻謹記教訓,努力建設強大的海軍,決不能讓曆史重演。
20世紀50年代前後,蔣介石派出飛機經常騷擾山東半島。為了加強軍事防備,劉昌毅積極組織士兵演習。一天深夜,劉昌毅已休息了,突然電話鈴聲響起,他接起電話一聽,敵機再次出現在上空。
他從床上一躍而起,穿着睡衣來到指揮部,心中沉思着,這是今天第二次發現敵機蹤迹,這一次無論怎樣都要将它打下來。他立即下令戰士攻擊敵機,不一會兒,戰士們在海霧彌漫的海上,發現敵機蹤迹。
由于海霧彌漫,它飛得很低,要想擊敗它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劉昌毅果斷下令:“
一定要想任何辦法将它打掉。
”接着又派出照明機配合作戰。
經過半個小時的緊急追擊下,戰士們成功将電子偵察機打落,将飛機上的人員全部殲滅。消息傳到北京,中央軍委發來嘉獎令。12月的一天,敵機再次出現在遼東沿海上,飛行員王鴻喜駕駛飛機作戰,一舉打下敵機,活捉敵軍少将。
1973年,劉昌毅來到南京軍區擔任副司令員,主管部隊訓練工作,他指揮部隊大力開展軍事訓練,提高戰士的作戰能力。65歲時,在中央的任命下,他先後協助許世友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廣西方向作戰。
在戰鬥中,65歲的劉昌毅,親自來到陣地現場觀察崗哨,鼓舞士氣。戰士們都勸他,在指揮部上看地圖就可以了,他卻堅持要親自來到戰場,隻有親自來到戰場,才能放心。
廣西作戰結束後,他留在廣西擔任駐防任務。期間,他親自率領戰士,跑遍邊境,選下設防點,哨位點,哪個戰士放在哪個位置,他都要一一過目,親自确定。整個行程長達近50天,劉昌毅四處奔波,成功完成設防任務。
1984年,劉昌毅退休,回歸平凡的生活。由于多年的戰鬥負傷經曆,他的身上滿是傷疤,一到梅雨季節,傷口鑽心地疼痛。可是多年的戰鬥生活,每當他出現在群衆眼前,都是身姿挺拔的樣子,始終保持軍人的品格。
1999年,多年的戰鬥經曆,戰場上的戰火摧殘了他的身體,子彈和彈片奪去他的健康,85歲的他,因病去世。
劉昌毅戎馬一生,幾經傳奇,他是從棺材中被擡出來的開國中将,是新中國的開國功勳。關于他的故事,我們遠遠沒有講完。劉昌毅是一個豪氣沖天,敢于直言的将軍,展開他的一生,你會發現很多傳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