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後,抗日名将孫立人去了台灣,晚年生活凄慘,享年90歲

曆史上我國古代因為功高震主而被皇帝打壓的名将數不勝數,其實在近代,也有這麼一位在抗日戰争中軍功卓著的國民黨将領,而被蔣介石忌憚而慘遭打壓、以至後期退到台灣後被軟禁三十多年才得以自由,他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孫立人。

說起孫立人,那可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學霸型人物。1900年12月,還是清朝光緒皇帝在位時期,安徽廬江的一位舉人迎來了他第二個兒子的降生,取名為孫立人。或許是因為出生于書香世家的緣故,少年時期的孫立人便展示了他在讀書方面的優越天賦,1914年通過考試,進入清華學習,後來又升入清華高等科。

解放戰争後,抗日名将孫立人去了台灣,晚年生活凄慘,享年90歲

1924年,24歲的孫立人已經學有所成,順利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但他并未停下求學的腳步,而是選擇遠渡重洋去到美國普渡大學繼續加修本專業。一年後畢業的孫立人也曾想過從此安安穩穩的當個工程師就好了,但或許是革命的種子早已在不經意間在孫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僅僅4個月後,心系祖國的孫立人便毅然決然地“投筆從戎”,又重新考入了軍校學習。

有志報國的孫立人在美國畢業後,輾轉參觀學習了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強國的軍事後,于1928年終于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老家,随後開始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任職。奇怪的是,孫立人這時以及抗戰時期其實都算不得是真正的國民黨将領,因為他是後來1947年跟随蔣介石退到台灣後做陸軍訓練總監時才正式加入國民黨的。

解放戰争後,抗日名将孫立人去了台灣,晚年生活凄慘,享年90歲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打亂日軍入侵計劃,以便于長期作戰,國民黨軍隊同日本軍隊開展了雙方的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雖然結果失利,中方戰敗,國民黨損失慘重,但同時也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為中國堅持長期抗戰起到了重大作用。

說起淞滬會戰,那就不得不提到孫立人和他的稅警總團了。得利于孫立人早期的留洋經曆,他創造性地将中國的傳統教育以及美國的軍事教育結合起來,創立了差別于其他部隊的“孫氏操典”。戰争中,孫立人帶頭英勇抗戰,稅警總團成功地牽制了日軍部分軍隊。不過也是以在戰鬥時孫立人被敵人猛烈的炮火襲擊,差點就命喪黃泉,幸好昏迷幾天後被宋子文派人送去香港醫治才保住一條命。

解放戰争後,抗日名将孫立人去了台灣,晚年生活凄慘,享年90歲

從此開始在軍界嶄露頭角的孫立人奉命于1942年率領部隊抵達緬甸,并親自率團向日軍發起猛烈的攻擊,戰況喜人,最終獲得了第一場戰役的完全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仁安羌之戰中,孫立人以少敵多,自己的兵力不足1千,卻擊退了幾倍于自己的敵人,并且救出了差不多有7千人的友軍,一戰成名。

在解放戰争中,孫立人其實就已經被邊緣化遠離戰場了。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孫立人怎麼都不會想到,退到台灣後被架空實權,手裡沒有一兵一卒,甚至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别人的監視之下,居然還會被冠以兵變的惡名,最終導緻長達33年的軟禁生涯,就連自己的家人也是以受到波及而艱難度日。

解放戰争後,抗日名将孫立人去了台灣,晚年生活凄慘,享年90歲

1988年3月,孫立人終于重獲自由。

1900年11月,孫立人将軍因病辭世,享年90歲。隻是最可惜的是,孫立人至死也沒能落葉歸根回到故鄉,也沒能和在印緬戰争中陣亡的将士葬在一起,至今他的棺椁還被停放在大坑東山墓園内,順便提一句,棺椁并未入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