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如今的北京市海澱區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一座專門紀念在台犧牲烈士的無名英雄廣場。
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
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去一次的地方。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黎明之前做最後一次出征,就像餘則成那樣,在解放的号角聲已經在耳邊響起,親人已經召喚自己歸家時,卻默默地向飛奔而來的同志們敬個禮,然後擦幹眼角的淚水,轉身繼續潛伏的征途。
《潛伏》裡餘則成在機場那無法言說的深情注視曾經看哭了多少人
無名英雄廣場台基正面築有巨幅景觀牆,牆上以黑白兩色曲線繪出台海兩岸的地理輪廓。高台前的草地上有《修建無名英雄廣場銘文》匾。高台台基正面懸挂着毛澤東的題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這是1950年1月毛澤東專門為“密使一号”、在台灣犧牲的吳石将軍而寫的五言絕句《贊密使一号》。
毛主席題詩壁
台基正面兩端各有一座階梯,可曲折通往廣場上。南端階梯正對的牆上挂有《追夢》匾,北端階梯正對的牆上挂有《忠魂》匾。而廣場花崗岩牆上镌刻的那密密麻麻的846人名單便是那些犧牲在台灣的英烈姓名。
我們不知道他們埋骨何處,甚至無法取回他們一件遺物,唯有在這蒼茫青山翠柏間為他們立下不朽的石碑。
無名烈士廣場的紀念銘文
據2013年12月《環球時報》報道,1949年解放前後,曾遵照中共中央有關進攻台灣的決策,秘密派出1500多名黨的優秀兒女赴台灣。在大陸歡慶解放,開始熱火朝天地建設新中國時,這批人卻無法分享解放的喜悅,而是隐姓埋名在海島之上。更為慘烈的是因為孤懸海外,組織失靈,上司不力等多重因素,其中先後有1100餘人被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殘酷處決,默默地犧牲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損失之重,是我黨幾十年地下鬥争史所僅有。
其實向往光明而壯烈犧牲的英烈又何止這1100餘人?畢竟,這一千多人隻是明确的由我黨派出,有組織關系可考的。但在當年的台島還有一批早已與黨組織失去聯絡、被迫去台的我軍戰士,雖人在曹營,卻從未忘記自己在人民軍隊裡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使命。縱然單槍匹馬無法尋覓黨組織,依舊不惜灑熱血為唐雎一怒,在衆多的特務槍口下公開高呼共産黨萬歲!其壯烈又怎麼能讓人忘記!
即将奔赴刑場的在台地下黨英烈臨刑前被強行灌酒
本文要說的主角宋雲嘉就是一位這樣的前輩。
說起來,宋雲嘉并非共産黨員,甚至出身都很不好,絕對的黑五類出身。他出生在東北的遼甯,青少年時代一直在日本人統治下做亡國奴。為了讨生活,在20歲時就去加入了僞滿洲國的警察隊伍。但這并不妨礙他作為一個中國人,追求光明的心。
僞滿警察照片(非本文主角)
終于,機會來了。1945年日本投降,次年2月,林彪的部隊打到了宋雲嘉的家鄉。此時,受家族中長輩的影響,宋雲嘉報名參加了林彪的部隊,成為了四野在東北發展招募的第一批本地兵員。
此後,宋雲嘉在解放軍中接受了我黨舉世聞名的政治教育,思想認識得到了極大地升華。按照其十多年後在台灣被捕判刑時,國民黨方面出具的材料所說,他正是因為在解放軍中經曆了“挖苦根”、“吐苦水”及“坦白大會”等一系列運動後,才徹底“匪化”,成為了一名極為忠誠的解放軍戰士,與曾經是僞滿警察的舊日自己徹底決裂了。
解放軍一場訴苦運動的現場。正是前無古人的訴苦運動使解放軍脫胎換骨,成了一支無敵的鋼鐵之師
此後,宋雲嘉先後随部隊在大孤山、鞍山、遼陽等地參加了多次戰鬥,表現積極亮眼,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不幸于1947年12月在錦西地區的戰鬥中,他不慎被俘,自此告别了人生中短暫的不到兩年的光明歲月,重入黑暗世界。
好在此時因為東北國民黨軍連遭打擊,部隊損失嚴重,補充不及。是以對于宋雲嘉這種俘虜的解放軍普通士兵,也沒有“浪費”,而是在囚禁幾個月後,就強制補充到了駐東北的國民黨五十二軍二十五師中,繼僞滿警察的徽章、解放軍的紅星徽章後,又戴上了青天白日徽。并很快被裹挾着從營口南逃上海,一步步遠離自己的家鄉(說起來這個52軍25師是東北國民黨軍正規部隊中唯一一個幾乎完整逃離東北的師。可惜,對于宋雲嘉來說,這并不是什麼幸運)。
時任52軍軍長地劉玉章。他也是國軍裡屈指可數的幾個沒有被解放軍痛扁過的國軍将領之一
但是我們的這位主人公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雖然被迫穿上了國民黨的軍服,可一顆紅心已然成型,怎麼會願意再度蒙塵!
按照後來國民黨憲兵部隊的起訴材料,在上海解放戰鬥期間,宋雲嘉就曾在對面解放軍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過極大貢獻。當時,國民黨52軍擔任黃浦江以西上海市區及高橋地區的防禦。宋雲嘉在國民黨的前線戰壕裡秘密聯絡了一些與他同樣向往光明的士兵,彼此約定“不打解放軍”、“不罵共産黨”。甚至在戰鬥混亂的時候,在國軍前沿碉堡裡“暗殺了連長方應龍”。按照宋雲嘉本來的計劃,是打算獻出碉堡給解放軍,立下戰功重新歸隊的。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雖然自己成功暗殺了連長這個頑固分子,但是52軍的增援部隊比解放軍先一步來到了前沿陣地,重新進駐了碉堡,宋雲嘉隻好謊稱連長被共軍流彈打死了,蒙混過關。
随後,眼看上海難守,52軍再次發揚了其擅長的戰場逃命本領,迅速從吳淞口登船逃往台灣。可憐宋雲嘉這個東北漢子、四野老兵,在四周國軍部隊的裹挾下,隻能是再次一步三回頭,無奈地望着遠處那熟悉又親切,正在逐漸逼近的紅旗,默默含淚登船啟航,奔赴渺茫的台灣島,大有餘則成天津解放前夜被迫随站長飛離天津的感覺。所不同者,餘則成的轉移黨組織是知道的,而宋雲嘉在敵後的作為,我們無人知曉。他曾經默默為解放事業做的一切,都是後來被國民黨憲兵部隊調查出來的。正是從國民黨這些已經解密的檔案材料裡,我們才知道還有這樣一位忠貞不屈的四野老兵,在上海、在台灣一直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默默準備迎接解放!
50年代的一名我在台被捕地下黨員的照片
赴台後,宋雲嘉被轉調國民黨第八軍三十四師,成了一名汽車維修保養軍士。在這遠離大陸,沒有任何組織親人的“待解放”之地,宋雲嘉卻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堅守。他自己決定長期潛伏,隐蔽待機,同時也絕不放過一切可能的機會,在敵人的心髒地帶為黨、為新中國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50年代的台灣街頭
據說他在國軍中一直表現優異,力求上進,深受上級信任,還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但是這些隻是宋雲嘉為了長期潛伏下去的僞裝,私底下呢?
據解密的國民黨憲兵專案調查材料稱,在台期間,宋雲嘉多次“謀圖與潛台匪黨組織取得聯絡未果”;在1956年因病進入陸軍療養大隊時,竟“利用管理廣播器材之便,故意接收匪區廣播”,并經常私下“挑撥部隊官兵,謂‘國軍官兵待遇懸殊,共軍則無此種現象’等語,陰謀破壞軍中團結。”
後宋雲嘉肺病加重,除役轉入陸軍第一肺病療養院。大概是因為肺病久治不愈,擔憂自己可能時日無多(畢竟當年肺結核死亡率還是相當高的),無法迎接紅旗插上台灣島了,他再也按耐不住壓抑了多年的對新中國與人民解放軍的思念,在療養院中的活動開始日益積極公開。國民黨憲兵的調查材料上說,在療養院裡,宋雲嘉不斷“攻讦政府,诋毀領袖。甚至當衆污蔑總統的親筆著作《蘇俄在中國》,說‘此系總統将大陸失掉,無法卸責,乃著此書,以作最後交代’”。1958年2月在嘉義縣養病期間,還曾公開“撕毀總統玉照”,并趁外出理發時“積極煽惑群眾,為匪宣傳”,終于被嘉義縣國民黨憲兵聞風抓捕。
50年代的國民黨軍憲兵
而在國民黨的監獄裡,宋雲嘉也沒有屈服——其實他本來就是孤軍作戰的“獨狼”,最苦惱的便是一直無法聯絡到組織,無法回到親人一般的黨的懷抱,又能交代什麼呢?檔案材料中稱,在審訊期間,宋雲嘉“僞裝精神病,佯做語無倫次狀,時或颠三倒四,詢牛答馬;時或蓄意高呼‘毛澤東萬歲’,故弄玄虛”。總之,他除了承認自己其實一直忠誠于共産黨外,什麼也沒有交代。
國民黨最終給宋雲嘉的結論是“幼年接受僞滿教育,及長充任僞滿警察,是以缺乏國家民族觀念與中心信仰...受共匪思想教育中毒已深...來台後長期潛伏,隐蔽待機...其潛伏軍中,設未及時偵破,不免影響部隊安全...故需嚴懲,以儆效尤”。
一群50年代的台灣國民黨軍隊女兵的合影
我無從得知宋雲嘉的最終下場。但是在50年代台灣那種白色恐怖,動辄殺人的氣氛下,大機率他也早已不在人間。其實說起來,他隻在解放軍中幹了不到兩年,都不是共産黨員,甚至還有當過僞滿警察這種黑曆史案底。怎麼看都應該不至于如此執着。可是這就是人民軍隊,這就是新中國的魅力!就是這不到兩年的歲月,卻鑄就了宋雲嘉一生的忠誠!尤其是考慮到他是完全孤身一人,在組織上既不知道也不可能給予他任何幫助的情況下,以獨狼的方式在國民黨軍中整整活躍了十年,何其艱險又何其難得!這片赤誠之心,足以讓他的名字被雕刻在烈士紀念碑上!
而像宋雲嘉這樣忠心不滅的烈士,在台灣又不知還有多少。我們已無法發掘他們的遺骨,甚至無法擷取他們一張照片。但是,南來北往的同胞們,如果你有空,别忘了去西山的無名英雄廣場,為他們獻上一束花,讓這些前輩英烈們早日魂兮歸來!
迎接在台灣犧牲的烈士遺骨回家
(綜合參考自兩岸公開的有關圖書檔案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