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他的童年生活穿的是补丁衣服,十分善良,却备受欺凌。寺庙和尚见他善良瘦弱,被人欺负,便教他高超拳术武艺。在一个寒冷的夜色,他带着村中的青年,踏上红色革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上级邓小平评价:“他是一员猛将,打仗攻无不克。”他被人称为军中“猛张飞”,历经千场战斗,他的手、腿、腰、胯、臀,都在战场中留下伤疤。

65岁的他,辅助许世友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晚年的他,身体疼痛经常难以忍受,但他依旧挺拔如松,保持军人庄严风度。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几经传奇,他曾经被人从棺材中抬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从机智的裁缝到红军战士

他是

刘昌毅

,出生于湖北省。他的一家祖辈都是农民,从他记事起,就一直过着贫寒的生活。父亲送他去私塾就读,希望他好好学习知识,过上好生活。然而不到半年,由于实在借不到钱,刘昌毅只好无奈辍学。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图|刘昌毅

辍学后,父亲又想让他学习一门技术谋生,便送他去拜师学艺当裁缝。两年后,刘昌毅回到家乡,又拜得另一位师傅学艺,师傅姓陈,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们俩一见如故,陈师傅经常让刘昌毅外出送信,交给地下中共人员,传递情报。

有一次,陈师傅拿着一张纸条给刘昌毅,说道:“

你把它送到磨子桥48号师傅,他是一位白白胖胖的师傅,秃顶,有点家乡口音,记住快去快回,注意来往的人。

”刘昌毅拿到纸条,立即出发,不一会儿,他来到磨子桥门口。

他定神一看,只见门上贴了封条,还徘徊着几名特务,他吓得身子颤抖。危急时刻,他急中生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前走去,走到路口时,遇上特务搜身排查。他抓着纸条带着刚买的冰棍,混在冰水中一起吞进肚子,机智躲过排查。

1929年夏,他的家乡成为苏区,在红色革命潮流影响下,他带着村中20名青年投身革命。他们来到征兵处,征兵处却说不收麻子和癞痢,刘昌毅反问:“麻子和癞痢就不能革命吗?”让征兵处负责人无话可说,成功入伍。

历经七天新兵训练,刘昌毅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他身为战士,因拥有一副超高武艺,脱颖而出。这源于他小时候的奇遇,小时候刘昌毅因家境贫寒,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因此他长得十分瘦弱,经常被村中小孩欺负。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他跑到村中的后山,遇上一个寺庙和尚,和尚见他心地善良,被人欺负,便决定教授他拳术,保护自己,刘昌毅也因此习得一身武艺。

刘昌毅凭借超高的武艺,加上过人的胆识,从普通战士一步步晋级至排长。他的上级历经徐向前、许继慎、陈赓,这几人都曾是黄埔军校的风云人物,是人民军队的卓越军事家。

刘昌毅在他们的手下耳濡目染,行军打仗更加果敢,他曾说:“

我没有读过黄埔军校,但是我有黄埔军校毕业的老师,我算是黄埔军校的再传弟子了。

从棺材中被抬出来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挺进川北,创建川陕根据地。经过锻炼,刘昌毅能文能武,深受首长的喜欢。两年后,由于刘昌毅的优秀表现,他升任红军连长,先后参加粉碎刘湘六路围攻,万源保卫战。

万源保卫战时,他亲自来到阵地上观察情况,突然遇上敌人突然袭击,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炮弹瞬间爆炸,他倒在血泊中。战场硝烟过去,战友见刘昌毅倒在战场上,一块弹片从他左下巴穿过右脸颊,牙齿几乎被打落,昏迷不醒,立即将他抬到医院救治。由于战地医院条件简陋,他失血过多,陷入昏迷长达十个小时。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为了紧急抢救他的生命,红军医院找来几名战士,为他输血救治。因为条件简陋,当时没有验血的器械,可能血型不对,他高烧不断。几天后,他的面部开始红肿变形,持续昏迷,首长们纷纷前来探望。

师长许世友来到刘昌毅的病床前,看着面部肿大的刘昌毅,不禁失声大喊:“你不能走啊!”又向医生喊道:“医生,你们一定要救活刘昌毅啊!”

没过几天,医院医生通知,刘昌毅去世了。战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伤心,可逝者已逝,他们只好让他入土为安。风雨弥漫的一天,战友们抬来一副棺材,将刘昌毅放入棺材中,准备为他送葬。

自从刘昌毅受伤后,警卫员胡少荣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在他躺在病床上的多少个日夜,他无数次想着刘昌毅能够醒过来。他看着刘昌毅躺在棺材里,扑上棺材大喊:“

连长,你快醒醒吧,你不能走啊,连长,你醒醒啊,你不能走啊,我们需要你啊!

他的呼唤没有唤醒刘昌毅,正在这时他看着刘昌毅的遗体,好像缺少了什么,他想起刘昌毅的爱枪。刘昌毅十分爱枪,经常擦拭着爱枪从不离身,部队谁缴获了枪支,他总是第一个表扬,爱枪如命。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于是他拿出刘昌毅生前的爱枪,准备将爱枪塞到他手里,送他最后一程。当胡少荣将手枪塞到他手里时,感觉他的手在颤抖。胡少荣吓了一跳,难道刘昌毅死而复生了?他小心翼翼地再次触摸刘昌毅的手,将手放在他的鼻下,探探他的呼吸,确认还有轻微的呼吸。

他急忙擦干眼泪,惊喜若狂地大喊:“

他还活着,他还活着呢!

”大家纷纷前去触摸刘昌毅的鼻息,确认他没有死,急忙将他抬出棺材,送去红军医院接受救治。就这样,刘昌毅成了从棺材中被抬出来的将军。

经此大劫,或许是上天眷顾,刘昌毅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很快便好了大半。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伤势还未完全好时,他便要求出院回到部队。1935年,刘昌毅担任团长,踏上长征的队伍,一路历经过草地,断粮,寒冷天气,十分艰难。

刘昌毅看着饥寒交迫的战友们,不禁想起童年的经历,食不果腹的滋味很是难受。于是他决定杀掉自己的战马,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战友们纷纷劝说:“你是部队的团长,团长没有战马,怎么指挥战斗?”

可刘昌毅却不这么觉得,他觉得战士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他是个急性子,大喊道:“是战士重要还是我的战马重要?快点拉去杀掉。”最终战马被杀掉,大家成功渡过难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昌毅担任386旅侦察科科长。

386旅在根据点频频传来捷报,都和刘昌毅的情报工作密不可分。此后他又发展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率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1941年,刘昌毅率领部队来到山西祁县山区,开展游击斗争。他获得情报:日军将在4月12日下午,押送物资南下。刘昌毅得到这个消息,觉得机不可失。当天黄昏时刻,他率领部队提前来到地点,设下埋伏。

夜幕渐渐降临,日军部队果然进入埋伏区,刘昌毅一声下令,战士们冲下战场,仅仅用时半个多小时,全部歼灭日军部队。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他很快升任为副司令员,经常收到敌军情报。

根据情报,他发现每隔两三天,日军要前往武乡,榆树等地,运输弹药物资。他果断断定,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机。经过分析,他断定日军将于16日,再次出发运输物资。

前一天晚上,他指挥部队,提前来到武乡埋伏。16日,战士们果然见到日军进入埋伏区,他立即下令打响战斗。可战斗一打响,他立即发现不对劲,有一百多名日军,保护着一群日军军官。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可战斗已打响,尽管有日本军官,也照打不误。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刘昌毅带领战士们,共击毙日军官兵60多人,缴获众多武器,轻重机枪、手枪、步枪多支。首长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称赞刘昌毅:“

这一仗,打得很好,打得很漂亮啊!

战斗结束后,大家才知道,这是日军部队护送的军官视察团,准备前往各地视察情况,没想到被刘昌毅一锅端了。此后他率领部队历经众多战役,屡建战功,成为一名成熟的指挥员。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战斗中,他发明土坦克,土造炮。所谓土坦克,土造炮,便是在坦克和大炮上盖上用水浸湿的棉被,展开进攻。用水浸湿的棉被不惧枪弹,可以抵挡敌军部分攻击。

1945年8月,开始对日战略大反攻,他率领部队围歼伪军李长有部队。李长有部队驻守在野猪沟,该地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他指挥部队使用土坦克,土造炮,战斗持续三天四夜,成功取得战斗胜利。

叫医生大胆割

1946年,担任八路军副司令的刘昌毅,奉命率领部队向光山挺进,准备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部队。当部队前进至八里盘时,与敌军展开一场恶战。战斗中,刘昌毅不慎中5弹,立即陷入昏迷。

战士们紧急将刘昌毅抬到医院接受救治,由于伤势过于严重,王树声等人请来军区卫生部长

潘世征

实施救治。潘世征见刘昌毅身体中弹,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可是目前条件有限,没有麻药,消炎药等物品。他眼看着刘昌毅的伤势,十分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这时刚好刘昌毅苏醒过来,听到他们的讲话,他想说话却说不出来,示意医务人员拿来纸笔。他拿到纸笔,在纸上写下“

大胆割

”三个大字。

潘世征和在场的人,看着这歪歪斜斜的三个大字,不禁流下眼泪。潘世征便在简陋的条件下,为刘昌毅进行手术。手术中,刘昌毅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忍着剧痛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一旁协助的手术人员,不忍看下去,把头歪向一边。

由于中弹太多,先后进行两次手术,取出部分子弹和弹片,但由于环境太差,还是有一些子弹和弹片无法取出。手术后,他高烧不断,陷入昏迷,多次几乎失去呼吸,生命垂危。甚至组织上已为他再次准备一副棺材,准备后事。

更为严重的是,战场情况突变,蒋介石下令围剿中原军区部队,战况紧急。周恩来得知刘昌毅身受重伤后,立即下达指示:“立即用飞机送刘昌毅去北京医院救治。”王树声接到指示后,向刘昌毅转达指示。

刘昌毅听后十分感动,十分感谢中央的关心和爱护,但他考虑到北平是国民党统战区,他去北平会给组织上增加很多麻烦。他坚定地说:“谢谢周副主席关心,但是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我不离开部队。”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图|周恩来

得知刘昌毅的意见后,周恩来下发指示,派出同志前往武汉,尽快买来药品和器械,立即为刘昌毅进行手术,一定要抢救他的生命。几天后,药品和器械到达,潘世征又为刘昌毅先后做了三次手术。

这次终于将他身体里所有子弹和弹片,全部取出。就这样,在周恩来的特别关照下,刘昌毅再次死里逃生,创造起死回生的奇迹,伤势渐渐好转。5月底,国民党准备集结大军压境。

战斗即将来到时,李先念想起这位能打仗的虎将,来到医院看望刘昌毅,说道:“你的身体怎么样了?”他果断回答:“我已经准备好了,准备随时出战。”一旁的年轻医生忍不住说道:“首长,你的腿,伤口还在化脓呢!”

刘昌毅看了医生一看,坚定地说:“

我没有那么娇气,绷带一扎,照样能行军打仗。

”年轻医生只能无奈走开。

中原突围

6月,蒋介石集结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企图一举消灭中原解放区队伍。刘昌毅接到中央命令,率领部队于南路突围。那天,天上下着暴雨,刘昌毅和王树声率领部队,一路向西南方向前进。一路上,他忍着腿上伤口化脓的剧痛,一路行军。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当部队来到阳平口时,突然遇上六十六军一八五师阻击。王树声立即带着部队向西突进,突然敌军开来一辆铁甲列车,将部队分成两段,只有少部分人通过铁路,大部分人都未通过铁路。于是双方在铁路两旁,展开战斗。更为危急的是,王树声又接到消息,又有一批部队向他们赶来,企图围剿我军。

面对严重敌情,王树声十分焦急,在这危急时刻,刘昌毅赶来说道:“司令员,请下令吧,让我去带兵消灭这些敌军。”经过允许后,刘昌毅转身动员战士,来到敌军碉堡前。他亲自指挥轻重机枪,掩护爆破组上去炸掉碉堡。

可敌军的火力非常猛烈,爆破组几次冲上去都被压制下来。刘昌毅下令:“一定要把敌军碉堡拿下,它关系到整个部队的突围。”战士们坚定回答:“

请首长放心,我们死都要死在阵地上。

”此时的战士们,丝毫没有杂念,心中只有战斗。

刘昌毅撸了撸袖子,亲自操作机枪,配合所有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战场上,瞬间子弹和炮火连天,爆破小组趁此机会冲到碉堡前,一举将碉堡炸毁。这一声爆炸,使得在铁路阻击的敌军,十分惊恐,迅速调整战略部署。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其中敌军的三座碉堡,像中邪一样,机枪的枪眼纷纷嚎叫起来,一度压制我军战士的火力。面对敌军的火力压制,战士们全都打红了眼,再次请求:“刘副司令,让我们再来一次进攻吧。”刘昌毅沉思片刻,果断下令:“

把我们的土坦克拿来,准备再次进攻。

土坦克再次大显神通,将三座碉堡纷纷炸毁。铁路沿线阻击的敌军,发出绝望的嚎叫,刘昌毅率先起身,大喊:“吹冲锋号!”刹那间,冲锋号响彻天空,战士们在刘昌毅的带领下,犹如猛虎下山,纷纷向敌军涌去。最终部队突破敌军的突围,成功通过平汉铁路,彻底粉碎蒋介石的围剿计划。

淮海战役结束后,刘昌毅的旧伤复发,出现化脓现象,送往北平接受救治。刘昌毅伤好后,在中央的任命下,出任铁道公安部队副司令员。他和司令员罗华生一起组建铁道公安部队,接管数百处桥梁和隧道。

65岁带兵打仗

1954年,中苏两国签订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协议。

中央发布命令,将原铁道部直属机关,改建为旅顺口海军基地司令部,刘昌毅任副司令员。1955年,中央首次授予军衔,刘昌毅被授予

开国中将

1956年,刘昌毅接替旅顺海军基地司令员,这时的海军建设是非常艰难的,后有特务虎视眈眈,上有美军飞机巡视盘旋。上任后,他深知目前面临的危险,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敌登陆训练,在海区海岸附近,设置雷区,布置雷阵。刘昌毅反对照搬苏联经验,他说:“适合中国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不适合中国的,我们不能照搬。”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工作中,他经常深入部队,指导工作,亲自勘探地形。他想起中国的甲午海战,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他告诉战士们要时刻谨记教训,努力建设强大的海军,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20世纪50年代前后,蒋介石派出飞机经常骚扰山东半岛。为了加强军事防备,刘昌毅积极组织士兵演习。一天深夜,刘昌毅已休息了,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他接起电话一听,敌机再次出现在上空。

他从床上一跃而起,穿着睡衣来到指挥部,心中沉思着,这是今天第二次发现敌机踪迹,这一次无论怎样都要将它打下来。他立即下令战士攻击敌机,不一会儿,战士们在海雾弥漫的海上,发现敌机踪迹。

由于海雾弥漫,它飞得很低,要想击败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刘昌毅果断下令:“

一定要想任何办法将它打掉。

”接着又派出照明机配合作战。

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追击下,战士们成功将电子侦察机打落,将飞机上的人员全部歼灭。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发来嘉奖令。12月的一天,敌机再次出现在辽东沿海上,飞行员王鸿喜驾驶飞机作战,一举打下敌机,活捉敌军少将。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1973年,刘昌毅来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主管部队训练工作,他指挥部队大力开展军事训练,提高战士的作战能力。65岁时,在中央的任命下,他先后协助许世友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广西方向作战。

在战斗中,65岁的刘昌毅,亲自来到阵地现场观察岗哨,鼓舞士气。战士们都劝他,在指挥部上看地图就可以了,他却坚持要亲自来到战场,只有亲自来到战场,才能放心。

广西作战结束后,他留在广西担任驻防任务。期间,他亲自率领战士,跑遍边境,选下设防点,哨位点,哪个战士放在哪个位置,他都要一一过目,亲自确定。整个行程长达近50天,刘昌毅四处奔波,成功完成设防任务。

1984年,刘昌毅退休,回归平凡的生活。由于多年的战斗负伤经历,他的身上满是伤疤,一到梅雨季节,伤口钻心地疼痛。可是多年的战斗生活,每当他出现在群众眼前,都是身姿挺拔的样子,始终保持军人的品格。

从棺材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负伤严重,医生不敢手术,他:大胆割

1999年,多年的战斗经历,战场上的战火摧残了他的身体,子弹和弹片夺去他的健康,85岁的他,因病去世。

刘昌毅戎马一生,几经传奇,他是从棺材中被抬出来的开国中将,是新中国的开国功勋。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远远没有讲完。刘昌毅是一个豪气冲天,敢于直言的将军,展开他的一生,你会发现很多传奇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