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醬。聊一聊中國曆史,古典文學。若要轉載,請聯系我授權哦~~~

蘇轼是一個多才的學者,也是一個深情的丈夫。他為原配寫下的一首悼亡詞,從古至今感動了無數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從題目中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得知,這首詞是蘇轼在乙卯年,即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的晚上,記述的自己的夢境。
蘇轼的原配妻子名叫王弗,他們成親那年,蘇轼十九歲,而王弗隻有十六歲。蘇轼和王弗情投意合,恩愛有加,隻可惜,這樣的一對眷侶卻沒能白頭偕老。1065年,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弗因病去世,這突然的打擊,令蘇轼悲痛不已。
王弗去世十年後的1075年,蘇轼想起愛妻,悲傷難耐,思念難抑,于是寫下了這首《江城子》,成為了傳誦千古的經典名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一夜,蘇轼夢見了去世已久的發妻。仔細算來,妻子去世已經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們兩人天人永隔,彼此相距十分遙遠。“不思量,自難忘”,蘇轼沒有刻意去思念王弗,但是王弗早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想忘也忘不掉。
在無數個難以入眠的夜晚,王弗的音容笑貌,總是會不自覺地浮現在蘇轼眼前。
每當這時,蘇轼就會想到彭山縣的那座孤墳,那裡是妻子的葬身之地。“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隻不過,那裡離詞人實在是太過遙遠,不知道妻子是否孤單寂寞。自從王弗去世後,蘇轼也有一肚子的凄涼感受,但是卻無法向妻子訴說了。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蘇轼聯想到自己這十年來的坎坷遭遇,不禁在上阕的最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宦海浮沉中,他被一貶再貶,早已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而是一副灰塵滿面、鬓發斑白的憔悴模樣了。這樣的自己,妻子恐怕是很難再認出來吧。在這裡,蘇轼不僅抒發了對亡妻的思念,還寄寓了自己對于生平際遇的感慨。
下阕的開頭點題,“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在夢裡,蘇轼夢見自己回到了家鄉,看見妻子坐在小軒窗下,正在梳妝。本詞的題目是“夜記夢”,這段内容正是描寫的蘇轼夢中所見。
接下來,“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按照常理,久别重逢應該開心不已,有說不完的話。但是,蘇轼卻說相顧無言,這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是因為有太多的話要講,不知從何說起。惟有淚千行,則是反映了二人死别後的辛酸與艱苦。
最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是蘇轼對亡妻的推想,他覺得,長眠于地下的愛妻,每年也會在所葬之地因為思念自己而肝腸寸斷。明月夜,短松岡,短短6字,就營造了一種凄清哀絕的意境,令讀者無不為之動容。
北宋文學家陳師道評價蘇轼這首詞:“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可見,蘇轼對于妻子的感情有多麼深,否則,不會在妻子亡故十年之後,還寫下這麼感人肺腑的思念之作。誰說藝術家都是花心的呢?蘇轼就很深情。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