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死後,呂後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什麼會如此狠毒?

戚夫人之是以被呂後做成“人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太能“作”,竟然不自量力想着鸠占鵲巢取代呂後的位置,屢次三番的挑釁呂雉的底線,作死的節湊。

反過來看曆史上很多人認為呂後對戚夫人太過于殘酷,但如果戚夫人奪權成功,應該對呂後也不會心慈手軟,不過呂後采取的手段确實極端。

戚夫人之是以能落得如此慘烈的下場,是她太過于自信,自信年輕漂亮就是資本,就能戰勝一切,不把原配呂後放在眼中。但她卻沒有了解過呂後為了成就劉邦的霸業做了多少努力和犧牲。

劉邦有很多姬妾,為何隻有戚夫人落得如此下場,因為她不知天高地厚觸動了呂後最後的底線——太子之位。

劉邦死後,呂後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什麼會如此狠毒?

作為一個母女,一個中年女人的呂後,可以容忍男人被搶,容忍戚夫人的肆意羞辱,卻不能容忍誰欺負她的兒子。

戚夫人的優點也是其的缺點。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帝王家的後院勾心鬥角從來沒有間斷,很多宮鬥劇的畫面也側面反映這一點。但呂後對付戚夫人的手段應該是空前絕後的。

衆所周知劉邦很寵愛戚夫人,因為戚夫人的出現讓劉邦的晚年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戚夫人不但長得漂亮,還會跳很多花樣的舞蹈,其對詩詞歌賦也是樣樣精通,晚年的劉邦特别依賴戚夫人,可以說是一日不見就食不知味,單從劉邦為戚夫人的兒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劉邦是多麼的寵愛戚夫人。戚夫人生下一子,劉邦賜名——劉如意,就是對戚夫人母子非常滿意的意思。

戚夫人也是個有野心的女人,看到身邊的劉邦年事已高,就想着為以後打算。于是就仗着劉邦的寵愛不時向劉邦吹枕邊風,想讓劉邦易儲立自己兒子為太子。

劉邦死後,呂後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什麼會如此狠毒?

特别是在劉邦最後重病期間,戚夫人是衣不解帶沒日沒夜在床榻前照顧,并不時向劉邦哭訴母子二人以後的處境,沒有依靠,還想着讓劉邦立兒子為太子,高祖皇帝心疼不已,真的下旨準備廢太子,結果遭到衆大臣反對。

在《史記·外戚世家》也有記載:

“漢興,呂娥姁為高祖正後,男為太子。及晚節色衰愛弛,而戚夫人有寵,其子如意幾代太子者數矣。”

正是因為戚夫人屢次三番要求廢太子的行為,呂後對其是恨之入骨。劉邦死後,呂後積壓心中的恨徹底爆發,再也沒有人能成為呂後的對手了,戚夫人的報應也來了。

其實呂後先是把戚夫人貶到永巷做奴役幹的粗活,但高傲的戚夫人沒有是以向呂雉低頭,反而處處挑釁,天天高歌期待兒子來相救,其中她唱的《舂米歌》就是想着讓兒子知道她的處境,不得不說戚夫人真是個胸大無腦的女人。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裡,當誰使告汝?

劉邦死後,呂後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為什麼會如此狠毒?

呂雉明白戚夫人的意思後,就把趙王劉如意傳召進宮裡給毒死,把戚夫人唯一的希望也給滅了。

喪子之痛讓戚夫人更加瘋狂的羞辱呂雉,呂雉看到被折磨的不成樣的戚夫人還是那麼有魅力嚣張的時候,就徹底失去了理智,一怒之下就命人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丢到廁所裡面,發洩自己多年的心頭恨。

在《史記.呂太後本紀》中記載到:

太後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馀不能起。

呂後用極端的手段處死了戚夫人,卻因手段殘忍吓到自己兒子,後來的劉盈也英年早逝。

呂後的這種洩憤方式使人驚人毛骨驚悚,後人普遍說起心狠手辣。也是因為這種酷刑太過殘忍,在以後的朝代中再無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