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活發展“智”引擎 濟南中央商務區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金融+”生态圈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商事登記一體機、綜合辦稅服務一體機等24小時政務服務區域,為企業提供營業執照注冊、衛生許可證注冊等七大類188項幫辦代辦服務的行政服務專區……近日,“改革激活力 建設強省會”濟南改革融媒行活動走進濟南中央商務區企業服務中心。這個占地60畝、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搭建起濟南中央商務區與世界接軌、與全球互聯互通的高層次對外開放平台。

科創金融改革,科技是重要的一環。推進科創金融改革,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充分發揮金融的力量,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撬動創新動能。近年來,濟南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加快“五個濟南”建設的動力之源,系統推進創新驅動內建改革,把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作為創新驅動的“先手棋”,創新運用市場手段,全方位激活科技、人才、金融等資源,全面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讓“創新驅動”再次激活城市發展新引擎。

激活發展“智”引擎 濟南中央商務區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金融+”生态圈

在中央商務區企業服務中心内記者看到,中心開設了24小時自助服務,設定了商事登記一體機、綜合辦稅服務一體機、社保自助服務一體機、自助列印機、港澳台簽注出入境自助辦理裝置,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體系,讓企業和群衆辦事更友善、更快捷。海外文化交流驿站裡,通過成熟的海外物流樞紐,幫助國内中小文化企業組團“出海”,開展跨境貿易。行政服務專區内,可為企業提供營業執照注冊、衛生許可證注冊等七大類188項幫辦代辦服務,為落戶中央商務區的企業提供無憂服務。

作為濟南舉全市之力打造的重點片區和區域型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創新中心,中央商務區堅持以濟南市委深改委十大內建改革任務為綱,對标國内外一流中央商務區,聚焦經濟發展職能,統籌推進濟南中央商務區重點改革事項,體制機制創新效應初顯,企業服務向“定制化”更新,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雙招雙引”成效顯著。

濟南不斷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所有13家省級以上開發區推行“管委會+”體制、剝離社會管理職能、取消行政級别、實行全員聘任,重塑了制度創新優勢。圍繞濟南市十大內建改革目标和任務,中央商務區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管理運作模式,不斷激活發展動力、釋放政策活力。

為全力提升為企服務效能,進一步深化營商環境系統內建改革,強力推進“清單之外無證明”“大廳之外無審批”,企業開辦環節精簡至1個,開辦時間縮減至半個工作日。探索“企業吹哨、政府報到”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在全省率先打造“信用經濟示範區”,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第一名。

金融是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一環,離開了金融支援的科技創新,無異于無本之木、無水之魚。缺錢,橫亘在中小企業成長道路上,一方面融資難、融資貴;另一方面成果轉化難。位于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的濟南科技金融大廈,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導向”的發展邏輯下,探索出了獨特的“價值評估+融資擔保+科技信貸+投資基金+成果交易”的融資新模式,打造出“評、保、貸、投、易”五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通過孵化科技企業、彙聚前沿技術、引進高端人才,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科技成果轉化難等問題,為科技創新插上金融的翅膀。

激活發展“智”引擎 濟南中央商務區全面深化改革打造“金融+”生态圈

截至目前,濟南科技金融大廈共進行評估專利1923項、評估金額達8.2億元。58家企業入孵,在孵29家,畢業15家,入孵項目總估值超過16億元,累計獲得投資5255萬元。随着濟南科技金融大廈北京中心的揭牌,濟南科技金融模式開啟全國布局第一步。

2021年11月25日,經國務院同意,《山東省濟南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印發,濟南成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點城市。作為濟南産業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中央商務區已入駐國内外各類高端企業500餘家,帶動全區形成稅收“億元樓”40座、“月億樓”3座,“首家”“首批”效應持續顯現。高端産業從“星星點點”到“星羅棋布”,正在逐漸成長為全省總部企業最密集、金融業态最豐富的山東“華爾街”、濟南“曼哈頓”。

現在的濟南,創新驅動等系統內建改革成效明顯,城市能級不斷躍升,發展動能全面激活,改革創新點燃了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段嘉琪 實習生 張雅甯 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