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在古代,劍對于一些行走江湖的俠客和統禦千軍的将領來都說是至關重要的,既是保命防身的武器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陌上桑》:“白馬從骊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在古代可值千萬餘的寶劍不多見,而極少數更是無價之寶, 比如說有着“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這柄劍是以它的主人“越王勾踐”命名的,對于越王勾踐想必大家不會太陌生感,成語“卧薪嘗膽”的典故便是出自于越王勾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國,結果被越王勾踐打敗了,而阖闾也受了重傷,他在臨終之前囑咐自己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而夫差牢記了父親的話,加緊練兵。并在兩年之後将越王勾踐打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

越王原本打算自盡的,然而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勾踐,讓他先投降日後再圖東山再起也不遲,于是勾踐便将随身的三把寶劍獻給了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這三把寶劍分别就是湛廬、勝邪、魚腸,都是有名的寶劍,根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一共鍛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分别是湛廬、勝邪、魚腸、純鈞、巨阙,每一把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是戰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鑄造的,珍貴無比。

而吳王夫差拿到了湛廬、勝邪、魚腸這三把寶劍後很高興,便接受來了越王勾踐的投降。後來的故事我們知道,越王勾踐在吳國專心伺候吳王,裝傻裝愣,取得了吳王的信任。

三年後越王勾踐被放回了越國,他從此卧薪嘗膽,不斷的發展壯大,并在公元前473年吞并了吳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當然,我們無法确定“越王勾踐劍”到底是湛廬、勝邪、魚腸、純鈞、巨阙其中的哪一把,又或者這五把稀釋寶劍在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但至少“越王勾踐劍”已經出土了,光是這一柄劍便能夠看出春秋時期鑄劍技術的高超,在越王勾踐劍的身上還有着許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說為何這柄劍已經曆經了2500多年,卻為何依然沒有生鏽呢?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這個問題要從1965年12月開始說起,當時的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川店鎮望山村一崗,正在整修水渠。湖北省江陵地區在這兩年遭受了嚴重的幹旱,為了保護莊稼,水渠的修建已經衍生到了紀南城西北7千米。

正在大家熱火朝天的修建水渠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座古代的墓穴,從業人員上報給了文物保護部門,專家們聞訊趕來,經過勘察發現地下不止一座墓穴,而是有50多座。

經過長時間的發現發掘,專門收獲良多。但是卻讓大家感到欣喜的是,墓主人内棺左側放置的一并青銅劍,這柄青銅劍就是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專家們輕輕拂去了劍身上的灰塵,隻見劍格的劍身上,刻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8個鳥篆文字。是以專家才知道這是越王勾踐的墓,更令專家覺得驚奇的是,這柄來自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劍,竟然曆經了2500多年都沒有生鏽。

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得不出結論,随即專家們測量了這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内鑄有間隔隻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還鑲有綠松石。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這柄絕世寶劍出土之後,三十多年時間裡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研究,随着技術的進步,專家們将越王勾踐劍置入了X熒光中探測,得出的資料讓專家直呼不可能。

越王勾踐劍身主要的材料是銅合金,其中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再而經過少量的錫、鋁、鐵、鎳、硫等元素的合成,才讓越王勾踐劍能保持2500多年不鏽。

這種技術用現代專業叫做“複合金屬工藝”,兩千多年以前的工匠們,如何把掌握這個技術,并把握好比例的是一個謎。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更關鍵的是寶劍中鉛的含量,一般來說從其他古墓中出土的寶劍,鉛的含量都會達到2%以上,可是越王勾踐劍的鉛含量卻不到0.1%,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怎麼提煉的呢?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着專家。這柄越王勾踐劍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是以它不僅是春秋戰國時期鑄劍的頂尖制作以及代表,更是流傳于後世的“國寶中的國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