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非凡百年》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區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遊擊戰争……”

這段文字可能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它選自人教版國小六年級國文課本裡的一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在民族危亡面前,廣大的中華兒女響應中國共産黨團結抗戰的号召,投身到了保家衛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滾滾洪流之中。

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故事,曾經在當時的《晉察冀日報》上刊發,而通過《晉察冀日報》的宣傳,五壯士視死如歸、甯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極大地激勵了廣大軍民。而今天我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晉察冀日報》這份傳奇報紙的故事和它背後的偉大精神。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1937年,七七事變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八路軍挺進華北,建立了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日報》也随即創刊了。1938年,日寇調集了5萬兵力發動向晉察冀中心地區的多路進攻,當時創刊還不到3個月的《晉察冀日報》報社,也遭到了敵機瘋狂的轟炸,大部分的裝置都被炸毀了,報社的同志們隻好翻山越嶺轉移到了五台山大甘河村。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1938年9月,日寇又開始圍攻五台山,為了多出幾期報紙,報社的十幾名同志堅守駐地。而日寇很快也逼近了報社所在的大甘河村,那天的報紙還沒有印完,不得已的情況下同志們隻能迅速拆卸機器進行轉移。而這也是報社第一次帶着印刷機開始“遊擊辦報”的戰鬥。那些沉重的印刷裝置就靠一支15頭驢和騾子組成的運輸隊馱運,轉移的隊伍身背着步槍和紙張,在險峻的群山當中艱難地前行。而為了保密,當時報社的番号是“晉察冀軍區遊擊支隊”。

再給大家講一個地方铧子尖。這個地方也和晉察冀日報社有着非常密切的關系,铧子尖是平山縣滾龍溝南山深谷裡的一個小山村,晉察冀日報社曾經長期在滾龍溝一帶駐紮。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抗戰精神

1941年8月,日僞軍7萬多人“掃蕩”晉察冀邊區,2000多(敵)人合圍滾龍溝一帶。報社為了趕印當天的報紙,那時候來不及轉移裝置,于是,同志們就把裝置埋藏在了铧子尖,報社的同志和當地的群衆、民兵、遊擊隊員一起同敵人周旋,勇敢機智地“七進七出铧子尖”,反複七次挖出裝置來印報紙,再埋好裝置轉移,就這樣硬是在敵人“掃蕩”的25天時間裡出了23期報紙,這23期報紙,對于穩定根據地的民心軍心、鼓舞軍民抗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抗戰期間,《晉察冀日報》就是在這樣極其殘酷的戰争環境中和極其簡陋的工作條件下,長年堅持發行,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方針政策,指導邊區抗日鬥争,成為了晉察冀邊區一面不倒的旗幟。《晉察冀日報》這份傳奇報紙的故事,正是偉大抗戰精神的生動展現。

2020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5周年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産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是全民族衆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并肩戰鬥的偉大勝利。

非凡百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百位主持人講述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我是康輝。

《晉察冀日報》:不倒的旗幟

——抗戰精神

掃碼關注央視訊“央視社教”賬号

線上收看《非凡百年》全集

監制 / 田龍 主編 /劉銘 王志存

編輯 / 陳紫微 張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