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學生時代的喜歡是什麼樣的?是每天早起,在他的必經路上假裝偶遇。是每一次換座位,都計算着如何離他更近一點。是交作業時,連本子放在一起都會很開心。是課堂上老師點名,念到他的名字,自己卻比他還要緊張……

學生時代的喜歡,很單純,因為一個笑容、一個背影、一句話,喜歡了就是喜歡了,會想念、會鼓起勇氣去主動。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而現在,喜歡一個人很難,人人都在掩飾、在試探、在權衡利弊。即便喜歡上了一個人,也不再主動,怕主動沒有回應、怕深情不被珍惜、怕愛情被現實打敗,怕,喜歡的人并不喜歡自己。

想知道他喜歡你嗎?微信裡隐藏的這3個小“标志”,一看便知!

微信置頂,秒回資訊

你的微信清單裡有多少個好友呢?100個?200個?300個?同僚、朋友、家人、同學,一切有聯系的人,是不是都會加上微信?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工作忙的時候,打開清單,一大堆消息,不是這件事就是那件事,手上的事情還沒忙完,又來一件事,有些時候,忙到頭暈腦眩,哪些消息沒回複都搞不清了。

因為消息太多,想要先看到你的消息,想要及時回複你的消息,想要你随時随地都能立馬找到他,是以,就會把你的微信聊天視窗置頂,這樣,不管工作多忙,消息再多,你都在最上面,隻要你一發消息來,就能立馬看到,馬上回複。

有這種表現的人,他是真的很喜歡你,不要再不知道了。不喜歡你的人,你發再多消息,他都當作看不見,說工作忙,沒時間,沒聽到,睡着了。如果你遇到将你微信置頂,及時回複消息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動态秒贊、評論

你對不在乎的人,會時刻關注他的動态嗎?會給他的動态評論嗎?會因為他的一條動态,就借着這個動态聊天嗎?

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人人都在忙着工作、忙着生活,他怎麼會那麼閑?怎麼會時刻關注一個不在意自己的人呢?

如果對你不在意,就算兩個人面對面坐在一起,也不會主動關心你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新鮮事,最近心情好不好,高不高興。

更何況是隔着手機螢幕,時刻注意你的動态了。因為不在意,是以,所有的事情都與他無關,就算看到了,也好像“沒看到”一般。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隻有真正喜歡你的人,才想要時刻出現在你的生活裡,就算不能時刻出現在你的面前,也想要在他能夠,“夠到”的地方刷存在感,比如給你點贊、評論。這樣才能讓你經常記着他,想着他,甚至是喜歡上他,對不喜歡的人,他又何必要這樣做呢?

打開強提醒

喜歡上一個人,是不是巴不得時時刻刻與他黏在一起?即便分開了,也想要跟他随時随地保持聯系,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視訊、通話才好,哪裡還舍得錯過他的消息?

就怕回複得不及時,對方也會生氣、擔心。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把你設定成“強提醒”,哪怕他睡着了,也能及時收到你的消息。這就是喜歡你呀!喜歡一個人不就是這樣嗎?生怕錯過屬于他的“每一個瞬間”。

如果你喜歡的人,把你設定成“強提醒”,不用想了,主動一點,他肯定喜歡你,如果你對他表白,也一定能成功。

現在這個社會,遇到互相喜歡的人太難了,一定要把握住機會,一旦錯過,後悔就晚了!

世上最幸運的事情,莫過于你喜歡的人,也恰好喜歡你!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你,就不會及時回複你的消息;不會給你的微信動态秒贊,也不會仔仔細細地看你的動态,思考如何評論。

更不會把你的消息設定成“強提醒”,打擾自己的休息時間了。你想一想,這些事情,換做是你,是不是也要留給自己最在意的人才行?

隻有當一個人,真正的在意你、喜歡你,他的微信上才會出現這三個充滿愛的小“标志”,因為你對他來說,跟别人是不一樣的呀!

有了這三個小“标志”的助力,他才能時時刻刻關注到你的動向,在你不開心的時候安慰你,在你難過的時候開導你。

微信上的這3個隐藏“标志”,代表着有人喜歡你,一看便知

不喜歡你的人,你對他說一萬遍“我喜歡你”,他都聽不見。

喜歡你的人,你對他臉紅一下,他也能立馬主動。如果你遇見了喜歡的人,不知道他喜不喜歡你,就看看他有沒有給你這三個專屬的小“标志”吧,如果有的話,不要猶豫啦!趕緊上!

- The End -

作者 | 拾希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