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年前後,上海的“暖意”和“誠意”

作者:上觀新聞

2021年最後一天,上海市民收到一份“新年禮物”。

當日,修建數年的世博文化公園(北區)正式開園,并于2022年元旦迎來市民“打卡熱”。

同時釋出的消息顯示,整個世博文化公園将按“百年大計、世紀精品”要求抓緊建設,預計2023年底完成主體建設,2024年全園開放,“讓市民在這個城市公園走進森林、欣賞園林,看到綠化、感受文化,親近美景、共享美好”。

占地2平方公裡的世博文化公園位于黃浦江畔,如果進行土地開發,這片區域的收益估值應在千億級。近幾年,人們在多個場合算過這筆“賬”,以此诠釋“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對一座“人民城市”來說,這是一條根本的價值取向。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世博文化公園顯然稱得上一個縮影。除了“千億土地”用途的取舍,這裡的規劃設計、景觀打造等,亦在多個層面展現“人民城市”的“人民性”。

新年前後,上海的“暖意”和“誠意”

12月31日開園當天,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等出席了開園活動,但站上“C位”啟動開園裝置的不是市上司,而是公園建設者代表、居民代表和社群機關代表。

他們是公園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直接貢獻者。世博文化公園的不少創意就出自普通上海市民,比如著名的“雙子山”——2017年,就有市民建議在此“堆山造景”,彌補上海缺山的遺憾,并能在山頂俯瞰浦江兩岸。這條建議後來得到采納,山景與商務樓宇“同框”,将成為日後黃浦江畔的重要景觀。

其他許多方面的城市治理,亦日漸注重來自基層和普通市民的智慧。在世博文化公園開園前兩天,上海舉行2021年度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總結會。李強在會前會見優秀人民建議獲獎者代表時就表示,很多上海市民的“金點子”,已化作城市治理的“金鑰匙”、結出了惠民利民的“金果子”。

“智慧就在人民群衆中”,他表示,上海要更好完善人民建議征集機制,“認真對待每一條建議,讓更多市民加入到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出謀劃策的行列中來”。

對上海而言,新年前夕的這些舉措,再度讓人思考“人民城市”的内涵深意——這是“為了人民”的城市,也是“依靠人民”的城市,更是“屬于人民”的城市。是否充分尊重市民在城市中的主體性,彰顯其價值,直接關乎城市的性質和品質。

此前一周,李強在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就曾表示,上海要成為“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這樣的城市,“一定是個細微處特别見精神、特别有味道的城市”,需要在細節上、細微處下功夫,增添城市的“暖意”“惬意”“詩意”。

同時,這樣的城市,亦應“站在群衆立場考慮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讓群衆發表意見、發現問題,讓群衆共建共治共享,更好彰顯人本價值”。從城市治理來說,這是一種“誠意”。

新年前後,上海的“暖意”和“誠意”

而在2022年的年頭,充分展現誠意,不隻是城市空間治理領域的課題。

在世博文化公園(北區)開園當天下午,2021年最後一次市委常委會上,定下了新年的一項要務:開展各級上司幹部“促發展、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

會上指出,這項工作于2022年開局之際在全市範圍開展,“要精心組織、務求實效,走基層、進居村、入企業,深入聽取意見,全面查找問題,及時拿出舉措,集中解決一批影響發展的瓶頸難題,切實化解一批影響安全的風險隐患,持續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城市安全運作”。

2022年1月4日,李強等市四套班子主要上司在新年開工首日前往中外企業和基層社群,實地了解企業在滬經營發展意見建議,察看區域風險隐患防範排查化解和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此前,上海曾有過數次類似的“大走訪”——2018年啟動的“大調研”,2020年啟動的上司幹部集中走訪企業,并發展成持續至今的常态化制度。

上述行動,既是要督促各級黨政機關、上司幹部主動下沉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亦有向社會面特别是市場主體釋放積極信号的意圖。2020年2月,時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久、經濟遭遇嚴重沖擊的時刻,李強曾要求各級幹部務必走到企業身邊,切實幫助解決困難。

“(企業)困難的時候,你到不到場,能不能出手幫一把,企業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他說。

新年前後,上海的“暖意”和“誠意”

如今“大走訪”加上“大排查”,涵蓋領域更為寬泛,既關乎經濟,亦關乎城市治理與公共安全,但核心要義仍是最大程度了解掌握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而其目的,終究是提振發展的預期、信心和品質。

李強在走訪企業時就表示,上海将積極落實好國家政策,讓市場主體及時足額享受到政策優惠,并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優質服務,更好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提振信心。

他亦強調,要通過走訪排查,“實實在在幫助解決企業發展瓶頸困難,更好保障城市安全和諧穩定”。

兩個多星期前,上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曾專門談及目前部分企業面臨的信心不足、預期不穩問題,并要求通過持續深入的走訪、調研、分類施策,切實纾困。李強當時曾列舉企業反映突出的多類問題,并表示,各級上司幹部都要盡快走下去,并且“真走、真下去、真解決問題”。

“共性問題推出政策,個性問題線下協調”,他再三強調,黨政機關和上司幹部應當充分展現服務企業、支援企業的誠意,做到“同舟共濟、患難與共”。

這樣的誠意充分兌現、充分落地,就可以轉化為相對穩定的預期,乃至改革紅利。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們能感受到真正的“暖意”,進而感受到“惬意”甚至“詩意”——無論對市民群衆,還是對市場主體,都是如此。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賴鑫琳 攝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中圖均陳正寶 攝      

來源:作者: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