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也是諸葛亮執法嚴明與公正的展現。但是,同是《三國志》對馬谡死亡的記載,卻有明顯的沖突之處,這又是為什麼?諸葛亮真的斬殺了馬谡嗎?

馬谡違亮節度,導緻北伐失敗

諸葛亮輔佐劉禅、在平定蜀中的局面後,經過幾年的修養,國力得到了恢複,是以,決心北伐,消滅曹魏政權。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諸葛亮

諸葛亮的這一次北伐,準備是非常充分的,而魏國因為新君即位,又對蜀漢有輕視之心,是以防備比較松懈。

等到諸葛亮帥軍進入魏國邊境後,魏國的反應就是一片混亂,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蜀漢也是以軍威大振,士氣高漲,諸葛亮準備乘勝追擊,向長安進發。

但是魏國畢竟是大國,在經過初期的混亂後,開始部署反擊,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出兵,對抗諸葛亮。

張郃是個帶兵的老手,他沒有直接去和諸葛亮硬碰硬,而是帶兵出擊街亭,截斷諸葛亮的後路,然後兩面夾擊,以求徹底擊敗諸葛亮。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馬谡雕像

諸葛亮對于魏軍的反擊是有準備的,也看到了街亭是兩軍對戰的戰略要地,隻要占領了街亭,諸葛亮就不把張郃從後面攻擊自己,相反,自己可以和街亭守軍一起夾擊張郃。

是以,諸葛亮就派馬谡帶兵去守街亭,并叮囑他,一定要當街紮營,擋住張郃,等着自己去夾攻就算完成任務了。

馬谡一直是諸葛亮身邊的參謀,在諸葛亮南征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諸葛亮看來,守住街亭這個任務,對于馬谡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是以,也就放心讓他前去。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馬谡到了街亭,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在當街紮營擋住張郃,而是自作主張把軍隊帶到山上紮營,準備等魏軍來到時,采取居高臨下的态勢,一舉消滅魏軍。

想法很不錯,但張郃卻根本沒有給馬谡這個機會,而是采取圍困的戰術,讓馬谡的軍隊沒有了飲水,最後軍隊亂成一團,沒有了戰鬥力,被張郃擊敗。街亭就此失守,馬谡畏罪逃跑。

街亭丢失,諸葛亮擔心自己的路被截斷,是以主動退軍,第一次北伐就此失敗。

馬谡失街亭,被諸葛亮斬殺

諸葛亮回軍後,擺脫了魏軍的追殺,然後開始清算馬谡的罪過。

馬谡在諸葛亮的帳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諸葛亮戮谡以謝衆,然後向後主劉禅上表,承認自己的錯誤,說:“至有街亭違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還是以申請連降三級,至右将軍。

可以說,這樣的記載非常明确,表明馬谡的确是被諸葛亮以違反軍令而斬殺。

按道理,馬谡該殺,但諸葛亮為什麼也是以而受連累呢?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馬谡

因為諸葛亮在派将時,有人提醒他,街亭這樣重要的戰略位置,應該派有軍事經驗的老将如魏延去,而不是派一個參謀馬谡去守。

但諸葛亮沒有聽從。因為諸葛亮認為守街亭主要是防守,交給馬谡這樣的參謀正好,也可以讓他立功,而魏延也是自己離不開的将領。

更何況諸葛亮認為馬谡平時在軍事上的表現已經足以證明他不是外行,這麼一點小事,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隻是沒想到,恰恰就是馬谡出了問題,導緻戰局失敗,是以,諸葛亮必須受到懲處。

諸葛亮真的殺了馬谡嗎?

諸葛亮真的是當衆斬殺了馬谡嗎?

從《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可以明确這一點,但是同樣在《三國志·向朗傳》中,卻記載馬谡丢失了街亭後,沒有主動向諸葛亮請罪,而是自己跑回了成都,躲在了朋友向朗的家裡。

後來,諸葛亮回到成都,得知馬谡沒有戰死,而是跑了回來,就非常生氣,不僅把馬谡抓進監獄關押,而且還免去了向朗的官職。

這記載很明确,表明馬谡沒有主動向諸葛亮請罪,而是自己逃跑,後來還是被諸葛亮抓起來了。隻是死因不是被殺,而是病死。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這樣看來,諸葛亮很可能沒有揮淚斬馬谡。

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先看馬谡到底該不該被斬。街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關系到諸葛亮戰略的成敗。但在選派将領方面,諸葛亮卻有責任,因為馬谡不是軍事将領,沒必要親自去街亭擔當重任。

但馬谡是自己請命去街亭,但到了街亭,又違背諸葛亮的安排,自作主張,結果導緻戰鬥失利,街亭丢失。失敗後,馬谡又不敢承擔責任,而是逃跑,這樣的人,自然是應該殺的,但問題在于,諸葛亮為什麼因為要殺馬谡而流淚呢?

諸葛亮是一個講究執法嚴明的人,他和馬谡是非常好的朋友,也非常器重馬谡,但恰恰是因為馬谡,他的北伐事業夭折。

諸葛亮揮淚斬馬谡,是曆史的真實嗎?諸葛亮真的殺了他嗎?

蜀國國力本來就不強,諸葛亮北伐得到的支援也不多,現在因為自己重用的人壞了國家大事,諸葛亮自然非常氣憤,是以,應該不會為殺他而流淚,至多是痛惜自己用人不明而已。

但曆史的記載卻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同樣是一本書,對于馬谡的死法卻有不同的記載。

諸葛亮斬殺馬谡,合情合理;但馬谡逃亡被抓,死在監獄裡,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馬谡犯了大錯,也知道自己必死,是以心理壓力大,關在監獄裡,飽受心理折磨而病死,也是說得過去的。

隻不過這樣一來,諸葛亮所斬殺的馬谡,就不會是活馬谡,而是一個死人,作為朋友,為馬谡的下場而流淚,表示自己的哀傷,也就說得過去了。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殺馬谡?現在看來,是很難說清楚的一樁曆史懸案了,但不管怎麼看,馬谡因為丢失街亭而導緻其非正常死亡,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