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原創不易,請随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恒獨步,無授權禁轉!

在抗日戰場上,有一支地方部隊,雖然不像川軍那麼有名,但是,她卻像網紅一樣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那就是晉綏軍。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閻錫山]

之是以名之為晉綏軍,是這支部隊的官兵主要來自于當時的山西省、綏遠省。說道這支部隊的建立者和上司者自然繞不過去一個人,那就是閻錫山。

閻錫山在國人的印象裡好像和小氣斂财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樣刻闆的印象。可是,要知道閻錫山在事關民族存亡的的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勇敢的站在第一線。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鼓動内蒙古德王公開分裂國土的活動,派出大批軍事顧問和巨額的武器援助,妄圖一舉拿下綏遠省,繼而從西北方向實作對我國的包圍。晉綏軍在閻錫山的指令下,駐防在綏遠省的傅作義部與日軍支援的德王及僞軍王英部,在紅格爾圖進行了一場為期8天的決戰。在這場決定綏遠省的命運中,晉綏軍官兵敢打敢拼,更采取長途奔襲的方法,繞道敵人後路重創了僞軍王英部和德王部隊,并且乘勝追擊,相繼打赢了百靈廟戰鬥,徹底粉碎了日軍妄圖依靠德王和僞軍分裂祖國的圖謀。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1937年“七七事變”後,山西由于擁有極其豐富的煤炭資源,成為日軍進攻的重點目标。晉綏軍本着守土有責的觀念,積極禦侮,很快組建了第6、第7兩個集團軍,外加當時因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由八路軍組成的第18集團軍,總計三個集團軍的部隊面向山西和河北交界地帶布防。并按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劃定的對日作戰區域設定為第二戰區長官部,全面負責和指揮該區域的三個集團軍對日作戰事宜。

自1937年抗戰爆發後,以晉綏軍為主力,中央軍配合行動的第二戰區長官部先後發起了“大同保衛戰”、“忻口會戰”、“平型關會戰”、“太原保衛戰”,以及慘烈的“中條山戰役”等等會戰和戰役的先後實施,有效的打擊了日軍,遲滞了日軍對我國華北地區的進攻節奏。如果晉綏軍不能有效的在山西省境内進行積極抵抗,而是消極躲避、望風而逃,讓日軍輕易占領山西,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假設山西很快被日軍占領,那陝西、以及甯夏等省自然就暴露在日軍的鐵蹄面前,甚而産生日軍由陝西翻越秦嶺進攻四川,那日軍叫嚣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絕非妄言。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奔向戰場的晉綏軍官兵]

當“盧溝橋事變”爆發僅僅一個多月,我軍由于武器裝備和單兵素養較差,無法抵擋日軍在河北省發起的淩厲攻勢,沒用多長時間就占領了河北省各個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但是完全出乎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預料,日軍沒有南下向河南和山東進攻,相反轉頭向西,轉而進攻山西。此時的閻錫山正患重病,但在國家危難和用人之際作為晉綏軍的靈魂人物,他沒有考慮個人的病痛,積極響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号召,抱病飛抵南京參加國民政府組織的南京軍事會議,放棄和蔣介石的成見,布置山西省的全面對日作戰,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并主動開放省境,熱烈歡迎中央軍衛立煌率部進入山西,參加保衛山西,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共同行動。

這裡隻提一下晉綏軍獨自發起的大同保衛戰。1937年8月中旬,大同的門戶,河北張家口被日軍占領,大同迅速暴露在日軍的視野裡。深感事态嚴重的閻錫山于8月28日在代縣設立第二戰區長官部前進指揮所,積極部署晉綏軍與日軍展開大同會戰。晉綏軍陸續投入了第19軍、第61軍、第34軍等幾乎全部家當,擺開與日軍決戰的架勢,竭盡全力阻擋日軍染指山西。

進犯大同的日軍是侵略中國精銳的日軍坂垣師團,以及兩個混成旅團等部,在飛機和坦克的支援下,向晉綏軍設立在懷安和向天鎮的晉綏軍陣地發起猛攻。不足半個月裡,到9月13日,駐守在天鎮的晉綏軍6個團的部隊幾乎全部打光,第61軍近乎全軍陣亡,堅守在聚樂堡的第19軍與日軍激戰兩天,傷亡竟達3000人,可見戰鬥之慘烈。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更為慘烈的“忻口會戰”打響後,晉綏軍更是做出了重大犧牲,負責平鎮陣地阻擊日軍的第196旅,在旅長姜玉貞的率領下,為使主力部隊能完成在忻口的集結,在距離原平鎮還有20裡的地方與日軍激戰,姜玉貞親臨指揮,雖然日軍的進攻多次被打退,但日軍依靠強大的空中和地面火力,把第196旅壓縮到一個極小的範圍内,被圍困的第1986旅官兵毫無懼色,在姜玉貞率領下與敵展開巷戰,拼死血戰。就在姜玉貞率餘部突圍時,不料,被日軍的炮彈擊中,以身殉國。此次戰鬥,第196旅包括旅長姜玉貞幾乎全部犧牲。“忻口會戰”自10月11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苦戰23天,成為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最激烈的戰役,也是曆時最久,交戰雙方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會戰同時也是晉綏軍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會戰結束後,晉綏軍原先兩個集團軍接近10萬人的編制,已不足一半,也預示着晉綏軍已無力獨自發起任何形式的會戰和大規模的與日軍的戰鬥。

苦戰23天十萬精銳打光一半,這支地方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抗戰到底

而從1937年10月中旬,到11月9日太原保衛戰告一段落,這段時間的連續戰場拼殺,晉綏軍更有5萬兵馬隻剩下不足2萬。可以說晉綏軍在閻錫山的督率下,先後發起的一系列會戰,雖然武器裝備較差,都奮不顧身,英勇殺敵,顯示了晉綏軍保家衛國的堅強決心和旺盛的作戰意志。

晉綏軍人員銳減,很多部隊隻有番号,有名無實,但晉綏軍的抗日激情絲毫沒有減弱。比如最為有名的傅作義部,一直在山西省和綏遠省的交界地帶打擊日僞軍。更為出色的是第12師師長史澤波,竟然學會了八路軍的遊擊戰術,在日軍後方打起了遊擊,消滅了許多日軍的有生力量。晉綏軍在抗戰之初的短短數約時間裡,以血肉之軀和日軍殊死拼殺,用意志書寫了三晉男兒的鐵血豪情。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