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地

地 dì,用于抽象意義,指所處的位置或環境。

今天我們來認識【地 dì】這個字。

一天一個漢字——地

【字形演變】

一天一個漢字——地

地,金文字形與“墜”同源。地,金文(阜,用于抛葬的山崖)(倒寫的“人”,被抛葬的死者)(被捆綁的“人”,表示包裹屍體)(又,抓持,抛擲)(土,深坑),表示遠古時代用于抛葬的深谷深坑。客家方言至今仍稱“墓”為“地”,稱“掃墓”為“告地”。籀文誤将金文字形中的寫成“彖”(豬)。有的籀文(山,山岩)(水,水澤)(土,土壤),表示由山水田園構成的廣大空間。篆文(土,墓穴)(也,即“它”,蟲蛇),表示蟲蛇賴以穴居的墓穴。

造字本義:名詞,從抛葬到土葬過渡的遠古時代的簡單墓穴。晚期隸書将早期隸書字形中的寫成。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地

【字詞釋義】

〈名〉

1.大地,與“天”相對

立字士力于一者為地。——《春秋元命苞》

2.地面;陸地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樂府詩集·木蘭詩》

3.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4.領土,屬地;地區

而安陵君以五十裡之地存者。——《戰國策·魏策》

5.地方;場所

此地空餘黃鶴樓。——唐·崔颢《黃鶴樓》

6.地位

7.心意活動的領域

8.路程;面積

那轎夫擡進去,走了一射之地。——《紅樓夢》

9.居住地

10.花紋圖案或文字的襯托面;底子

11.地區,中國省、自治區以下,縣以上設定的行政區域

12.地主的簡稱

13.言語和行動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助〉

14.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後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變文》

15.還用于狀語後或補語前

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杜甫《越女詞》

【字的故事】

點绛唇·厚地高天

近現代·王國維

厚地高天,側身頗覺平生左。小齋如舸,自許回旋可。

聊複浮生,得此須臾我。乾坤大,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堕。

譯文:

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間時,我會漸漸地覺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順。不過好在我還有個小船般的書齋,在其中可以信馬由缰,任我發揮。

姑且在這浮幻的人生中,暫時獲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獨自坐在經霜後的樹林中,看那些紅葉紛然墜落。

解讀:這首詞,上片下片的前兩句,皆以詩化的思辨語言陳述,後兩句或三句,則描繪形象,有直覺性。這樣寫,好處在于僅用四十一個字,便可按照叔本華的哲學觀點,說明如此人生;缺點在于形象化不足,直覺性不強。

這首詞出自于《人間詞》乙稿,乙稿就總體看,寫于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間。然亦雜有1906年前的作品。陳《譜》曰:“《點绛唇·厚地高天》:‘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堕’,‘小齋如舸,自許回旋可。’亦疑在蘇州時作。”這就是說,此詞作于1904年秋或1905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