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1948年,蔣介石在接連失利的情況下,決定從沈陽轉到北平督戰。

為了扭轉局勢,蔣介石指令駐守北平的傅作義,集結20萬人馬,

突襲石家莊

,進而攻入我黨的心髒西柏坡。企圖通過癱瘓共産黨的指揮機關,來換取戰場的主動權。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蔣介石

蔣介石為了能夠讓這個計劃成功,都是秘密聯系傅作義。然而,不管國民黨怎麼防範,最後這一計劃還是被我黨的情報機關擷取到。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消息,

還是傅作義手下的一名旅長,親自透露出去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1948年秋末,遼沈戰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淮海戰役即将開始,這是一個決定中國日後命運的關鍵時刻。

此時,國民黨的400萬兵力,在戰争中不斷銳減。與之相比,解放軍的隊伍卻不斷發展壯大。

面對解放軍力量的提升,回首再看看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的節節敗退,此時的蔣介石變得愈發窮兇極惡。為了挽救必敗的危局,

蔣介石東去沈陽,西進北平,嚴令東北國民黨軍隊,固守城池。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蔣介石巡查部隊

當然,這不過是蔣介石計劃的一部分,

他的真正目的是石家莊。

石家莊是華北的戰略要地,可以聯絡平漢、正太和石太三條鐵路。

而1947年,石家莊解放以後,更是使得這裡成為了全國重要的戰略基地和堅強後盾。

因為石家莊的解放,使得晉察冀、晉冀魯豫,這兩個解放區得以連成一片。

是以,蔣介石決定讓駐守北平的傅作義偷襲石家莊。

由于此前我黨中央制定了集中力量,奪取東北的戰略決策,是以此時解放軍的主力軍,大多都在平綏遠線,進行局部作戰。

而保衛冀中地區的兵力,僅有幾個連,可以說石家莊是一座空城。而蔣介石也正是,探聽到這一點,才選擇讓傅作義帶20萬兵馬去襲擊石家莊。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傅作義

在蔣介石的設想裡,20萬的兵力,對幾個連的兵力,綽綽有餘,拿下石家莊是闆上釘釘的事。

然而老蔣怎麼也沒想到,萬無一失的計劃,

竟被一個國民黨的旅長給破壞了。

為了使“偷襲石家莊”的計劃順利進行,蔣介石還專門從沈陽跑到北平。

老蔣又是調兵,又是親自前往另一個城市的動作,引起了我黨的注意。

以蔣介石的性格,他不會做無用功,每當老蔣搞出動作時,就證明他一定在秘密謀劃着某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于是中央立刻下令讓潛伏在北平的地下黨員,去摸清蔣介石的動作。

接到指令後,地下黨員立馬開始行動,

其中一名叫做“劉時平”的地下黨員,在此次行動中的貢獻不可小觑,甚至說如果不是他,我黨無法獲得準确的情報。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地下情報工作者

劉時平筆名胡笛

,1915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標頭市臨河城内,一個商戶家庭。劉時平的父親,是一個開明的紳士,是以劉時平從小就能夠接觸到,許多比較進步的書籍。

1936年,劉時平在歸綏中學畢業後,考入了北京大學曆史系。

在校期間,受到校友高萬章的影響,接受了進步思想,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并于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由于抗日戰争的原因,剛考入北京大學的劉時平,無法完成學業,後來在組織的幫助下,劉世平進入西南聯合大學學習,并于1946年畢業。

畢業之後,出于正義感與使命感,劉時平決定做一名記者,揭露世間的不公、時間的真相。由此,

劉時平先後擔任了,綏遠省《臨河日報》主編、北平《益世報》采訪主任,以及上海《聯合晚報》駐北平特派記者等職位。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益世報》

在此期間,

劉時平冒着生命危險,在國民黨颠倒黑白的情況下,真實地報道了李公樸事件,也曾沖破重重阻力探明了沈崇的身世。

黨中央的指令下來後,劉時平立刻開始行動。

但是由于前線戰場的失利,國民黨加強了對内的控制,這也就是說明,現在的北平城風聲鶴唳,打探情報十分困難。

劉時平經過長時間的思考,還是沒有想到萬全的辦法,去擷取情報。

就在劉時平苦惱的時候,蔣介石親手給了他擷取情報的途徑。

蔣介石是個好面子的人,基本上走到哪裡,都要有一些報道。為了宣傳傅作義的練兵場景,國民黨邀請了不少報社前去采訪,

而《益世報》采訪主任劉時平就是其中之一。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鄂友三

而更為恰巧的是,負責訓練士兵的是一個,名為

的旅長。

這個鄂友三也是内蒙古標頭人,與劉時平是老鄉。

劉時平腦子一轉,決定從鄂友三嘴裡套出情報。

是以,劉時平在采訪結束後,專門邀請鄂友三,還有另外兩名同鄉,國民黨爆破隊長杜長城、國民黨憲兵三團營長劉建龍,共同前往酒樓吃飯。

期間,劉時平殷勤地給鄂友三倒酒。劉時平清楚,要是在鄂友三清醒的時候詢問戰事相關,必定會引起他的懷疑,若是這樣,不僅會丢了性命不說,最重要的是,無法得到情報,那将會嚴重打擊到全國的解放戰争。

是以,劉時平才拼命給鄂友三敬酒,好在他醉酒的情況下,套出情報。

鄂友三幾杯酒下肚,顯得有些飄飄然,什麼都開始往外說。而杜長城和劉建龍兩個人,也是被灌得東倒西歪。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此時劉時平,也裝出一副醉态,從外人的角度看去,就是四個酒鬼在胡言亂語。四個人越喝氣氛越高漲。

劉時平見時機差不多了,就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豔羨地說道:

“剛剛在訓兵場上,你很威風啊,看來老傅平時待你挺好。”

鄂友三一聽傅作義的名字,立刻開始發牢騷:

“好個屁!看看傅作義把十二旅弄成了個什麼鬼樣子!”

劉時平暗自笑了,他就是故意提起的傅作義。劉時平心裡很清楚,鄂友三雖然在傅作義手下做事,

但是鄂友三是老蔣的嫡系,平時總是對傅作義陽奉陰違。

尤其是傅作義升官之後,經常帶着鄂友三一群人吃敗仗,日積月累下來,鄂友三早就對傅作義不滿了。而鄂友三在說完那句話後,像是終于有了宣洩之地,一直對劉時平吐槽傅作義,說傅作義無能、沒用。

劉時平也不急,就慢慢附和鄂友三。與此同時,還不忘引導鄂友三。聊着聊着,

鄂友三突然直勾勾地看着劉時平,然後铿锵有力地說道:

“不過沒關系,委座剛剛已經下了指令,要老傅明天就采取行動,一舉端掉共軍的老窩。這下子我可以大展拳腳了。幾位老弟啊,你們就等着瞧吧!”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劉時平一聽,頓感心驚肉跳,所謂的“老窩”,不就是西柏坡嗎?

劉時平強壓下心裡的悸動,又笑着繼續旁敲側擊,終于了解到蔣介石和傅作義針對我黨制定的計劃,這個計劃被傅作義任命為“穿心”。

劉時平聽完,心裡冷笑,他想“穿心”這個名字可真是貼切,要是沒能得到情報,說不定就真的被國民黨捏住了心髒。雖然劉時平心裡這麼想,但臉上一點異樣也沒有。

等到天漸漸暗下來,

劉時平就以“喝多了”為由,同鄂友三等人告别,離開酒樓,就急忙往西直門火車站趕。

因為在之前的飯局上,爆破隊長杜長城曾無意提起,爆破大隊,已經在西直門火車站做好了準備。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到了火車站,劉時平便見這裡守衛森嚴。為了能成功混進去,劉時平便利用自己記者的身份,躲過一次次盤查。

進去後,劉時平看着眼前的場景,終于确認鄂友三等人的“酒後吐真言”:

隻見站台上,大量的國民黨軍隊正在集結,滿載物資的車輛整裝待發!

劉時平不敢多耽擱,立刻離開火車站,準備将情報送出去。

此時派人出城送信已經來不及了。于是,劉時平便冒險打開地下電台,給黨中央傳遞情報。

前文曾說過,此時國民黨對城市的掌控非常嚴格。在這種情況下,劉時平面臨的危險可想而知。

好在有驚無險,劉時平順利将情報給送了出去。黨中央得到情報後,立刻針對蔣介石、傅作義的計劃,進行部署。

與此同時,

毛主席則連續起草了四份電報

。如果說,黨其他上司人的部署,針對的是軍事力量;那麼毛主席的四份電報,則是以擊潰敵人的心裡防線為目的。

遼沈戰役時,老蔣異舉引起中央注意,地下黨灌醉國軍旅長探得機密

毛主席

毛主席的

第一份電報,先發制人

,讓敵軍有所顧及;

第二封電報,擾敵軍心

,使敵人提心吊膽;

第三封電報,則使得敵人軍心動搖

;而

第四封電報

,則是最後一把柴,使得

敵軍不戰而敗。

蔣介石“偷襲石家莊”的計劃失敗後,立刻察覺到,恐怕在戰鬥開始前,就有人提前獲得可情報,将它傳給了中共。

蔣介石立刻派人盤查,最後國民黨将“嫌疑人”鎖定在劉時平身上。

但此時國民黨就算想要将劉時平“抓捕歸案”,也不可能了,早在他們察覺之前,劉時平就離開了國民黨的控制地,隻留下國民黨獨自無能狂怒。

新中國成立後,

劉時平繼續從事着新聞工作,成為了《人民日報》的進階記者,為懲奸除惡、匡扶正義盡心盡力。

1999年9月5日,劉時平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