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1948年,蒋介石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决定从沈阳转到北平督战。

为了扭转局势,蒋介石命令驻守北平的傅作义,集结20万人马,

突袭石家庄

,从而攻入我党的心脏西柏坡。企图通过瘫痪共产党的指挥机关,来换取战场的主动权。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蒋介石

蒋介石为了能够让这个计划成功,都是秘密联系傅作义。然而,不管国民党怎么防范,最后这一计划还是被我党的情报机关获取到。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消息,

还是傅作义手下的一名旅长,亲自透露出去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8年秋末,辽沈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淮海战役即将开始,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日后命运的关键时刻。

此时,国民党的400万兵力,在战争中不断锐减。与之相比,解放军的队伍却不断发展壮大。

面对解放军力量的提升,回首再看看国民党,在各个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此时的蒋介石变得愈发穷凶极恶。为了挽救必败的危局,

蒋介石东去沈阳,西进北平,严令东北国民党军队,固守城池。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蒋介石巡查部队

当然,这不过是蒋介石计划的一部分,

他的真正目的是石家庄。

石家庄是华北的战略要地,可以联络平汉、正太和石太三条铁路。

而1947年,石家庄解放以后,更是使得这里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战略基地和坚强后盾。

因为石家庄的解放,使得晋察冀、晋冀鲁豫,这两个解放区得以连成一片。

因此,蒋介石决定让驻守北平的傅作义偷袭石家庄。

由于此前我党中央制定了集中力量,夺取东北的战略决策,因此此时解放军的主力军,大多都在平绥远线,进行局部作战。

而保卫冀中地区的兵力,仅有几个连,可以说石家庄是一座空城。而蒋介石也正是,探听到这一点,才选择让傅作义带20万兵马去袭击石家庄。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傅作义

在蒋介石的设想里,20万的兵力,对几个连的兵力,绰绰有余,拿下石家庄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老蒋怎么也没想到,万无一失的计划,

竟被一个国民党的旅长给破坏了。

为了使“偷袭石家庄”的计划顺利进行,蒋介石还专门从沈阳跑到北平。

老蒋又是调兵,又是亲自前往另一个城市的动作,引起了我党的注意。

以蒋介石的性格,他不会做无用功,每当老蒋搞出动作时,就证明他一定在秘密谋划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于是中央立刻下令让潜伏在北平的地下党员,去摸清蒋介石的动作。

接到命令后,地下党员立马开始行动,

其中一名叫做“刘时平”的地下党员,在此次行动中的贡献不可小觑,甚至说如果不是他,我党无法获得准确的情报。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地下情报工作者

刘时平笔名胡笛

,1915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临河城内,一个商户家庭。刘时平的父亲,是一个开明的绅士,因此刘时平从小就能够接触到,许多比较进步的书籍。

1936年,刘时平在归绥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在校期间,受到校友高万章的影响,接受了进步思想,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并于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抗日战争的原因,刚考入北京大学的刘时平,无法完成学业,后来在组织的帮助下,刘世平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并于1946年毕业。

毕业之后,出于正义感与使命感,刘时平决定做一名记者,揭露世间的不公、时间的真相。由此,

刘时平先后担任了,绥远省《临河日报》主编、北平《益世报》采访主任,以及上海《联合晚报》驻北平特派记者等职位。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益世报》

在此期间,

刘时平冒着生命危险,在国民党颠倒黑白的情况下,真实地报道了李公朴事件,也曾冲破重重阻力探明了沈崇的身世。

党中央的命令下来后,刘时平立刻开始行动。

但是由于前线战场的失利,国民党加强了对内的控制,这也就是说明,现在的北平城风声鹤唳,打探情报十分困难。

刘时平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还是没有想到万全的办法,去获取情报。

就在刘时平苦恼的时候,蒋介石亲手给了他获取情报的途径。

蒋介石是个好面子的人,基本上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些报道。为了宣传傅作义的练兵场景,国民党邀请了不少报社前去采访,

而《益世报》采访主任刘时平就是其中之一。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鄂友三

而更为恰巧的是,负责训练士兵的是一个,名为

的旅长。

这个鄂友三也是内蒙古包头人,与刘时平是老乡。

刘时平脑子一转,决定从鄂友三嘴里套出情报。

因此,刘时平在采访结束后,专门邀请鄂友三,还有另外两名同乡,国民党爆破队长杜长城、国民党宪兵三团营长刘建龙,共同前往酒楼吃饭。

期间,刘时平殷勤地给鄂友三倒酒。刘时平清楚,要是在鄂友三清醒的时候询问战事相关,必定会引起他的怀疑,若是这样,不仅会丢了性命不说,最重要的是,无法得到情报,那将会严重打击到全国的解放战争。

因此,刘时平才拼命给鄂友三敬酒,好在他醉酒的情况下,套出情报。

鄂友三几杯酒下肚,显得有些飘飘然,什么都开始往外说。而杜长城和刘建龙两个人,也是被灌得东倒西歪。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此时刘时平,也装出一副醉态,从外人的角度看去,就是四个酒鬼在胡言乱语。四个人越喝气氛越高涨。

刘时平见时机差不多了,就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艳羡地说道:

“刚刚在训兵场上,你很威风啊,看来老傅平时待你挺好。”

鄂友三一听傅作义的名字,立刻开始发牢骚:

“好个屁!看看傅作义把十二旅弄成了个什么鬼样子!”

刘时平暗自笑了,他就是故意提起的傅作义。刘时平心里很清楚,鄂友三虽然在傅作义手下做事,

但是鄂友三是老蒋的嫡系,平时总是对傅作义阳奉阴违。

尤其是傅作义升官之后,经常带着鄂友三一群人吃败仗,日积月累下来,鄂友三早就对傅作义不满了。而鄂友三在说完那句话后,像是终于有了宣泄之地,一直对刘时平吐槽傅作义,说傅作义无能、没用。

刘时平也不急,就慢慢附和鄂友三。与此同时,还不忘引导鄂友三。聊着聊着,

鄂友三突然直勾勾地看着刘时平,然后铿锵有力地说道:

“不过没关系,委座刚刚已经下了命令,要老傅明天就采取行动,一举端掉共军的老窝。这下子我可以大展拳脚了。几位老弟啊,你们就等着瞧吧!”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刘时平一听,顿感心惊肉跳,所谓的“老窝”,不就是西柏坡吗?

刘时平强压下心里的悸动,又笑着继续旁敲侧击,终于了解到蒋介石和傅作义针对我党制定的计划,这个计划被傅作义任命为“穿心”。

刘时平听完,心里冷笑,他想“穿心”这个名字可真是贴切,要是没能得到情报,说不定就真的被国民党捏住了心脏。虽然刘时平心里这么想,但脸上一点异样也没有。

等到天渐渐暗下来,

刘时平就以“喝多了”为由,同鄂友三等人告别,离开酒楼,就急忙往西直门火车站赶。

因为在之前的饭局上,爆破队长杜长城曾无意提起,爆破大队,已经在西直门火车站做好了准备。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到了火车站,刘时平便见这里守卫森严。为了能成功混进去,刘时平便利用自己记者的身份,躲过一次次盘查。

进去后,刘时平看着眼前的场景,终于确认鄂友三等人的“酒后吐真言”:

只见站台上,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集结,满载物资的车辆整装待发!

刘时平不敢多耽搁,立刻离开火车站,准备将情报送出去。

此时派人出城送信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刘时平便冒险打开地下电台,给党中央传递情报。

前文曾说过,此时国民党对城市的掌控非常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刘时平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好在有惊无险,刘时平顺利将情报给送了出去。党中央得到情报后,立刻针对蒋介石、傅作义的计划,进行部署。

与此同时,

毛主席则连续起草了四份电报

。如果说,党其他领导人的部署,针对的是军事力量;那么毛主席的四份电报,则是以击溃敌人的心里防线为目的。

辽沈战役时,老蒋异举引起中央注意,地下党灌醉国军旅长探得机密

毛主席

毛主席的

第一份电报,先发制人

,让敌军有所顾及;

第二封电报,扰敌军心

,使敌人提心吊胆;

第三封电报,则使得敌人军心动摇

;而

第四封电报

,则是最后一把柴,使得

敌军不战而败。

蒋介石“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失败后,立刻察觉到,恐怕在战斗开始前,就有人提前获得可情报,将它传给了中共。

蒋介石立刻派人盘查,最后国民党将“嫌疑人”锁定在刘时平身上。

但此时国民党就算想要将刘时平“抓捕归案”,也不可能了,早在他们察觉之前,刘时平就离开了国民党的控制地,只留下国民党独自无能狂怒。

新中国成立后,

刘时平继续从事着新闻工作,成为了《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为惩奸除恶、匡扶正义尽心尽力。

1999年9月5日,刘时平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