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末期可能許多國人都會感慨萬千,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其結局令中國蒙羞上千年,這正是因為清朝的腐敗導緻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内有各路軍閥,外有各做列強虎視眈眈,中華民族一度陷入了亡種滅族的境遇之中。而李鴻章則是清朝末期的風雲人物,每逢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之時必是李鴻章親自經手,這讓很多人都認為李鴻章是一個賣主求榮的主,事實上他是那個年代少有的枭雄,隻不過受各種因素的限制,最終郁郁而終,他在臨終之時曾經警示後代,如果中國強大起來一定要滅掉此國,否則的話後患無窮。

作為清朝末期絕無僅有能為慈禧排憂解難的重臣,李鴻章德高望重集所有權力于一身,并且還是推動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還建立起了與世界接軌的北洋水師,按道理來說李鴻章應該有一番大的作為才對,可是誰能想到卻淪為清廷的替罪羊,他的思想雖然非常超前,但是卻一味的追求求和避戰,這也是加速清廷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鴻章也是屬于大器晚成的那類人,雖然其生在富貴人家而且父親和曾國潘是至交好友,是以在很小的時候李鴻章便拜曾國藩為師,隻是曾國潘推薦了好幾次也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後來清廷面對撚軍束手無策,逼不得己最後隻好重用李鴻章,自此以後李鴻章開始平步青雲,最後成為和老師曾國藩平起平坐的重臣。
李鴻章平時主要負責和洋人交流比較多,是以清廷每到簽訂合約的時候就會讓李鴻章去,久而久之李鴻章對于洋人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他認為在衆多的鄰國當中,沙俄和日本對清廷的威脅是最大的,清廷要想強大起來必須先把他們兩個除掉,否則的話将會後患無窮,可惜的是李鴻章隻是說說而已,并沒有去行動。而且還非常的反感戰争,倡導求和。即便當時清廷的軍事力量強于日本,依然被日本吊打的局面,就連親手建立起的北洋水師也付之東去,令大清岌岌可危。
在李鴻章臨死之前警告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定要先把日本滅掉,隻是當時清朝已經動搖了根基,很快就滅亡了,而日本則開始崛起并且走向了軍國主義道路,開始計劃侵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