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古代官員能夠面見皇帝是無比榮耀的事,但這件事并不容易,有可能還存在生命危險。

古代人的生活作息規律受到限制,清朝時期皇帝舉行朝會的時間大概在早上五點到七點之間,這種習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在春秋時期已經有“聞雞上朝”的說法,在《詩經齊風雞鳴》中這樣記載“雞既鳴矣,朝既盈矣”,也就是說,公雞叫了就到了準備上朝時間,如果晚了上朝的大臣都已經到了。

古代京城的大臣們都住在哪裡呢?

首先要明白京城的區域設定。都城的設計事關國家昌盛命運,從秦朝到清朝,曆代王朝的都城設計都日趨完善,以清朝為例。京城分為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均為層層包括形式,象征着皇帝的衆星拱月的地位。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紫禁城裡面居住的是皇帝以及妃嫔女眷等,當然也有大量的宮廷服務人員和安保人員;皇城拱衛着紫禁城,為皇室活動提供場所,比如太廟祭祀、社稷壇等,在皇城中居住的大部分是當朝的親王、郡王、貝勒、公主等;内城中隻能居住八旗子弟,直到順治皇帝後,漢人才可以在内城居住;外城則是漢族百姓和官員居住的地方,這裡是京城最為熱鬧的地方。

大臣們宮門排隊有學問

需要上朝的大臣一般在淩晨兩點就需要起床準備,由于封建王朝有着各自嚴格的禮制,朝臣穿衣必須按照要求,如果出現穿戴不合規矩,甚至會帶來殺頭災禍,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官員們時刻都小心謹慎。

收拾完畢,大臣就會出門前往宮門排隊等待上朝,在五點前,大臣們必須到齊,遲到的大臣會被監察人員專門記錄在案。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大臣們會按照自己的品級高低進行站位,這被稱為“朝班”,也就是朝會班次的意思。由于朝臣經常會受到提拔或者貶谪,再加上不同部門之間的人員調動,是以每人每天的位置都可能是不一樣的。據《萬曆野獲編》記載,在明神宗時期,就有兩位官員因站位問題而争論。

大臣們入宮進殿要摸黑行路

參加朝會的大臣在進入宮門後,基本上天還沒亮,從宮門到朝會大殿還有不小的距離,而這段路上該如何走呢?

明朝時期的路邊都有燈光照明,到了天啟年間,太監魏忠賢掌控大權,他命人将路燈全部拆除廢棄,友善自己夜間幹壞事。

清朝繼承了明朝黑燈瞎火的傳統,清朝給出的理由是這樣可以消除火災隐患,在紫禁城中,僅有朝房和宮門處才有燈火照明。史書記載,清朝百官“戊夜趨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審視不辨”。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在上朝的大臣中有些人得到皇帝的特殊賞賜,可以騎馬或者乘轎上朝,這些人相對是幸福的,剩餘的大多數人都隻能摸黑步行,還要時刻小心悲劇的發生。曾經有官員雨天上朝,因為路滑失足掉入禦河淹死。

古代官員上朝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從唐朝開始,如果遇到雨雪、盛暑、泥潦等天氣,皇帝會酌情免去朝會,那時候百官都會稱贊感謝皇帝天恩浩蕩,對于官員來說确是如此,畢竟摸黑上朝路上危險重重。

退朝後享受美食待遇

朝臣議事結束後,從唐朝開始,大臣全部都可以在宮内吃飯,這是皇帝為百官準備的“朝食”,是以也有一個成語叫“退食自公”。

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聽到“退朝”和“散朝”的說法,其實“退朝”和“散朝”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散朝”應該是“退朝”之後大臣吃完朝食的全過程。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朝臣在哪裡上班

京城的朝廷機構一般可以分為内朝和外朝兩部分。内朝的機構包括中書、門下等,這些機構一般都是在宮禁之内,而外朝機構則是包括尚書、六部等等,這些大多距離宮禁不遠。

在朝臣散朝之後就會到各自的府衙工作,據史料記載,京城官員的下班時間會根據節氣進行調整,具體就是:春分之後下午四點下班,秋分後下午三點下班。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由于百官居住的地方大多在外城,而朝廷府衙基本都在皇城,是以百官回到家時基本上也已經天黑了。大臣們基本上都是摸黑出門、摸黑回家,此時更明白皇帝天恩浩蕩放假一天的快樂。

大臣們上班的頻率如何

對于上朝的頻率,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規定,比如漢朝時期是每五天一次,清朝則是每十天一次。

規矩是人制定的,實際的上朝頻率還要由皇帝本人決定,遇到勤勞的皇帝天天上朝也是有可能的,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

從整體上來看,曆朝皇帝都是前面皇帝上朝次數多于後面皇帝,這是曆史規律,可能也是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大臣們上朝是不能随便請假的,即使是遲到也會受到懲罰。比如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明确規定,如果官員沒有說明原因而缺席上朝,要罰俸三個月。在有些朝代,如果無故缺席,會被調任偏遠地區。

上朝的官員都是什麼級别

能夠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在不同朝代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明朝時期,在京城的所有官員都要上朝,是以明朝上朝是一件極為轟動的大場面,上千名官員整齊排列聆聽皇帝訓話。

官員的站位次序自然跟官階品級相對應,雖然能夠遠遠看到皇帝,但是四品以下的官員是沒有發言權力的。

古代官員上朝那麼早,他們住在哪裡?

在清朝時期,隻有品級在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參加朝會,清朝時期上朝官員站立的位置也有講究,一品官員與皇帝同在大殿之内,二品官員隻能站在大殿門口,三品官員更慘,隻能站在大殿外面的廣場上。

大臣們上朝時的姿态

關于官員上朝的姿态,随着曆史的發展經曆不同的階段。在漢朝和唐朝時期,百官上朝都是坐着,當有事啟奏時才站起來以示尊重。在宋朝,大臣們上朝從坐着變成站着,元朝之後,大臣們上朝平時站着,如果要說話,則需要跪着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