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水浒的開篇,提到了幾個人物,比如趙匡胤、文彥博、範仲淹、宋仁宗、虛靖天師等,這幾位并非水浒故事的主角,後面也沒有再出現,他們算是引子,起到一個開頭作用。不過,這幾位人物曆史上都有,包括虛靖天師。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虛靖天師是第三十代天師,名叫張繼先,和宋徽宗生活在同一時代,他的天師稱号“虛靖”,就是宋徽宗賜給他的。據水浒所言,虛靖天師住在龍虎山,事實也确實如此。

張繼先壽命不長,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七年,即公元1092年,去世于宋欽宗靖康二年,即公元1128年,隻活了三十六歲,一生并未婚娶。但是,張繼先從一生下來就與衆不同,五歲之前甚至被認為是啞巴,但五歲之後,忽然開了光似的,搖身一變,成了神童。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之是以會被認為是啞巴,因為張繼先生下來五歲了,卻還不會說話。有一天,他聽到幾聲雞叫,忽然就開了口,而且直接賦詩一首:

靈雞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

這首詩乍一看沒什麼稀奇,其實頗點自述胸懷之意。尤其是最後兩句,表面是說,五更天亮時,雄雞打鳴,人們起床,但還暗含着“我五歲開口說話,來喚醒還沉睡着的世間人們”意思。言外之意,就是我來拯救世人了。

短短二十個字,足見張繼先之神。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更神奇的是,第二天,張繼先就坐到了蓮花上,俨然得道高人的模樣。旁人一看,果然紛紛詫異,以為奇人。

元佑七年生于蒙谷庵,五歲不言,一日聞雞鳴,忽失笑賦詩……翌日,宴坐碧蓮花上,人皆異之。——《龍虎山志》

張繼先之神,還在于他小小年紀就成了天師。

水浒中,仁宗時期天下爆發瘟疫,在範仲淹的建議下,仁宗派洪太尉去江西龍虎山請天師。洪太尉到了之後,先是經過蛇和老虎的驚吓,然後又看到一位童子,童子告訴他,天師已經去了京城。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洪太尉覺得自己被戲弄了,于是就找真人麻煩,真人告訴他,這個道童就是天師。其實,這位天師就是張繼先,他9歲就已經做了天師。

宋徽宗崇甯二年,張繼先11歲。解州的鹽池水滿溢出,一是為患,當地傳說是蛟龍在作祟。在道士徐神翁的建議下,宋徽宗宣張繼先前往解決。張繼先去了之後,立馬解決了水患。後來,宋徽宗問張繼先怎麼解決蛟龍,張繼先說,我派關羽去斬殺了蛟龍。随即,張繼先召喚出了關羽。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宋徽宗一看,大驚之餘,賜給張繼先當時的崇甯銅錢,後來大家是以都叫他崇甯真君。

當然,神話之事,不足為信,召喚關羽更是很假,很可能是道家為了宣揚天師之能,編出來的故事。但是,下面這個故事,或許真的發生過。

崇甯三年,張繼先12歲。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因為治理了解州水患,是以宋徽宗想看看這位天師。當他看到小小年紀的張繼先時,為了他一個很刁鑽的問題。

宋徽宗問:你住在江西龍虎山,那麼你見過龍虎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龍是傳說中的神物,沒人見過。可是,如果說沒見過,那張繼先就算不上天師了,畢竟,連龍都沒見過,還怎麼算天師呢?但是,張繼先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皇帝問12歲天師,你有沒有看過龍?天師機智回答

張繼先回答:我住在龍虎山,老虎倒是經常能看到,但是今天才第一次看到龍的樣子。

明年赴阙召見,問日;“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對曰:“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睹龍顔。”上悅,令作符進。——《漢天師世家卷之三》

所謂“龍顔”,既可以指龍的樣子,也可以指宋徽宗。張繼先這句話,是把宋徽宗比喻成了龍,說他是真龍天子,宋徽宗大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