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前幾日,東風風光釋出了新款純電動小車風光MINI EV的官圖,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上市。這也就是意味着,又一家重磅車企入局了MINI EV市場。

從一年多以前宏光MINI EV頂着疫情的壓力入市,再到如今大大小小的車企都想分一杯羹,似乎一夜之間微型小車市場就繁盛起來了。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功夫汽車盤點了一下,造這種微型電動車的廠家可真不少。除了傳統汽車廠家,新能源汽車廠家之外,還有不少新勢力入局。特點倒是都很相似,清一色的兩門設計。

為什麼這塊市場突然熱起來了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著名帶貨主播羅永浩之前造手機的時候有句名言,賣手機不為賺錢,隻是為了交個朋友,大家哄然大笑。然而,在汽車市場真的發生了隻為交朋友的事,那就是宏光MINI EV。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在十多年前,國内的微型車市場其實也曾經繁盛過。比亞迪、奇瑞、吉利這幾家,早年也都是從微型車開始造車的,奇瑞QQ3、比亞迪F0、吉利熊貓這些小車,也都曾經名噪一時。當然還有奧拓、北鬥星這些,同樣曾經非常火爆。

讓功夫汽車印象最深的還是一款小衆車,那就是日産瑪馳。在當時絕對算是精品小車了,造型極其呆萌,很多人買去改裝,而且發動機性能出色,品質也算穩定可靠。

但随着國内消費更新,這些小車逐漸被大車“幹掉”了。畢竟6萬買輛小車,還是8萬買輛A級家用車,這筆賬很多人都會算。燃油車的特點,注定了它并不是越小成本就越低,比如奇瑞就曾經提過,1L的發動機造價一點也不低。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再之後很多年,宏光MINI EV終于出現了,憑借全新的純電平台,它将微型小車的成本拉到了更低,而且幾乎是真的“不賺錢”。初代宏光MINI EV的售價是2.88-3.88萬元,再加上綠牌免購置稅以及一線城市送牌,它在很多使用者看來簡直是“不要錢”,迅速成為爆款。它在2020年中旬才上市,結果當年就賣出了12萬台,徹底引爆了市場。

更可怕的還是它的利潤率,根據上汽通用五菱2020年度的财報,一輛宏光MINI EV的純利潤居然隻有89元,這是真的“交朋友”來了?當然不是。其實宏光MINI EV最大的意義,不是給集團賺多少錢,而是帶來了海量的新能源積分。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大家可以看一下上汽通用最近的舉動,推出了新款的“阿凡達”1.5T發動機,大量将雙離合變速箱換成油耗更高但是穩定性更好的9AT變速箱,這背後,正是宏光MINI EV帶來的大量新能源積分做支撐。

更可怕的是,今年1-11月五菱宏光MINI EV累計銷量已經接近34萬輛,銷量呈現出繼續爆發的趨勢。在汽車行業,一旦實作規模翻番,成本預計可以降低5%左右,也就是說今年每賣一輛宏光MINI EV,可能已經有1500元左右的利潤。

相當于通過這麼一招,既盤活了上汽通用五菱的燃油序列,同時還能賺錢,其他車企眼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入局易,賺錢難

但話說回來,眼饞歸眼饞,想賺錢可沒那麼容易。其實我們看一下宏光MINI EV的銷量就知道了,它最近四個月的傳遞量分别為41188輛、35176輛、47834輛以及40395輛。是的,它的傳遞量已經悄然間上到了4萬級别,如果不出意外,後續還會進一步爆發。

而其他車企的同級車型,目前還沒有能夠銷量破萬的。這其中還包括已經入局很久的小螞蟻、奔奔E-Star這些。至于後面的,就更難了。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這個原因倒也不複雜,首先從技術層面,同樣的成本,想達到宏光MINI EV的水準也并不容易。它的MINI車身隻需要占據半個車位,但實用性相當不錯,四座設計,甚至後放倒後後備箱容積可以達到741L。而且它的轉彎半徑隻有4.2米,這個沒有出色的調校實力是做不到的。高效的電驅動系統,讓它的每公裡出行成本低至5分錢,這一點也足夠厲害。

再加上搭載低溫預加熱充電以及電池保溫,锂電池達到IP68等級防水防塵标準,以及提供8年12萬公裡超長質保。對手們想跟它做到相近水準已經相當不易,更别說超越它的水準,再定個更低的價格了,以現有的技術水準非常難。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還有一點是它對于汽車文化的影響,以往大家對于小車的印象是什麼?很多人覺得隻有買不起大車的人才會買小車。而宏光MINI EV真正做到了“小而不LOW”,它的女性車主占比超過60%,90後車主占比更是達到了72%,而且掀起了改裝熱潮。這說明在年前潮人們心中,這是一款可玩性非常高的車。

連一些商場做活動,都把宏光MINI EV拉出來“站台”,合金玩具車、拼接積木也會将它作為“原型”。這種自帶的潮感,是其他後入局的車型所不具備的。

是以,别看宏光MINI EV最後賺錢了,那也是因為它是吃螃蟹的那一個。後面的小車如果隻滿足于模仿它,确實很難達到相近的水準。

年輕人第一輛車選兩門車,我看行

不過話說回來,對于新能源行業而言,微型車市場可能真的是一片藍海,是大有可為的。尤其是對于購車預算并不充裕的年輕人來說,可以以3萬左右的價格入手一款兩門車,還是非常劃算的。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首先自然是入手成本低,不僅僅是價格低、免購置稅,而且後續的用車、保養費用也更低。像宏光MINI EV一年代步開銷在千元以内,這是燃油車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而且雖然普遍馬力并不大,但由于電機可以第一時間輸出最大扭矩,它們的0-50km/h加速能力并不差,日常通勤的駕駛體驗,遠比同級配1.0L三缸機的燃油車要好。

再就是成家以後,它們也可以作為家裡的第二輛車繼續服役。畢竟市區裡買個菜,或者接送一下小孩,還是非常友善的。現在很多城市在推廣“子母”車位,也就是一個半大小的車位,剛好可以容納一輛大車一輛小車,相當于一個車位就夠了。

是以,憑借着電動車的先天優勢,後續這塊市場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功夫汽車|決戰MINI EV,入局易,賺錢難?

但對車企們來說,一窩蜂進入市場卻并不一定是好事。首先得想清楚,自己的優勢點在哪裡,畢竟那麼多大廠都入局了。想走量,你就得有打動使用者的點,光靠“模仿”可是不夠的。

功夫拍案

微型電動車市場的崛起确實是大勢所趨,早年賣不動的微型車,現在宏光MINI EV一個月可以賣4萬多台,說明消費者對于這種小車的認可确實越來越高。

但這麼多的車企一窩蜂進入,功夫汽車卻不太看好。尤其是它們完全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在哪,從命名、從設計、從推廣方式來看,都有點“東施效颦”的感覺,讓人很難相信這是打造爆款的架勢。

年輕人的第一輛車,你會選兩門車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