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仁安羌戰役,又稱安羌大捷,這一仗非同小可,此戰讓英軍,美軍認識到不一樣的我國軍隊,這也是運征軍第一次取得的大捷。了解曆史朋友都知道,這場戰役指揮官是孫立人,但是出執行任務的是一位團長,帶着1個團的兵力,擊退日軍7000餘人,并且成功解救英軍7000多人和被日軍俘虜的英緬軍官兵、還有傳教士和新聞記者等500多人。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這位英雄團長就是劉放吾,湖南桂陽人,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六期,抗戰全面爆發後劉放吾走向抗戰第一線,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後來太平洋戰争爆發,日軍進擊東南亞,而在此時這些地方都是英美的地盤,而他們的兵力都投入歐洲戰場,是以要求蔣介石出兵解圍,當時蔣也有自己打算,假如東南亞被占,那麼國際援助這條路就被封死了。于是蔣介石組建遠征軍參加,這時劉放吾所部也被編入遠征軍中。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遠征軍首戰在同古與日軍打了一場,史稱同古保衛戰,此戰遠征軍打出國威,驅逐倭寇,揚威異域,但是最後由于英軍撤退,導緻200師的退路被阻,在沒有辦法情況下200師主動撤退同古,曆時21天古保衛戰就此結束。

同年日軍第33師團快速行軍把英軍包圍在仁安羌,這時英軍總司令,請求運征軍幫忙,當時杜聿明很不情原答應下來了,因為在之前古保衛戰中英軍私自撤退,導入200師傷亡很大,但出自兩國關系,隻好派孫立人出解仁安羌之圍。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接到長官部指令孫立人,領新編第38師第113團解被圍困的英軍,當時劉放吾就是擔任113團團長,當救援部一點點快靠近仁安羌時,劉放吾心中有點緊張,他知道這次面對是日軍戰鬥力很強、配備也很精良的日軍第33師團。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于是劉放吾采取兩翼包圍态勢,和被包圍的英軍,來個中心開花,讓日軍腹背受敵,當戰鬥打響是我軍昂揚戰志,沖向敵軍,與正面日軍反複沖殺,這時被包圍的英軍,見我軍對日軍發發起猛烈攻擊時,他們也開始向日軍還擊,這樣一來讓敵軍腹背受敵,戰鬥進行幾小時後,敵軍傷亡慘重,最後撤離陣地紛,紛涉水逃竄。

劉團長擊退敵擊敗七倍于我的敵人,救出七倍于我的英軍,其中包括記者,傳教士和家眷等人。此戰也是運征軍在異地,首次取得輝煌戰果的一次戰役。戰後劉放吾團長也得到了表彰,由上校榮升陸軍少将。

後來劉放吾定居美國時,在他93歲那一年,受到撒切爾夫人親切慰問,感謝他50年前在仁安羌戰役中,拯救英軍的功績。

仁安羌戰役:這位團長,以1個團的兵力,擊退敵軍7000餘人

1994年6月29日,劉放吾團長病逝于洛杉矶。在他去世的兩年前,還為他補發了一枚遲到了整整50年的榮譽----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