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战役,又称安羌大捷,这一仗非同小可,此战让英军,美军认识到不一样的我国军队,这也是运征军第一次取得的大捷。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这场战役指挥官是孙立人,但是出执行任务的是一位团长,带着1个团的兵力,击退日军7000余人,并且成功解救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还有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

这位英雄团长就是刘放吾,湖南桂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放吾走向抗战第一线,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击东南亚,而在此时这些地方都是英美的地盘,而他们的兵力都投入欧洲战场,因此要求蒋介石出兵解围,当时蒋也有自己打算,假如东南亚被占,那么国际援助这条路就被封死了。于是蒋介石组建远征军参加,这时刘放吾所部也被编入远征军中。
远征军首战在同古与日军打了一场,史称同古保卫战,此战远征军打出国威,驱逐倭寇,扬威异域,但是最后由于英军撤退,导致200师的退路被阻,在没有办法情况下200师主动撤退同古,历时21天古保卫战就此结束。
同年日军第33师团快速行军把英军包围在仁安羌,这时英军总司令,请求运征军帮忙,当时杜聿明很不情原答应下来了,因为在之前古保卫战中英军私自撤退,导入200师伤亡很大,但出自两国关系,只好派孙立人出解仁安羌之围。
接到长官部命令孙立人,领新编第38师第113团解被围困的英军,当时刘放吾就是担任113团团长,当救援部一点点快靠近仁安羌时,刘放吾心中有点紧张,他知道这次面对是日军战斗力很强、配备也很精良的日军第33师团。
于是刘放吾采取两翼包围态势,和被包围的英军,来个中心开花,让日军腹背受敌,当战斗打响是我军昂扬战志,冲向敌军,与正面日军反复冲杀,这时被包围的英军,见我军对日军发发起猛烈攻击时,他们也开始向日军还击,这样一来让敌军腹背受敌,战斗进行几小时后,敌军伤亡惨重,最后撤离阵地纷,纷涉水逃窜。
刘团长击退敌击败七倍于我的敌人,救出七倍于我的英军,其中包括记者,传教士和家眷等人。此战也是运征军在异地,首次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役。战后刘放吾团长也得到了表彰,由上校荣升陆军少将。
后来刘放吾定居美国时,在他93岁那一年,受到撒切尔夫人亲切慰问,感谢他50年前在仁安羌战役中,拯救英军的功绩。
1994年6月29日,刘放吾团长病逝于洛杉矶。在他去世的两年前,还为他补发了一枚迟到了整整50年的荣誉----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