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遊擊隊之歌》開頭一句歌詞是:“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

歌詞是藝術創作,當不得真,否則一槍打死一個鬼子,抗戰也用不了14年了。

據統計,抗日戰場上,擊斃一個日軍平均消耗30發子彈和7枚手榴彈。可以說在整個抗戰中,彈藥補給始終是制約中方軍隊的重要瓶頸。

1937年,日本的年工業産值為60億美元,全年生産鋼材的數量約為580萬噸,生産彈藥量為50萬噸;中國年工業産值為16億美元,鋼鐵總産量約4萬噸,槍、炮、子彈等主要軍事物資依靠向德國進口。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德式裝備

這一差距主要源于我國生産能力和經濟實力的欠缺。

三十年代的中國,工業産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外國在華開辦的輕工業和手工業企業,軍事和重工業基本為零。

中日開戰後,希特勒有意收緊武器出口,再加上運輸、通關等多方面政府協調機制的不健全,是以從淞滬會戰後期開始,日本的軍工優勢就開始顯示出來了。

當時國民黨軍隊彈藥補給尚且緊張,更不用說共産黨上司下的新四軍、八路軍了,很多士兵入伍很長時間都沒有屬于自己的一支真槍。

十多萬人的部隊,平均4個人擁有1支槍,每支槍發給子彈20發,平均每人6發。沒有槍的戰士,武器就是大刀、長矛。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八路軍單兵裝備

即使有槍的戰士,也要時不時用掰斷的高粱杆塞進子彈袋裡僞裝成彈藥充裕的樣子來吓唬敵人。

到1938年10月,八路軍已經有25萬人,補給更加緊張。

國民黨優先把戰備物資補充給自己的軍隊,提供給八路軍的子彈寥寥無幾,平均每個戰士至多每年能收到2發子彈。

著名抗日英雄董存瑞參軍領到的槍裡,也隻有5發子彈。

即使是這樣微薄的供給,也僅僅維持到1940年,之後,國民黨方面切斷了一切的物資支援,全國各地解放區的武器來源主要依靠戰場繳獲。

抗戰後期,我們後方自己的兵工廠逐漸投産,受限于技術和環境等因素,自制子彈品質良莠不齊,手榴彈和地雷勉強可以自給自足了。

縱觀整個反法西斯戰争,各國彈藥消耗比例幾乎都是天文數字。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抗戰時期日軍單兵裝備

蘇德戰争中,德軍死傷人數約為1300萬(因炸傷亡70%)。蘇聯軍隊每消滅一名德軍士兵,需要耗費30發炮彈、1300發子彈、9枚手榴彈和230公斤的空投炸彈。

而在美、日交戰中,日軍死傷約110萬,美軍每消滅一個日軍士兵,需要消耗高達3噸的彈藥。

在攻打日軍占據的太平洋島嶼期間,财大氣粗的美國通常派出空軍作為先頭部隊,先狂轟濫炸一番,将日方工事夷為平地,再實施登陸作戰。

打仗,打的是軍事實力,更是經濟實力。抗戰時期我國國力弱,美蘇兩國在反法西斯戰争中的人員消耗要遠低于我國,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不過,共産黨上司下的敵後抗日戰場與國民黨上司下的正面戰場,在物資消耗上卻形成了鮮明對比。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在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日僞軍傷亡約為25000人。八路軍實際消耗子彈約70萬發,手榴彈12.6萬顆。平均每28發子彈、每5枚手榴彈就可以消滅一個敵人。

發生在1944年的車橋戰役,是消滅日軍人數最多的新四軍參戰戰役,平均每12發子彈就消滅一個敵人。

相比較美蘇兩國的統計資料,這個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同樣是國内戰場,據國民黨官方戰後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國軍在抗戰過程中消耗了17.09億發子彈、959萬枚炮彈、榴彈2359萬枚。

如果按照蔣緯國《抗日禦悔》書中所記載的85萬日軍傷亡人數計算的話,國軍平均每2000發子彈、12枚炮彈、30枚手榴彈才能擊斃一個日本兵。

資料統計不一定精準,隻能做個大概說明。但是,衆多統計資料之間的差距,反映了我國抗日敵後戰場的殘酷和艱苦。

打死一個鬼子要用多少子彈?八路軍平均12發,國軍平均2000發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争中,我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遊擊隊,輾轉敵後,以毫無優勢可言的武器裝備積極配合正面戰場。

無數革命先烈抛頭顱,灑熱血,依靠頑強的意志和赤誠的報國心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者。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和中國抗戰勝利76周年,重溫曆史是為了以史為鑒。沒有強大的國家也就沒有安全的家園,中國上百年的屈辱曆史證明了實力為王的道理。

這盛世,再不會任人欺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