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一位姓宋的老人躺卧在院裡房檐下的藤椅上,安詳西去。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裡他早已把這把藤椅視作自己生命的渡船。河南省荥陽市的高村鄉的土地上,老街、老房子、田野還一如從前,而生長在這裡的老人卻又少了一個。

他這一走,仿佛人生中的苦難和冤屈也随着一縷魂魄突然消逝,隻剩了還收藏着功勳和榮耀的軀體。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不久前,幾位大河報記者的探訪打破了這位老人毫無波瀾的晚年生活。

記者為他帶來一則民政部新釋出的訊息:

他以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的身份,獲得了社保資格

此時,雖然他蜷縮在床上已然奄奄一息,但在聽清記者湊近講的話語後,猛然挺直了腰闆,潸然淚下。對于這則消息,老人已經盼望了六十三年。他把記者們叫做救星,因為“

你們來了,就能證明我這個人了”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一、尋找國民黨抗日老兵

這位老人名叫宋老夯,曾經是

一名國民黨部隊的特種兵

2013年,随着全國人大關于優撫抗戰老兵議案的提出,各地紛紛展開了尋找抗日老兵的活動。在聯合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起的大規模“關愛抗戰老兵”活動中,經過連續一周的新聞刊登,大河報共尋找到三百多位河南籍老兵。宋老夯老人正是其中的一位。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對于宋老夯驚喜的反應,很容易了解。作為沒有跟随部隊前往中國台灣的國民黨老兵,他已經被遺忘了很多年。

不單單是宋老夯,

還有跟他同時代的很多國民黨抗戰老兵,都受過很久不公平的對待。

王光亞,祖籍長沙,曾在昆侖關戰役獨身攻下敵軍碉堡;

陳士麟,曾擔任國民黨重慶警備司令員,三十年時間生活在昆明的一個公廁旁;

……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他們全是紮根在大陸的前國民黨老兵,曾經不顧自己的性命,在抗日的戰場上抛頭顱、灑熱血,為守衛家園而戰,對抗日本人的侵略。

然而在抗日戰争勝利後長達六十八年的時間裡,他們不敢提及自己國民黨老兵的身份,因為這個身份變成了自己的“污點”,甚至給家庭引來了麻煩。

因為根據2004年實行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居住在大陸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不屬于優撫對象範圍。就是在這樣的規定下,

宋老夯一家的生活舉步維艱。不但宋老夯受盡同村人的歧視,就連他的子女們入學和參軍都有了問題。

直到2013年6月4日,民政部才釋出正式檔案,認同了國民黨抗戰老兵的身份。民政部規定,符合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與社會困難群衆一樣,納入社會保障範圍,申請進入敬老院、福利院有優先優惠;還要求重大節假日時各地黨委、政府對原國民黨抗戰老兵予以慰問。

在民間基金會的努力下,一名名抗戰老兵重新回到大衆的視野,他們的故事回到了陽光之下,被重新講起。在訪談中,宋老夯老人的前生往事也被慢慢揭開。

二、求學路上從了軍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八一四空戰”中的中國空軍編隊

1931年起,接連發生“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終于着手強化空軍建設工作。

舟山群島在浙江最東面,它距日本的地理距離僅僅隻有七百多公裡。浙江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地帶,還是長江主水渠和海水的連接配接口以及中國海岸線的中線,在軍事地理位置上非常具有優勢。

國民政府計劃利用浙江天然的軍事地理位置,将其發展為中國軍事航空重地。

七七事變前,浙江已經是國民政府多年的航空人才培養基地和軍事航空彙聚地;到抗日戰争爆發空戰,浙江在空戰對抗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戰争中後期,中國和盟軍主動進攻,遠征空襲日本國土的重要戰場也是在浙江。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三個月後,上海淪陷,杭州危在旦夕。

當時,

河南籍的宋老夯就在浙江,正在浙江大學念書

一次,他在杭州火車站丢了錢,在火車站盤桓。突然出現四五個士兵說要例行檢查,指認他是奸細。在被關了十天之後,宋老夯被送去了杭州市政府。

審問的人中有一個是黃埔一期的學生,時任第十軍的參謀長。這位參謀長了解了宋老夯的情況之後,嚴肅勸服他說,現在這年頭念書沒有用,你腦子這麼聰明,倒不如去讀軍校,出來後當軍官,去打日本人。

宋老夯雖然身在書齋學習,但早就對前線救國存亡的活動充滿向往,他想要參加軍隊,報效祖國。參謀長的話在他的腦海久久萦繞,有一個聲音在呼喚他:是時候行動了。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1938年,宋老夯加入國民黨。他毅然決然選擇了棄筆從戎,不為别的,隻期盼滿腔熱血能夠報效祖國,共擔匹夫之責。

由于他的文化素養很高,本人也很聰明,在參軍之後,他很快被調到國軍第30師特務連中,成為了一名特種兵。

宋老夯是個真性情的人,

從其參軍後的一件事也能看得出。

這天,在杭州縣城,剛參軍不久的宋老夯受命到日本軍營中做偵查工作。

移動到養馬場附近時,耳邊傳來女孩的求救聲。他扒開稭稈的一角,隻見有兩個日本兵正在撲向一個看起來十三四歲模樣的小姑娘。

宋老夯瞬間火冒三丈、義憤填膺,這怎麼能忍?他掏出了系在腰間的手槍,預瞄兩人的腦門後迅速點發兩槍,兩個混賬應聲倒下。這一出擊,宋老夯暴露了自己。

雖然他憑借優秀的士兵體質素養,成功逃離了敵營,但偵查的任務卻泡湯了。這時候,作為新兵,他的紀律性明顯匮乏。但是,作為軍人,其血性值得被誇贊。

三、長沙保衛戰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第一次長沙會戰前夕,中國騎兵部隊冒雨趕赴前線

随着抗日戰争深入,日本鬼子步步緊逼,倭焰嚣張。進入戰争相持階段後,宋老夯所在的特務連被國民黨政府派往長沙會戰。

一提起長沙保衛戰,老人就來了精神,話也多了起來。

這次戰役要比以往經曆過的規模大了許多,宋老夯感到兇多吉少,請假回家了一趟。但這不是退怯。實際上,他是抱着可能赴死的心情面對接下來的戰役,回家則是提前見家人“最後一面”。

宋老夯出生在一個富足的農民家庭。戰火紛飛的時代裡這個河南小村莊還未受到波及,生活上問題不大。

父母見到宋老夯回了家,激動地無法自控。一聽說他馬上又要離家,奔赴更嚴峻的戰局,父母極力要求他留下,新婚不到一年的妻子也哭紅了雙眼,問他下次的歸期。

面對家庭的溫馨甜蜜,宋老夯内心無比掙紮,糾結不已,但最終選擇了重新回到部隊。

小家和大家之間,宋老夯選擇了後者。

在他看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身為中國士兵的一員,應該具有強烈的家國榮譽感。中國人的軍隊,應當不遺餘力去攻打日本鬼子,要全力以赴地攻打日本鬼子,讓倭寇從中國的土地上消失,把他們趕回自己的小破島上。

什麼是家國榮譽感?什麼是特種兵的使命感?不能隻貪圖自己的享樂,蜷縮在暫時無虞的小村莊就意味天下太平,作為青年人要身體力行投入到這場包圍家園的戰役之中……

說這番話時,宋老夯已淚流滿面。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第一次長沙會戰時,中國軍隊駐守在天心閣城牆上

當天夜裡,宋老夯便啟程回到部隊,随戰友踏上長沙的征程。這次戰役,中國部隊首次以武裝力量迫使日本軍隊退回原來戰略狀态,他們即将見證戰役榮譽的勝果。

世界二戰在歐洲爆發後,這次的長沙會戰是日本軍隊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組織行動。

日本軍隊為了誘使國民政府投降并對其進行軍事打擊,從江西、湖北、湖南三省集合十萬士兵分别從北部、南部、北部形成包圍圈逼近長沙。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主張依舊采用以前的戰略:将長沙北部作為戰略防禦的重點,采取“後退決戰”、“争取外翼”的作戰方針逐漸對抗。

也就是說在正面戰場損耗日軍主力後分流為東西兩支,待日軍繼續向南進攻之時,兩支軍隊和長沙的軍隊合力從背面攻擊敵方。整個戰略中軍隊調動幅度不宜過大,而且要速戰速決。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第九戰區長官薛嶽

因為陳誠兼任軍委會政治部部長的工作,抽不開身。薛嶽暫代第九戰區長官的職務,他也支援這個意見。

整個長沙會戰國民軍總共調動三十多個師和三個挺進縱隊,總計24萬餘人參與。1939年9月,在長沙會戰第一次戰役開始的前一晚,宋老夯和戰友們在戰壕中寫字。他們在寫什麼呢?在趁着微弱的煤油燈光書寫遺書!中國部隊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來迎接明日的戰争。

宋老夯所在連守衛的地段,我軍建造了很多碉堡和戰壕,對日軍來說攻堅十分不易。日本人想到了魚死網破的辦法,發明了自殺式飛機和人肉炸彈,也就是派出了敢死隊!山頭被日本人的炸彈炸得完全沒有了原先的模樣,坑坑窪窪的土地是盡是焦土。

中國軍隊的士兵沒有退縮,依舊勇往直前。一挺挺的機槍被架了起來,沖日本鬼子狠狠地掃射。子彈用盡之後,就沖出戰壕跟敵人用刀刃正面交鋒。

戰火持續了三年,宋老夯還在繼續奮戰

一次,在望城坡,他們特務連的任務是保衛指揮部安全渡過湘江。執行任務中,敵人的飛機突然襲來。中國士兵手中的步槍對着日本人的戰機掃射,擊中率可想而知,大部分是無用功,全憑運氣。

而另一邊,日本戰機肆無忌憚地盤旋着,長沙老百姓的房子也被炸毀了,瓦片四分五裂。很多戰友都在血泊中倒下了,宋老夯還在躲避炮彈中前進。據他回憶,路上全是血,一路前進到撈刀河,才碰到日軍的地面部隊。

但日本鬼子和中國士兵用的槍差別也很大。

日本鬼子的槍威力極大。如果被打中一槍,即使不死也會變成殘廢。而我們的中國的槍支就算打中日本鬼子,他們休養幾天幾天就又可以活蹦亂跳了。

宋老夯老人說,“其實日本鬼子也怕我們中國軍隊”。

長沙保衛戰中,在中國部隊的迅猛攻勢下,日本鬼子剛一進來都被打得逃跑了。之後,日本軍隊靠着鐵王八(也就是坦克),穩步推進,一點點地蠶食,這才站穩腳跟。

終于,1941年1月15日,伴随着長沙會戰第三次戰役勝利結束,雙方又恢複到了戰前态勢。宋老夯成為了戰争的幸存者。

訪談中,老人跟記者說道,“

我的命,算老天爺的”

在戰場上,宋老夯在救身邊的戰友時候,日本人的機槍對着他掃射。在他看來,是老天爺保佑,他才沒有被打中。當時衣襟兩側都是密密麻麻的槍眼,假使再偏上一寸一毫,宋老夯或許就犧牲了。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駐守在長沙城内天心閣下的中國軍隊向竄入城内的日軍發起沖鋒

四、隐姓埋名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不同往日,肆無忌憚的日軍放下了手中的槍械,好像變成了一隻隻溫順的綿羊。

宋老夯站在國民軍中,見證這曆史的時刻。中國勝利了!我們終于趕走了嚣張的日本鬼子!家國要恢複太平了!

然而,國家緊接而來的形勢卻不像宋老夯預料的那樣。

1945年10月10日,在重慶進行四十三天的和平談判之後,中國國共雙方終于達成了《雙十協定》。在中國老百姓以為看到國家團結、和平的曙光之際,次年6月,蔣介石政府全面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内戰,把中國人的槍杆對準了中國人。

此刻,宋老夯疑惑了。

打日本鬼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現在要打中國人……中國人怎麼能拿槍指着中國人!這樣的結果不能接受。他浴血奮戰、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又一一次參與到鬥争是為了什麼?為了恢複和平、家國太平啊。一次次的生死考驗中,幸運的活了下來,或者是為了什麼?絕不是為了跟自己的同胞打仗。

如今,他開始深深懷疑國民政府的決策。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于是,

宋老夯自行回到了家鄉,隐居了起來

。在河南

荥陽市高村鄉,結婚生子,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舉國同慶。雖然宋老夯為國家的新生開心,但他的生活卻不好過。在1950年鎮反運動中,因為曾經是國民黨的特種兵,宋老夯被打成反動派。這個帽子不得了,他被下放到農場裡接受改造,村裡的百姓們也自覺地跟他劃清了界限,甚至還會辱罵宋老夯的妻子和兒女。

宋老夯知道自己沒有錯,是蔣介石發動了内戰,是蔣介石的錯。但在很長的時間裡,他也不好多說什麼,默默地承受着村民們的指責。

對于曾經參加過抗日戰争的光榮經曆,宋老夯也很少跟子女提起,他不願意回憶過去的事。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直到隐居了68年後,2013年

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關愛抗戰老兵的政策。已經95歲的宋老夯以抗戰老兵的身份重新被曆史記起。當宋老夯老人得知自己被納入社保的消息後,他激動地落下眼淚。

當地民政局長得知宋老夯抗戰老兵的身份後,也親自來拜訪,最大限度地彌補對抗戰老兵的尊重

。宋老夯看到政府的用心,感動在心裡,口齒不便的他用力回複民政局長六個字:“我不會怪你們”。

宋老夯口中說的“你們”不單指過去的政策,更包括身邊共同居住的老百姓。他沒有責怪任何人,不怪國家,也不怪對自己指指點點的老百姓。在國家新政策之下,他心中隻留下了感激。

他是抗日老兵,因身份原因晚年受辱,95歲被平反時:我不怪你們

實際上,社保帶來的補貼很微薄,并不能大幅度改善宋老夯的經濟生活,

社保真正的意義是——他獲得了國家的認可

,就像是一枚勳章,證明着他曾在抗日戰争中舍身救國的光輝歲月。

從帶着有色眼鏡看國民黨老兵,到主動接納他們、補貼他們的生活,這不僅影響着數十萬曾經在抗日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抗日老兵,更反映着中國人民思想上的進步。

人們抛開了偏見和誤解,更客觀地以抗日英雄的身份接納這些往昔的熱血男兒。這種國家情感是高尚而深厚的,它已經超越了民族、黨派和階級。而我們接納這種情感,也是中華民族茁壯、強大之路的重要一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