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北韓戰争雖然表面上是北韓南北内鬥,但實際上卻是大國之間的博弈,是以後面所涉及的國家極其之多,而身為北韓鄰國的我國在這個大環境下自然也不能夠獨善其身——我國自1950年10月25日起,打響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後,一直到1953年七月份才徹底停火。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而在這曆時近三年的戰争中,我軍雖然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果,打敗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但同樣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足足有197653名志願軍戰士犧牲在了異國他鄉。

——其中也不乏我軍的一些進階将領,當時的江西“永新雙帥”,即六十七軍軍長李湘與五十軍副軍長蔡正國也不幸為國捐軀了。

本篇文章就來帶大家來了解“雙帥”之一的副軍長蔡正國的一生,以此來悼念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的這位偉人。

1909年,蔡正國出生于永新一個普通家庭,因為當時家裡比較貧窮,他在僅讀了3年私塾的情況下就選擇了辍學,而為了維持生計,他選擇去當了一名木匠,畢竟在亂世作為普通老百姓隻有懂一門手藝才能夠得以生存。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他20歲那年,共産黨在江西建立的工農武裝政權發展越來越迅猛,而在其上司下的根據地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好,蔡正國在共産黨身上仿佛看到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于是他毅然而然的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并正式改名為正國。

經過一段時間的曆練後,在1932年蔡正國正式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成為了當時紅三軍團第二師第七團的一員,當時這支軍隊是由中央直接指揮,相當于嫡系中的嫡系。

而因為在軍隊中表現尚佳,蔡正國僅僅在一年後就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且在當年年底進入了紅軍了第二步兵學校學習——當時的紅校主要是教育訓練紅軍基層指揮員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才年僅24歲的蔡正國已經是未來軍隊的拼圖了,足以見其能力與潛力。

在紅校成功畢業後,他先後擔任過排長、連長等職,參加過戴坊、永豐等戰鬥,雖然資曆尚淺,但作戰經驗卻已經相當豐富了。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損失異常慘重,蔡正國臨危受命擔任紅三軍團教導營一連支部書記,并開始率部跟随長征。而在西進貴州後,其部隊不幸遭到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大小戰不斷,軍隊異常疲憊。

而更加讓部隊雪上加霜的是,在貴州習水縣土城戰鬥中,一顆子彈竟然鑽進了蔡正國肩窩部。紅軍仍舊在長征,條件極其的惡劣,完全沒有醫生與藥物為其治療。

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蔡正國索性硬來——即讓戰友們把他按在門闆上,用刺刀挑出肩窩上的子彈,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蔡正國性格上的硬氣與果敢。

隻不過子彈雖然取出來了,傷口卻始終沒有用藥物進行治療,即便取子彈的時候蔡正國能夠憑借自己驚人的毅力撐下來,但身體始終是凡人之軀,是以他還是被感染了,甚至還因傷引發了高燒,在長征途中他經常時不時的昏睡過去,不省人事。

蔡正國的一切,組織都看在眼裡,組織深知他如果強行再堅持下去,極有可能在漫漫長征路上犧牲。于是在蔡正國昏睡之際,在他睡的鋪闆下面放了幾塊大洋作為他的路費,然後偷偷開拔,意思是讓他安心回家養傷。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組織的舉動讓蔡正國很是感動,但一個如此要強的人又怎麼會放棄他自己的革命理想呢?

——他當時内心其實隻有一個願望,即便是死,也要死在部隊。于是他繼續拖着身子,咬着牙向大部隊方向趕去,遇到岔路口也會邊走邊打聽。終于在一個多月後,他趕了上來,而他的身體也在這段時間内奇迹般的複原了,再後來成功到達了陝北,完成了長征。

在其《自傳》裡,他對這個奇迹般的事迹有過重點描述:“部隊每日走六十裡,我可走四十裡,部隊若停止休息一兩天,我又跟上部隊,每晚宿營時靠到哪個部隊就到他們那裡去換換藥,如果是傷在腿上,就很難想象。”

從中可以看出,之是以能夠趕上部隊,傷也恢複,并不是什麼奇迹,而是憑借着他異于常人的毅力一直在堅持着。

全面抗戰爆發後,蔡正國所部開赴山西前線阻擊日軍,八路軍的第一場大勝平型關大捷,就是有蔡正國的部隊參與,而他也因戰功升任了八路軍115師補充團參謀長。抗日戰争後期,蔡正國還随部隊由山西挺進山東,戰功赫赫,一度令日軍膽寒。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内戰時期,當時的蔡正國已經憑借戰功與資曆擔任了山東軍區第六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後來升任四縱十一師師長、十師師長。

在敵人的重重圍剿之下,蔡正國的部隊所向披靡,像一把利刃一樣将敵人山東通往東北的防線給撕出了一條口子。而在遼甯時期,他又憑借一個師挫敗了數倍于己的敵人,他也是以被人稱為是“常勝師長”。

而遼沈戰役也應該算内戰時期蔡正國最為出色的表現。

當時的蔡正國的任務是率十師切斷錦西、興城之間敵人聯系,為解放軍對東北敵人形成圍剿奠定基礎。而蔡正國所部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其部隊勇猛沖鋒,在極其短的時間内就攻克了興城,解放了興城全境。

蔡正國所部的種種,蔣介石都看在了眼中,他甚至派出國民黨精銳九十五師,令其自華北開入東北投入戰鬥,該師雖然是甯夏軍閥馬鴻逵的4個團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但經過多年的戰争洗禮,早已經今非昔比了,被人稱為“趙子龍師”,足以見其戰鬥力。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隻不過敵軍的強大又怎麼會讓同樣“渾身是膽”的蔡正國害怕呢?盡管敵人殺紅眼了地向蔡正國所部陣地推進,但第十師仍舊沒有退縮,在這次塔山阻擊戰中,即便有些排戰鬥到僅剩數人也沒有放棄陣地。

精銳之間的戰鬥,往往決定勝負的還是得靠戰鬥意志。

——九十五師的兩次大規模殺傷都被第十師給撐了下來,這對九十五師的士氣打擊極其之大,畢竟在之前九十五師還沒有什麼不被攻克的陣地,蔡正國麾下的十師也再次得到了組織的嘉獎。

遼沈戰役後,蔡正國又升任第四十軍副軍長,參加了南下的解放戰争,解放廣東、廣西,甚至是海南都仍舊有蔡正國以及其部隊的身影。

也正是因為軍隊經驗太過于豐富,加上剛參加解放海南島戰争不久,狀态尚佳,在後來的抗美援朝戰争中他的四十軍才會被組織一同派往。解放海南島之後,其實四十軍本應該前往河南休整。但在得到指令後,部隊仍舊北上開拔,遠赴北境。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40軍在來到北韓境内不到十天就在溫井附近遇到了韓軍的第六師與第一師——第六師在40軍的窮追猛打之下傷亡慘重,即便是其王牌第一師也被壓的寸步難行。之後40軍還在蔡正國的帶領下,連破韓八師、美騎一師、美二十四師,将聯合國軍趕到了清川江邊。

而正當40軍勢不可擋之際,蔡正國卻被調到了50軍擔任副軍長,我們如今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緣由——其實在當時的局勢來看,這個調動是完全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最優解,因為40軍基本已經成型了,離開了蔡正國也仍舊不會降低戰鬥力。

但50軍不一樣,其自從入北韓後狀态不算太好,畢竟他們原是長春起義時期國民黨軍第60軍的班底,在訓練程度與士氣上都還未完全調整過來,并沒有适應此時高強度的戰鬥,他們急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帶頭大哥,而當時的蔡正國從紅軍時期一直打到北韓戰争,期間戰功無數,毫無疑問是最佳的人選。

蔡正國接手50軍後,50軍很快就調整過來了,恢複了活力,甚至打出了援朝以來最為出色的一場仗,而且對手是硬骨頭,國際名将的軍隊,來頭并不小。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當時的聯合國軍當中也有英軍的參與,即參加過二戰的英軍第二十七旅,其所部配備了一個皇家坦克營,而且還是當時最先進的“百人隊長”式坦克,在曾經蒙哥馬利的手中一度給有“沙漠之狐 ”稱号的隆美爾軍隊給予緻命打擊。

是以部隊不僅經驗豐富,見過大場面,武器裝備方面也是占盡了優勢。也正是因為如此,英軍在坦克的覆寫下沖鋒,硬是奪了五十軍三個陣地,而英軍隻付出了數輛坦克報帳的代價。

蔡正國在分析敵情後于緊急會議上表示:“過分依賴武器優勢的敵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戰鬥,他們一旦沒有坦克,心裡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

蔡正國的分析讓戰士們意識到英軍王牌也并不是那麼可怕,極大的鼓舞了士氣。

在給出大緻方案後,蔡正國也馬不停蹄的組織了12個爆破小組,借着夜色接近英軍坦克陣地,英軍因為疏于防備,坦克都被炸成了一堆廢鐵。當然參加偷襲的爆破小組36名志願軍戰士,也大多數為國捐軀了。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而在失去坦克這個強勢依靠後,英軍變得不堪一擊,沒了戰鬥力;反而是志願軍抱着你為犧牲戰士報仇的願望越戰越勇,最終英軍第二十七旅幾乎被全殲。

1951年的時候,《人民日報》曾刊載了一幅《血戰白雲山》的連環畫以此來表彰堅守了11天的447團,而這個447團也是50軍旗下的部隊。

當時的白雲山位于北韓漢江南岸,控制這個山脈就相當于拿下了從水原通向漢城的鐵路以及兩條公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為了拿下白雲山美軍也派出了精銳部隊,即有“熱帶閃電”之稱的25步兵師。

25師在百輛坦克,數十門大炮的掩護下對447團發起猛攻,但都被阻擋了下來,即便一些高地和險峰一度被敵人給奪去,也再次被頑強的戰士們收複回來。不過後來在堅守11晝夜完成阻敵任務後,447團還是主動撤出了白雲山陣地。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而在與美軍25師的交鋒之中,447團以傷亡 344人的代價,神奇般的殲滅美軍 1200 餘人,在裝備占據劣勢的情況下,殲敵數倍于己,令美軍膽寒。

除此之外,50軍還有修理山血戰等經曆,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是以在後來50軍也得到了彭德懷元帥的表彰。

彭德懷元帥甚至感歎:“把蔡正國放到五十軍真是選對了人。”

實際上也确實如此,蔡正國本人是打伏擊出身的,最擅長的就是阻擊與堅守,曾經遼沈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就是最好的證明,而當時的五十軍差的就是這個點。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北韓地形多為山地,不僅易守難攻,敵人的武器優勢在很多時候也無法發揮出來,這也給了蔡正國發揮機會。

換句話說,在北韓戰場蔡正國能夠留下如此功績,看似是偶然,實際上也是一種必然。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時間到了1953年4月,這個時候距離抗美援朝戰争結束隻有三個月的時間了,因為前線連連告捷,于是蔡正國抽出時間來寫了一封家書安慰自己遠在祖國的妻子張波,讓她不用太擔心自己。

家書中寫道:“(自己)在北韓前線一切都好,部隊打的都是勝仗;等這次戰役過去,就請假回來看你和6歲的兒子。”

隻不過令蔡正國萬萬沒想到的是,頭天才寫了這封信,次日他便遭遇了不幸。

早在1953年年初,為貫徹毛主席的指令,粉碎敵人冒險登陸,50軍召開了反敵登陸作戰會議。而在作戰會議時期,反登陸作戰的準備工作也開始落實,全軍還在青龍裡組織了幹部集訓,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

——這也就有了4月初的時候,青龍裡軍部指揮所來了很多空軍、海軍等部隊派來的代表來學習,而因為人多眼雜的緣故,導緻不少裝成老百姓的敵方特務也混了進來。

但因為當時正處于反登陸作戰準備最緊張的時候,會議特别多,軍隊首長們的工作也是十分繁重,是以在偵查方面也有些疏忽了。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4月12日傍晚,甚至有兩架戰機直接從司令部上空掠過,好在被我軍作訓參謀鄭竹書發現,此時的他連忙向上級反應:“要通知電話班架線時力求隐蔽,來往的車輛也要分散隐蔽。”

晚飯後,再次有數架敵機出現,這次還是低空掠過,鄭竹書認為這十分有可能是美軍的空中照相,于是他急忙再次向上級報告,建議晚上的會議改在坑道裡進行。

隻不過這個提議并沒有得到蔡正國副軍長的認可。

——畢竟蔡正國副軍長當時一堆軍務纏身,十分的繁忙,他并不希望因為一個“僅僅的可能性”,就改變整個會議計劃,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指令的上傳下達相當繁瑣,這将耽誤很長時間,不利于後面計劃的順利開展。

于是4月12日晚上9點,蔡正國在原來的地點正常主持召開軍事會議。但就在這個時間段,八架敵機飛臨上空,瘋狂的向下投放炸彈。

而不幸的是一顆也落在了軍事會議的指揮所屋頂上。一時間火光四濺,房屋被炸塌,正在安排部署的蔡軍長頭部、胸部多處都有中彈。

在發現被炸後,周邊的警衛人員,連忙沖進現場搶救,但當人被移送到坑道内時,蔡正國已經不省人事了,無論是脈搏,還是呼吸都極微弱,即便是注射了強心針救治也是無濟于事。

在當晚10時30分,這位曾經一身是膽,所向披靡的的一代戰将就這樣犧牲在了北韓半島,沒能帶着勝利一起回到祖國,年僅44歲。

蔡正國:臨危受命調任50軍副軍長,犧牲前曾留下家書安撫妻兒

而五十軍軍部被炸,也是志願軍入朝以來最為嚴重的事件,沒有之一,别說彭德懷元帥在得知消息後,驚得說不出話來,就連毛澤東主席短時間内也不能接受,臉色刹那間就發白了。

毛主席當時呆滞了一下,口裡失聲地“噢”了一下,之後歎息道:“蔡正國,蔡正國,不幸殉國,又折我一員骁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