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朝鲜战争虽然表面上是朝鲜南北内斗,但实际上却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后面所涉及的国家极其之多,而身为朝鲜邻国的我国在这个大环境下自然也不能够独善其身——我国自1950年10月25日起,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后,一直到1953年七月份才彻底停火。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而在这历时近三年的战争中,我军虽然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果,打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足足有197653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其中也不乏我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当时的江西“永新双帅”,即六十七军军长李湘与五十军副军长蔡正国也不幸为国捐躯了。

本篇文章就来带大家来了解“双帅”之一的副军长蔡正国的一生,以此来悼念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位伟人。

1909年,蔡正国出生于永新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当时家里比较贫穷,他在仅读了3年私塾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辍学,而为了维持生计,他选择去当了一名木匠,毕竟在乱世作为普通老百姓只有懂一门手艺才能够得以生存。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他20岁那年,共产党在江西建立的工农武装政权发展越来越迅猛,而在其领导下的根据地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蔡正国在共产党身上仿佛看到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于是他毅然而然的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正式改名为正国。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在1932年蔡正国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当时红三军团第二师第七团的一员,当时这支军队是由中央直接指挥,相当于嫡系中的嫡系。

而因为在军队中表现尚佳,蔡正国仅仅在一年后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当年年底进入了红军了第二步兵学校学习——当时的红校主要是培训红军基层指挥员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才年仅24岁的蔡正国已经是未来军队的拼图了,足以见其能力与潜力。

在红校成功毕业后,他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参加过戴坊、永丰等战斗,虽然资历尚浅,但作战经验却已经相当丰富了。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损失异常惨重,蔡正国临危受命担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支部书记,并开始率部跟随长征。而在西进贵州后,其部队不幸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大小战不断,军队异常疲惫。

而更加让部队雪上加霜的是,在贵州习水县土城战斗中,一颗子弹竟然钻进了蔡正国肩窝部。红军仍旧在长征,条件极其的恶劣,完全没有医生与药物为其治疗。

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蔡正国索性硬来——即让战友们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挑出肩窝上的子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蔡正国性格上的硬气与果敢。

只不过子弹虽然取出来了,伤口却始终没有用药物进行治疗,即便取子弹的时候蔡正国能够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撑下来,但身体始终是凡人之躯,所以他还是被感染了,甚至还因伤引发了高烧,在长征途中他经常时不时的昏睡过去,不省人事。

蔡正国的一切,组织都看在眼里,组织深知他如果强行再坚持下去,极有可能在漫漫长征路上牺牲。于是在蔡正国昏睡之际,在他睡的铺板下面放了几块大洋作为他的路费,然后偷偷开拔,意思是让他安心回家养伤。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组织的举动让蔡正国很是感动,但一个如此要强的人又怎么会放弃他自己的革命理想呢?

——他当时内心其实只有一个愿望,即便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于是他继续拖着身子,咬着牙向大部队方向赶去,遇到岔路口也会边走边打听。终于在一个多月后,他赶了上来,而他的身体也在这段时间内奇迹般的复原了,再后来成功到达了陕北,完成了长征。

在其《自传》里,他对这个奇迹般的事迹有过重点描述:“部队每日走六十里,我可走四十里,部队若停止休息一两天,我又跟上部队,每晚宿营时靠到哪个部队就到他们那里去换换药,如果是伤在腿上,就很难想象。”

从中可以看出,之所以能够赶上部队,伤也恢复,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凭借着他异于常人的毅力一直在坚持着。

全面抗战爆发后,蔡正国所部开赴山西前线阻击日军,八路军的第一场大胜平型关大捷,就是有蔡正国的部队参与,而他也因战功升任了八路军115师补充团参谋长。抗日战争后期,蔡正国还随部队由山西挺进山东,战功赫赫,一度令日军胆寒。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内战时期,当时的蔡正国已经凭借战功与资历担任了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来升任四纵十一师师长、十师师长。

在敌人的重重围剿之下,蔡正国的部队所向披靡,像一把利刃一样将敌人山东通往东北的防线给撕出了一条口子。而在辽宁时期,他又凭借一个师挫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也因此被人称为是“常胜师长”。

而辽沈战役也应该算内战时期蔡正国最为出色的表现。

当时的蔡正国的任务是率十师切断锦西、兴城之间敌人联系,为解放军对东北敌人形成围剿奠定基础。而蔡正国所部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其部队勇猛冲锋,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兴城,解放了兴城全境。

蔡正国所部的种种,蒋介石都看在了眼中,他甚至派出国民党精锐九十五师,令其自华北开入东北投入战斗,该师虽然是宁夏军阀马鸿逵的4个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经过多年的战争洗礼,早已经今非昔比了,被人称为“赵子龙师”,足以见其战斗力。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只不过敌军的强大又怎么会让同样“浑身是胆”的蔡正国害怕呢?尽管敌人杀红眼了地向蔡正国所部阵地推进,但第十师仍旧没有退缩,在这次塔山阻击战中,即便有些排战斗到仅剩数人也没有放弃阵地。

精锐之间的战斗,往往决定胜负的还是得靠战斗意志。

——九十五师的两次大规模杀伤都被第十师给撑了下来,这对九十五师的士气打击极其之大,毕竟在之前九十五师还没有什么不被攻克的阵地,蔡正国麾下的十师也再次得到了组织的嘉奖。

辽沈战役后,蔡正国又升任第四十军副军长,参加了南下的解放战争,解放广东、广西,甚至是海南都仍旧有蔡正国以及其部队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军队经验太过于丰富,加上刚参加解放海南岛战争不久,状态尚佳,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的四十军才会被组织一同派往。解放海南岛之后,其实四十军本应该前往河南休整。但在得到命令后,部队仍旧北上开拔,远赴北境。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40军在来到朝鲜境内不到十天就在温井附近遇到了韩军的第六师与第一师——第六师在40军的穷追猛打之下伤亡惨重,即便是其王牌第一师也被压的寸步难行。之后40军还在蔡正国的带领下,连破韩八师、美骑一师、美二十四师,将联合国军赶到了清川江边。

而正当40军势不可挡之际,蔡正国却被调到了50军担任副军长,我们如今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缘由——其实在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个调动是完全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优解,因为40军基本已经成型了,离开了蔡正国也仍旧不会降低战斗力。

但50军不一样,其自从入朝鲜后状态不算太好,毕竟他们原是长春起义时期国民党军第60军的班底,在训练程度与士气上都还未完全调整过来,并没有适应此时高强度的战斗,他们急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带头大哥,而当时的蔡正国从红军时期一直打到朝鲜战争,期间战功无数,毫无疑问是最佳的人选。

蔡正国接手50军后,50军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恢复了活力,甚至打出了援朝以来最为出色的一场仗,而且对手是硬骨头,国际名将的军队,来头并不小。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当时的联合国军当中也有英军的参与,即参加过二战的英军第二十七旅,其所部配备了一个皇家坦克营,而且还是当时最先进的“百人队长”式坦克,在曾经蒙哥马利的手中一度给有“沙漠之狐 ”称号的隆美尔军队给予致命打击。

因此部队不仅经验丰富,见过大场面,武器装备方面也是占尽了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英军在坦克的覆盖下冲锋,硬是夺了五十军三个阵地,而英军只付出了数辆坦克报销的代价。

蔡正国在分析敌情后于紧急会议上表示:“过分依赖武器优势的敌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一旦没有坦克,心里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

蔡正国的分析让战士们意识到英军王牌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在给出大致方案后,蔡正国也马不停蹄的组织了12个爆破小组,借着夜色接近英军坦克阵地,英军因为疏于防备,坦克都被炸成了一堆废铁。当然参加偷袭的爆破小组36名志愿军战士,也大多数为国捐躯了。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而在失去坦克这个强势依靠后,英军变得不堪一击,没了战斗力;反而是志愿军抱着你为牺牲战士报仇的愿望越战越勇,最终英军第二十七旅几乎被全歼。

1951年的时候,《人民日报》曾刊载了一幅《血战白云山》的连环画以此来表彰坚守了11天的447团,而这个447团也是50军旗下的部队。

当时的白云山位于朝鲜汉江南岸,控制这个山脉就相当于拿下了从水原通向汉城的铁路以及两条公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为了拿下白云山美军也派出了精锐部队,即有“热带闪电”之称的25步兵师。

25师在百辆坦克,数十门大炮的掩护下对447团发起猛攻,但都被阻挡了下来,即便一些高地和险峰一度被敌人给夺去,也再次被顽强的战士们收复回来。不过后来在坚守11昼夜完成阻敌任务后,447团还是主动撤出了白云山阵地。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而在与美军25师的交锋之中,447团以伤亡 344人的代价,神奇般的歼灭美军 1200 余人,在装备占据劣势的情况下,歼敌数倍于己,令美军胆寒。

除此之外,50军还有修理山血战等经历,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所以在后来50军也得到了彭德怀元帅的表彰。

彭德怀元帅甚至感叹:“把蔡正国放到五十军真是选对了人。”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蔡正国本人是打伏击出身的,最擅长的就是阻击与坚守,曾经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当时的五十军差的就是这个点。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朝鲜地形多为山地,不仅易守难攻,敌人的武器优势在很多时候也无法发挥出来,这也给了蔡正国发挥机会。

换句话说,在朝鲜战场蔡正国能够留下如此功绩,看似是偶然,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时间到了1953年4月,这个时候距离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因为前线连连告捷,于是蔡正国抽出时间来写了一封家书安慰自己远在祖国的妻子张波,让她不用太担心自己。

家书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等这次战役过去,就请假回来看你和6岁的儿子。”

只不过令蔡正国万万没想到的是,头天才写了这封信,次日他便遭遇了不幸。

早在1953年年初,为贯彻毛主席的命令,粉碎敌人冒险登陆,50军召开了反敌登陆作战会议。而在作战会议时期,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也开始落实,全军还在青龙里组织了干部集训,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

——这也就有了4月初的时候,青龙里军部指挥所来了很多空军、海军等部队派来的代表来学习,而因为人多眼杂的缘故,导致不少装成老百姓的敌方特务也混了进来。

但因为当时正处于反登陆作战准备最紧张的时候,会议特别多,军队首长们的工作也是十分繁重,所以在侦查方面也有些疏忽了。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4月12日傍晚,甚至有两架战机直接从司令部上空掠过,好在被我军作训参谋郑竹书发现,此时的他连忙向上级反应:“要通知电话班架线时力求隐蔽,来往的车辆也要分散隐蔽。”

晚饭后,再次有数架敌机出现,这次还是低空掠过,郑竹书认为这十分有可能是美军的空中照相,于是他急忙再次向上级报告,建议晚上的会议改在坑道里进行。

只不过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蔡正国副军长的认可。

——毕竟蔡正国副军长当时一堆军务缠身,十分的繁忙,他并不希望因为一个“仅仅的可能性”,就改变整个会议计划,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命令的上传下达相当繁琐,这将耽误很长时间,不利于后面计划的顺利开展。

于是4月12日晚上9点,蔡正国在原来的地点正常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但就在这个时间段,八架敌机飞临上空,疯狂的向下投放炸弹。

而不幸的是一颗也落在了军事会议的指挥所屋顶上。一时间火光四溅,房屋被炸塌,正在安排部署的蔡军长头部、胸部多处都有中弹。

在发现被炸后,周边的警卫人员,连忙冲进现场抢救,但当人被移送到坑道内时,蔡正国已经不省人事了,无论是脉搏,还是呼吸都极微弱,即便是注射了强心针救治也是无济于事。

在当晚10时30分,这位曾经一身是胆,所向披靡的的一代战将就这样牺牲在了朝鲜半岛,没能带着胜利一起回到祖国,年仅44岁。

蔡正国:临危受命调任50军副军长,牺牲前曾留下家书安抚妻儿

而五十军军部被炸,也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没有之一,别说彭德怀元帅在得知消息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就连毛泽东主席短时间内也不能接受,脸色刹那间就发白了。

毛主席当时呆滞了一下,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之后叹息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