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山東是人口大省,光緒二十四年已高達3778萬人。有意思的是,有清一代,從1646年(順治三年)開科取士,到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次科舉為止,

259年間,山東隻在三個地區出過六名狀元

,少得可憐。

這六人分别是:

聊城:傅以漸、鄧鐘嶽;濟甯:孫如謹、孫毓桂;濰縣:曹鴻勳、王壽彭。

其中,傅以漸是清朝第一位狀元,王壽彭于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考中,山東最後一名狀元。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王壽彭(1873~1929),字次篯[jiān],山東濰縣(今濰坊)人。他名字起得有氣勢——

“壽彭”,有壽齊彭祖之意;“篯”是彭祖的姓,“次篯”,即僅次于彭祖。

說到底,就是想和八百歲的彭祖一樣長壽。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要壽比彭祖的狀元的一生。

一、一筆好字 得中舉人

和很多寒門學子一樣,王壽彭年輕時家窮,在家鄉混不下去,就跑到濟南讨生活。正好有個叫

朱猛

的河南候補知府想請教書先生,王壽彭就應聘了去。教書之餘再複習備考,同時努力練習台閣體楷書,以備考試之用。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台閣體

是明代流行于官場的一種書體,光潔、方正,大小一緻。因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喜歡這種字型,明初開科取士時,士子們皆用這種楷書答卷。字寫得不好看的,即便真有學問,也可能名落孫山。

1902年,王壽彭躊躇滿志地參加鄉試。考官

徐際春

閱到王壽彭卷時,發現稀松平常,本不想推薦給正副主考,但又發現他字寫得着實好,就猶豫起來。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一同閱卷的考官看了卷子,向徐際春建議道:“這人文章雖平常,卻有一筆好字,是最合于殿試朝考的,如果通過了鄉試會試,進翰林肯定有希望。老兄不如成全他,将來也是你的一個門生不是?”聞聽此言,徐際春不再猶豫,就把王壽彭的卷子推了上去,王壽彭就這樣中了第35名舉人。

二、一個好名字 助力中狀元

第二年(1903年)是癸卯年,适逢光緒帝30歲壽辰,朝廷開恩科,加上應該舉行的會試正科,就恩正兩科同時進行。參加這一科會試的舉人有306人,王壽彭得中第37名貢士。

會試後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有個與王壽彭同科的湖北考生,叫

王葆清

。這次會試他隻中了第239名貢士,比王壽彭差得多。有一天,王葆清在睡夢中隐隐聽說殿試開榜了,還聽到遠處傳來狀元遊街的鑼鼓聲。他湊上去看,隻見那狀元的帽上寫着三個字,第一個字是“王”,第三個字是”壽“,中間的卻看不清。

醒來後,王葆清越想越奇怪,為求應驗,遂于考前請求更名為”

王壽

“。

1903年5月24日,殿試如期進行。王壽彭的卷子寫得如何我們不知道,但他的名字卻讓閱卷者眼前一亮。因為再過一年就是慈禧太後七十大壽,如果點了一個名字中帶有福祿壽喜的貢士為狀元,那太後肯定高興。而這個王壽彭的名字寓意吉祥,隐含天子萬年之意,這不正合上意嗎?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對錄取王壽彭,光緒自然也不反對。

果不其然,一看到”王壽彭“三個字,慈禧龍顔大悅,大手一揮就點了他為狀元。于是,這位窮書生因名字而走運,成了狀元。

放榜那天,王葆清也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結果。當看到一甲第一名是王壽彭時,他非常驚訝——隻有一字之差啊!怎麼會有這種巧合?大概改名真起了作用,雖未中狀元,王葆清卻也名列二甲,不算差。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三、從湖北提學使到總統府秘書

1910年(宣統二年),王壽彭被實授湖北提學使一職。提學使相當于教育廳廳長,正三品銜。去湖北上任前,他衣錦還鄉,四處拜客。路過濟南時,原來請他教書的候補知府朱猛專程帶兒子前去拜見,并把王壽彭接到家裡盤桓多日。

1905年,王壽彭赴日考察,根據考察見聞寫了

《考察錄》

,記錄了日本的政治、實業及教育現狀。他還創辦

兩湖師範學堂

,大力培養教育人才。在兼署湖北承宣布政使司(相當于湖北省行政長官)期間,王壽彭創立了預算制度,使教育經費得以專款專用,是為全國首創。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袁世凱當政期間,聽說王壽彭是前清狀元,遂調他來任職總統府秘書。後來民國總統更疊頻繁,他一直在秘書位置上多年未動。

四、出任山東大學校長

不瘟不火地做了多年秘書,王壽彭很苦惱,覺得在新政府中,他這個前清狀元再無出頭之日。但狀元的身份又一次幫了他。

1925年,

張宗昌

出任山東省主席,想找人出任教育廳廳長,卻始終找不到合适的,讓這位”狗肉将軍“大為光火。左右建議道,除了曲阜孔聖人家,能勝任的怕隻有濰縣的王狀元了。張宗昌聞聽大喜,立刻派人請來王壽彭出任教育廳廳長。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1926年,張宗昌組建山東大學,聘請王壽彭為第一任校長。

可是,這位昔日的教育廳廳長教育觀念太過陳舊、保守,他不懂新學,要求全校師生在開學典禮及孔子誕辰時,身着長袍馬褂,向孔子神位行跪拜禮;他還請來前清的舉人、翰林任老師。類似的守舊舉措讓師生怨聲載道,聯名請願要求校長辭職。無奈之下,1927年6月,王壽被迫遞交了辭呈。

雖然迂腐,生活中的王壽彭卻是平易近人的長者,他曾親筆題寫對聯,送給在山大附中考試得了第一名的高中生季羨林,又另外給他題了一個扇面,錄清代詩人厲鹗的詩于其上:

”淨幾單床月上初,主人對客似僧廬。春來預作看花約,貧去宜求種樹書。“

在扇面尾處,王壽彭落款為:

”羨林老弟正,王壽彭。”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季羨林先生

當時季羨林才16歲,王壽彭作為教育廳廳長兼大學校長,對後輩竟如此謙恭,可以想見對小季羨林的觸動有多大。不久,季羨林就開始在報紙上發表文學作品,走上了文學和藝術之路,終成一代大師。

五、流落異鄉,結局黯淡

1928年4月,北伐軍攻占濟南,驅走張宗昌,并下令通緝其餘孽,王壽彭赫然在列。王壽彭和家人倉皇逃到大連。好在當廳長時王壽彭還有七八千元積蓄,他把錢存到日本正金銀行,定期取息,勉強度日。

1929年夏,王壽彭準備舉家遷往天津,到銀行取錢時,銀行給他的竟是張宗昌在山東發行的軍用票!顯然,此時的軍用票已成廢紙。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王壽彭非常氣憤。回到家後,他越想越難過,解下腰帶就要上吊自殺,幸好被家人及時發現救下。家人多次到銀行交涉,銀行怕出人命,連說是誤會,把存款如數返還王家。

當年臘月二十三,就在北方民間祭竈的這一天,王壽彭心髒病突發,不治身亡,時年56歲。

六、總結

欲與彭祖齊壽的末代狀元,孰料天不假年。他一生頗得老天眷顧,晚年卻又像被忘記了一般,再沒有往昔的風采。

王壽彭死後,當年那位改名為王壽的王葆清很是傷感,送了副挽聯,算是給王壽彭的一生做了個總結:

夙世界何因,登科織錦,名偶從同,至今傳遍長安,獨着小冠岐杜邺;

浮生原若寄,待終飾中,君翻先去,倘是碑書有道,天留直筆表林宗。

清末山東最後一位狀元,第一任山大校長,晚年卻被通緝,客死異鄉

王壽彭書法

王壽彭雖然不是什麼偉人,但也做過高官,成過一些事。從古到今,像他這樣靠名字走運一生的,細數起來好像并不多。至于他的坎坷晚年,則是他自己因循守舊,不知變通所緻了。

北宋太宗年間狀元、宰相呂蒙正曾感慨道:

“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對王壽彭來說,則是

“時也,名也,運也。

王壽彭名氣不大,但書法頗有名氣,時人常以得其墨寶為榮,山東大學的第一個匾額就是他寫的,隻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

#龍元閣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