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沒有内容可以分享,如果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随着2022年的鐘聲敲響,華晨寶馬原定的股權調整計劃也宣布未能如期執行。針對寶馬汽車增持合資公司華晨寶馬股權的進展,寶馬中國内部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作出上述回應。
根據寶馬與華晨在2018年簽署的協定,在2022年之前,寶馬将以36億歐元從華晨汽車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分别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寶馬将成為華晨寶馬的最大股東,也将成為首個控股合資車企的跨國豪車品牌。
如今約定的時間已過,且在政策層面的障礙已經掃除。2021年12月27日,2021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出爐,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國将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内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産同類整車産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
但寶馬增持華晨寶馬事宜到目前卻沒有動靜。2021年12月31日,華晨寶馬内部人士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由于涉及股權,這個問題股東方更适合回答。而寶馬中國回複稱目前沒有可分享的内容。目前啟信寶的資料顯示,華晨寶馬的股權未發生變化,仍為華晨和寶馬方各50%。
業界觀點普遍認為,寶馬增持華晨寶馬未在預期時間内落地,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華晨寶馬的股東方之——華晨集團目前仍處于破産重整階段。
由于債務暴雷,華晨集團在2020年11月進入破産重整程式,但直到現在,華晨集團的重整方案遲遲未能出爐,已兩次延期到2022年的6月3日。重整計劃草案的一再延期,讓華晨的破産重整增添了諸多不确定性,也被認為可能影響了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的程序。
不過,華晨破産伊始,寶馬曾明确表示,其增持在華合資企業華晨寶馬股份的交易不會受到後者母公司華晨汽車集團債務問題的影響。“目前沒有迹象顯示這些(股權調整)合同的有效性會受到目前形勢的限制。寶馬集團及其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營運業務不受華晨汽車集團債務支付困難的直接影響。”彼時外媒援引寶馬一名代表的發言稱。
“增持不會受華晨破産重整影響。”上述寶馬中國内部人士在2021年12月31日對經濟觀察報記者仍然這樣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寶馬對華晨破産重組的馳援,寶馬收購華晨旗下的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華晨制造)的項目進展也并不順利。2021年12月,有媒體援引華晨集團内部人士的發言稱,“中華(華晨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工廠被寶馬收購的事情已經被叫停,在中華工廠中的房間的寶馬相關從業人員已經撤走。”不過寶馬中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寶馬将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繼續推進此項目。
對于寶馬收購華晨制造可能出現波動的原因,業内有消息稱是一汽集團參與到了華晨制造甚至華晨整體的重組程序中,這個消息目前并沒有得到官方的确認。而對于華晨重組所面臨的不确定性,以及這是否将給寶馬增持華晨寶馬帶來影響,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