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第一次鴉片戰争在現代人看來,是中國近代百年屈辱史的開端,鴉片戰争以清朝的慘敗告終,以《南京條約》和《虎門條約》這兩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結束。清政府用主權換來了和平,在英國堅船利炮的威脅下選擇了退步,自此以後,西方列強争先恐後來到中國,要求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待遇,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對于現代中國人來說,鴉片戰争的戰敗是極其屈辱的,可對于當時的清廷來說,這次戰敗算不了什麼。他們的思維仍停留在距當時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認為這些“紅毛蠻夷”,與古代騷擾中國邊境的胡人沒什麼兩樣,蠻夷總是時不時喜歡生出點事端,隻要天朝開恩,稍作退步,同意他們的“懇請”,“賞賜”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消停下來了。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這可是有前例的,例如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一時無法降服匈奴,就與匈奴和親,每年“賞賜”給他們一些糧食和布匹,到後來,匈奴不還是被漢朝滅掉了嗎?中原軍隊打不過“蠻橫尚武”的蠻夷軍隊,這在曆史上并非稀罕事。同理,如今“英夷”仗着自己船堅炮利的優勢,寇掠沿海,大清水師無法與之匹敵,實乃“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與漢軍最初敵不過擁有優良馬匹的匈奴人是同樣的道理。按照古人傳下來的套路,應該先暫且安撫“英夷”,從長計議。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是以即便是在鴉片戰争中慘敗了,清政府仍然是十分傲嬌的。站在清政府的角度來看,與英夷簽訂條約,是天朝對其的開恩,而英夷之是以要寇掠沿海、挑起事端,要求開放沿海口岸,是為了獲得一個能學習中華文化的立足之處,是仰慕教化的一種行為。

據現代學者搜集的相關資料可知,清政府最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事雙方往來的公文中,清朝的言辭十分傲慢,字裡行間透露出“中國乃是上國”這種意味,把戰争的獲勝方英國,刻畫成了“懇親皇帝開恩”、“要求向皇帝朝貢”的形象。公文之中,不乏有“英人懇請皇帝”、“英人不勝惶恐遵命”等詞句。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最初,英國方面簽訂條約的人,并不把這些公文中的相關詞句當回事。後來當時的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看到公文後,氣急敗壞,他認為這是清朝對英國羞辱,對簽訂條約的人預設這種羞辱感到氣急敗壞。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南京條約》又加了一條款項:“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同時他要求清朝的公文不能再出現類似:“英國人懇請清廷當局”、“英國人不勝惶恐受命”這類話。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18世紀末期以來,中英交流日趨增多,英國一直試圖與清朝謀求一個相對平定的關系,對清朝将自己視為蠻夷、朝貢國的做法十分惱火。英國曾派馬嘎爾尼接着乾隆八十大壽的機會通路清朝,試圖與清朝建立外交關系以及進一步通商,但最終因為禮儀問題告吹,乾隆對英國人“僭越”的意圖十分不滿,而英國人将清朝蔑視自己的做法視為侮辱,雙方都把此次交流視為對自己的侮辱。

清朝的天朝夢一夢不醒,即便是在鴉片戰争中敗得如此慘痛,仍然沒有驚醒,仍然選擇固步自封,實在是可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