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文 | 嗷嗷胡

上次試駕i3,沒能擦出火花,這一次試駕iX3,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傳統車企做純電車,像紙媒做公衆号時遷移粉絲,如何才能保證不掉粉?保持住一口老味兒是最重要的。

也是以,組織本次試駕活動,寶馬将X3與iX3放到一起,大概有意展現自己一視同仁的“機械功力”,不管在前者還是後者身上,你都能體會到BMW那種純正的駕駛樂趣。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當然,作為一款SUV,能實作媲美轎車的随動性和靈活程度,用駕駛樂趣形容可能不太恰當,它更像是一種控制車身的能力,這要歸功于大家鮮少會感興趣的底盤結構和加強件,而代價也是有的,比如後懸用料太足,依然保持着對後排的侵略性,但越是如此,你就越覺得這是一款純正的BMW出品。

簡直有“受虐”的傾向了。

寶馬将本次試駕活動放在貴州境内,高低起伏的海拔狀況對純電車的續航能力構成了挑戰,同時路段狀況集盤山道、高速路、非鋪裝路面于一身,光看前兩者,你會誤認為這是蘭博基尼的試駕場地。而如此規劃,寶馬官方也是希望大家能對兩部産品的運動能力有一次充分解構。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如今湧現出的造車新勢力不少,光看底盤結構,都是能讓人瞪大了眼珠子那種級别,動辄也是雙叉臂變種或者後五連杆,但具體試駕時你才會發現,術業到底是有專攻的,“調校”在車企的造車字典裡依然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從硬體條件上,iX3和X3(基本)共同一套東西,前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後多連杆,可以看到在純電産品身上,BMW依然奉行了那套在3系和5系身上使用的懸挂結構,前懸的形式帶來了更多的主銷偏距,車頭随動速度盡管不如轎車系列那麼犀利,但也非多數純電車可比。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圖檔來自太平洋汽車

在寶馬工程師手裡,這套已經被使用了多年的懸挂系統依然常青,為了彌補SUV重心較高帶來的挑戰,寶馬工程師在後懸又添加了兩根加強件,包括發動機艙内,這樣強化了車身的整體剛性;至于前後懸連杆的角度參數,在行駛中的互動,就屬于工程師們的内功了。

你大體能根據結構看出,後懸的控制臂都是斜置的,即便是注明縱向控制臂的部分,也不是标準的朝向車頭,隻能猜想這樣的設計大概有助于同時承受來自側向和橫向的拉扯。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而結果就是你明明坐在一款高坐姿的SUV中,而且是底盤上裝載了一塊80千瓦時電池組的産品,但在山路上攻彎時,車頭的移動速度和尾部跟随性都盡可能逼近轎車。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這就是開BMW的魅力所在了,盡管轎車系列在向着舒适性有所妥協,但同樣的結構和調校運用在SUV上,那種一體化的感覺不是普通都市SUV能比的。

每次試駕BMW都像是一次重要的約會,在它的理念中,解除疲勞的最好辦法不是休息,而是用樂趣驅趕疲勞,路途再長,你總是不覺乏味的。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是以每次寫BMW的試駕稿件,我也習慣把篇幅留給底盤和操控感受,因為在彎道中才能展現出廠商對于車身控制的能力,而動力幾乎就是個預設值。

但動力還是要說說。

首先如果預算夠,起碼對于X3來說,還得上高功率版本。不過來自采埃孚的8AT變速箱,讓低功率版本的瞬間提速能力也很強。

這款變速箱依舊是同級别甚至更進階别産品中的标杆,“标杆”這個形容太強勢也太絕對,不過采埃孚出品擔得起這個名号。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從油門的1/4、1/3到1/2深度或者更深,變速箱都有相應的降擋反應,如今這台8AT變速箱已經越發爐火純青,不管是在持續給油時(變速箱升擋極其細密,從感官判斷都能覺知出換擋時動力損失極小),還是在刹車/油門的反複切換裡,變速箱基本都能鎮定自若的處理好這些變化。

雖然X3的2.0T高功率版本的動力其實是BBA裡“最弱的”(就資料而言可以壓榨更高,但沒必要),但有了這款變速箱以及工程師的比對功力,X3的提速能力依然是最快的。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而iX3方面則采用了勵磁同步電機,較專業的表述是在高速和低速狀況下,都能抵達峰值扭矩——性能取向很明顯,這算是寶馬對于純電車的态度吧,而我的感覺是在高速狀态下仍有後勁,與一般電動車感受不大一樣。

雖然iX3的自重更大,但是峰值扭矩達到400牛·米,是以在零百加速方面和X3一樣,不過在起步階段,采用單速變速機構的前者要更靈活一些。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此外在驅動形式上,iX3采用了後置後驅,這樣在盤山道行駛時,就難有推頭的情況出現了。我們還經曆過一段非鋪裝路面,盡管這是公路型SUV,不過兩部産品所具備的離地間隙,也基本能夠保證道路通過性。

不過iX3和X3的最佳戰場還是公路和彎道。在簡單越野時,考驗更多的是底盤的濾震能力,它相當于電池的濫用測試,倒不至于能決定什麼,隻不過諸如“僅限一次且極小的”振動次數和幅度,以及在非鋪裝路面時車身的整體程度,讓完美主義者們也啞口無言而已。

寶馬是如何保持住一口老味兒的?

至于iX3系列内飾設計,配置,尤其是駕駛輔助系統,體驗也不錯,前者用微調的方式依舊保持了寶馬家族的DNA,後者則能在疲勞時充當一部分駕駛者的角色,不過不管是開X3還是iX3,最大的樂趣還是在丁字褲方向盤的那塊方寸之地上。

我不知道未來寶馬如何看待、如何抉擇自動駕駛和駕駛樂趣,但隻要坐在BMW的方向盤後邊,就難免從丹田處升起一股原始沖動,也許寶馬系列還會繼續加長,也許自動和手動會分庭抗禮,但機械素質和轉向魔力,永遠是寶馬最精髓的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