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漢武帝時期,烏孫王上書王廷求娶漢朝公主,漢武帝爽快的答應和親,于是下诏書讓宗室的解憂公主下嫁給烏孫王軍須靡,馮嫽作為解憂公主的侍女一同去烏孫國,誰也沒料到這位侍女将開啟她輝煌的人生道路。

馮嫽生性活潑,聰慧漂亮,在異國他鄉的她與解憂公主互相慰勉,立志維護烏孫國和大漢關系,保衛國土不受侵略。她時常馳馬草原牧場,出入氈帳,短短幾年時間裡便已通曉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
不久王廷封馮嫽為使節大臣,代表解憂公主通路鄰近各國。向各國國王慰問贈禮,同時宣揚漢朝文化習俗。各國君臣都被馮嫽的大方謙恭、善于辭令和與人交談時連翻譯都不用的人格魅力所征服,齊齊尊稱她為馮夫人。
烏孫國右大将見馮嫽不僅多才多藝,而且聰明能幹,請求娶馮嫽為妻。馮嫽從兩國建邦發展考慮,同意嫁給他為妻,以此鞏固了漢朝與烏孫國的建邦合作。
漢宣帝執政之際,烏孫國發生内亂。漢王廷原本想讓解憂公主之子元貴靡繼承王位,不料北山大将烏就屠殺死國王,自立為王。漢宣帝得報後,急令破羌将軍辛武賢率一萬五千兵馬進駐西北讨伐烏就屠。西域都護鄭吉認為漢軍舟車勞頓,勝負難料,建議漢宣帝派遣使者與烏就屠談判,勸其讓位。鄭吉推薦馮嫽出任使臣,馮嫽也臨危受命接受此任務。
馮嫽與烏就屠本就熟識,對其軟硬兼施。首先和烏就屠道明漢軍也兵至敦煌,讓他認清兩軍實力差距,而後道明此番來意,希望他能放棄抵抗并承諾給其封号,烏就屠最終讓步,避免了此戰爆發,漢宣帝封馮嫽為西域正使。
解憂公主兒子元貴靡病故,其子星靡即位。解憂公主年近七十,思念故土,奏請朝廷準允回國,故與馮嫽一同回到長安。誰知星靡生性懦弱,無治國之才,烏孫國又起動蕩。馮嫽身在長安,心挂烏孫,上書請求出使烏孫國。漢元帝準奏,馮嫽又開啟了第三次出使烏孫國的使命。馮嫽以她的威望和非凡才幹,幫助星靡平息局勢動蕩,烏孫國得以國泰民安,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也是以得以繼續,馮嫽的外交建邦才能再一次展現出來,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