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明專欄|長憶菏澤老城

盧明專欄|長憶菏澤老城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網絡地圖有情,帶我繞過現代化新區,指向曹州老城,尋覓兒時的記憶。

在一望無際的魯西南平原上,北有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南有明清時代的黃河故道,曹州古城便是這個三角地帶的一顆明珠。俯瞰這片區域,可見外有十裡為徑的圓形護城堤,内有三裡見方的城牆基址。這種外圓内方的格局,恰似一枚巨大的銅錢,“錢眼裡”便是我魂遷夢繞的地方。

外圈的大堤建于1522年,擋洪水護州城。内圈的城牆1446年始建,明代土築,清時改為磚牆,解放後城牆折除,留有堤樣的基址。自古至今,城内街道格局未變,七縱七橫,縱橫交叉,大緻呈橫盤狀。築城時多處取土成坑,積水為澤,形成水邑,素有“72條街(兩隅首之間算一條,包括四關)、72口井、72個坑”之稱。街道之名幾經更改,好在現地圖上顯示的名子多與我兒時的叫法一緻,故能友善地引入當年的情思。

東方紅大街上是橫穿老城東西的一條主街,當年最為繁華熱鬧。沿街有百貨大樓、五金商店、新華書店、紅旗影院、蔬菜水果店,這些都是國營獨一份性質的門店。凡有重大遊行活動,必定列隊走過這條大道。位于石碑隅首的百貨大樓,承載着滿城人的購物需求,也是資訊交流的要點。護膚品櫃台裡新來一個白淨漂亮的青年售貨員,半城人前往觀看,似乎這女子白皙的臉蛋是優質雪花膏塗出來的,這在無意間成了商品的活廣告。照相都是去大隅首,留下難忘的瞬間。道地戰、地雷戰等電影,則是在紅旗影院觀看。買票時排起一道道長龍争先恐後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雙井街南端東側有一完小,我最初在這裡上學。一個闊大的院子,幾數磚壘的教室,湖南口音的老師叫不準我的名子,幾個調皮鬼便順着音把“守法”叫成“秀花”,使男号變成了女名。一次放學遇大雨,我弓腰把書包藏在胸下,盡管淋透了身子,卻也保住了課本。家在石人東街中部,一派市井景象,街坊和睦相處。冬季将至,祖父出資,姑父聯系,讓著名藝人“小白鞋”的夫妻為我做了件“棉猴”,趕了個當年的時髦。表姐家距此不遠,常過去玩。大大的院子,豔紅的柳葉桃,操沂蒙口音的大娘,聰明好學能刻善畫的大哥哥們,每每帶給我滿心的喜悅。

後搬家到道碑西街中部路北,是老防疫站改成的家屬院。一座四合院,分成前後兩部分,磚砌的拱券大門顯得很别緻。忘不了東廂老太太的京韻京味,忘不了北廂馬阿姨的夫妻鬥嘴,忘不了小四小林的土堆玩物,忘不了偷出康麸憶苦思甜被大人發現後的尴尬場面。祖父母年邁,到街東頭挑水的任務便落到我身上,排隊挨号時總能聽到大人們嘴裡的家長裡短。偶爾潛入路南一個機關玩耍,驚奇地發現一個小小的方盒子能出人影,後來才知這東西叫電視。

街南側便是我二年級以後就讀的師範附小,不過學校的大門朝南開向紅旗大街,上學需要繞過去才能進入那個有些洋味的花欞鐵門。和其他學校不同,這裡教室中間的通道是門洞式的,自南而北,一排教室設一個年級,教室移到最後一排就該畢業了。班空裡,同學們盡情放松,彈玻璃球、打摔嘎,冬季也常屈起左腿蹦着“抵拐”。放學總是按家庭住分别站隊,邊走邊唱,到誰家附近誰離隊。

盧明專欄|長憶菏澤老城
盧明專欄|長憶菏澤老城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郓城縣委退休幹部,郓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郓城縣曆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浒》《水浒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郓城文學作品選》《郓城文韻》《水浒别傳》《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主講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點号心夢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