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不甘冤屈敢于反抗的解珍解寶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不甘冤屈敢于反抗的解珍解寶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解珍、解寶兄弟二人,是登州打獵能手,是梁山起義軍中真正具有農民身份的人。他們在梁山好漢中,居天罡之列。

有人說,解珍解寶與毛太公等人的沖突,是鄉間惡霸之間的争鬥。這話看起來有理,其實是很錯誤的。錯誤的原因,在于沒看透事件的性質,混淆了人間的是非。

登州城外山上多有豺狼虎豹,出來傷人,登州知府拘集獵戶,當廳委了杖限文書捉捕登州上山大蟲,又仰山前山後裡正之家也要捕虎文狀:限外不行解官,痛責枷号不恕。在這樣的情況下,解珍解寶頂着壓力上山捕虎,日夜不停,直到第三夜才将老虎逮住。這其中,出的力,受的罪,冒的危險,可想而知。然而,毛太公一家卻貪功為已有,說老虎是他們家捉的,“老太公的兒子毛仲義五更時先把大蟲解上州裡去了,”反咬一口,誣解珍、解寶二人想搶他們的老虎,還“帶了若幹做公的來捉解珍,解寶”。解珍解寶中了毛家的計策,分說不得,被關進大牢。對此,毛家并不善罷幹休,還想利用關系置解珍解寶于死地:“這兩個男女放他不得!不如一發結果了他,免緻後患。”這不很氣人麼?這裡面,既有到官府領賞的經濟利益,也有被官民贊揚、受社會追捧的政治利益,這樣的利益,毛太公不勞而獲,硬是占為己有,這比剝削還利害,這就是搶奪,是喪失天良,是無理霸道的行為。誰願意把舍生忘死好不容易得到的果實讓别人不聲不響地奪去呢?毛太公勾接官府,視人的生命如草介,黑惡勢力氣焰之盛,可見一般。

或許,在一些懦弱的人士那裡,畏懼毛太公家的威勢,不敢給他家要虎,吃個啞巴虧也就是了。但解珍、解寶兄弟不會這樣做,他們剛直、暴烈,以他們的武藝和力量,不願吃這個屈。須知,這本不是權益不明的争議,而是兩家都十厘清楚的事,解珍解寶一定要據理力争,要回本來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讨回人世間的公道。這正展現了兄弟二人的英雄本色。他們二人,手執鋼叉,力大無比,又無父母妻兒,沒什麼負擔,有一腔正義在胸,該出手的時候自然就出手了。在他們二人身上,寄托了弱者對英雄人物奮起抗争的夢想。

或許有人會說,解珍、解寶讨虎可以,但不該在毛家打将起來。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正是由于毛家那樣賴帳,怎麼說都不通,才發生的争執啊。明明是毛家賴了虎,卻硬是不給,吃虧的人咋會不動肝火呢?其實,在這之前,解珍解寶早就好言好語央救毛太公,一口一個伯伯地叫着,誰料想毛太公是這樣一個無賴呢!

處理事情,首先要厘清事非。辯别事非首先要看問題的起因。要厘清事是哪一方引起的,哪一方輸理。隻有這樣,天才是晴朗的,事才是公平的。如果不是毛太公賴虎,争鬥就不會發生。如果不是他們迫害解珍、解寶,這公平也就不會失去。毛氏父子勾結王孔目欲置解珍解寶于死地,反映了鄉間惡霸與司法惡官聯手制造冤案的問題。無論是起初打的虎被别人賴去,還是後來被毛家陷害打入死牢,解珍、解寶自始自終都是受害者。他們在經濟上受剝削、在政治上受壓迫、在司法上受迫害。毛澤東有句名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解珍解寶對毛太公之流的反抗,展現了正義的性質。

通過水浒故事,我們看到,解珍解寶這樣的人,在那樣受冤屈受迫害的情況下,走上反抗道路是必然的。實際上,他們的反抗也是很堅決的,在反抗鬥争中的表現也是很出色的。在劫牢的時候,“解珍解寶提起枷從牢眼裡鑽将出來,正迎着包節級。包節級措手不及,被解寶一枷梢打去,把腦蓋劈得粉碎”。這壓迫之後的反抗,是多麼痛快!出牢以後,他們“把毛太公,毛仲義并一門老小盡皆殺了,不留一個”, “将莊院一把火齊放起燒了”,這在梁山好漢看來,又是多麼解恨。

有人批評水浒英雄以暴制暴,那是片面地看問題,完全不了解社會曆史的複雜性。社會的沖突激發成火山爆發狀态時,是不可能溫良恭儉讓的。古代的農民戰争是如此,現代的革命戰争也是如此。正如毛澤東所講:“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英雄抗鬥不是淑女繡花。大動亂時期比不得太平盛世。處處講規則的人,或許能在和平時期當個不錯的牧師,但他絕對當不了戰場上的英雄。英雄自有英雄的氣質,英雄自有英雄成長的軌迹。

人們總是追求和諧而不願看到争鬥,但,這并不意味着讓受冤者含恨忍讓,而是需要建立公平和理的社會秩序。社會永遠公平,也就永遠不需要鬥争,更不需要戰争。這是人類的一種理想吧。願人間離這樣的理想越來越近,願解珍解寶們打到的老虎永遠不被他人占有,願毛太公、王孔目那樣的人全都死絕,願人類的生活天天象柔美的曲子,時時有美麗的詩意。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不甘冤屈敢于反抗的解珍解寶
【水浒人物漫談】|盧明專欄:不甘冤屈敢于反抗的解珍解寶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郓城縣委退休幹部,郓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郓城縣曆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浒》《水浒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郓城文學作品選》《郓城文韻》《水浒别傳》《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點号心夢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