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目前
文藝不曾缺席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從古以來,在曆史大事件中,文人墨客從未缺席;2021年12月中旬以來,面對卷土重來的西安疫情,陝西的作家、詩人們赓續綿延的寫作傳統,以鮮活生動的意象、深沉質樸的話語、真誠飽滿的情感,構築起一座堅強的情感陣地和精神堡壘。
一線人員的沖鋒陷陣、鄰裡之間的友愛互助、西安市民的團結一緻,一個個溫暖感人的瞬間,在他們的筆尖下流淌出一股股情感暖流,撫慰人心;一句句飽含熱烈的贊頌,如噴發的大愛,奔流向前。
著名作家高建群緻西航學院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
新年好!我是你們的大朋友——作家高建群,此次疫情肆虐西安。我和你們一樣,一是壓力山大,二是痛在心上。積我的大輩子的人生經驗,現在最需要的一是鎮定二是堅持。即咬着牙把這一段艱難的日子扛過去,迎接勝利的那一天。不是世界末日,沒有必要驚慌。你們還年輕,年輕得令人羨慕。西航的學業生涯隻是你們漫長人生的起步,後邊還會有許多的坎兒的。不管現在還是今後,都應當用一個強大的内心來面對這些人生練曆。讓我們伸出雙手,對這個世界勇敢地說,來吧,災難,我已經準備好了,讓我們來較量一番吧,看看誰更強!
你們的大朋友高建群
2022年1月1日
2021年最後一天,西安天朗氣清,陽光灑進房間,帶給大家一種久違的新鮮。在這個冬日暖陽的午後,85歲的詞作家黨永庵排隊做完核酸後,帶着一身的輕快和無限的感慨随即寫了一首詩《跨年》。
跨年
高卧宅家天複天,
測酸見綠始心安。
推窗舉盞獨長嘯,
日照古城迎旺年!
面對西安嚴峻的抗疫形勢,在省文聯的倡議下,廣大文藝工作者迅速行動起來,投稿紛至沓來。一首首詩歌傳遞着濃濃的人文關懷,其中陝西省詩詞學會會長孟建國一首《辛醜冬至日西安街頭即景》,寫盡疫情下西安的街景與大家對疫情早日結束的期盼。
《辛醜冬至日西安街頭即景》
古城冬至月昏黃,千萬白衣酸檢忙。
歲盡毒嚣街市冷,時寒風峭隊排長。
曲江柳蕾心憂郁,雁塔經聲夜未央。
總期終南霾霧散,晨鐘暮鼓韻悠揚。
秦聲最能表達秦人的情感。當李铮創作的詩歌《長安 常安》在秦腔名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娟那念白般有韻律的朗誦下,聲聲詩句如潺潺流水,溫潤細膩而又果敢堅毅地表達出了西安人抗疫必勝的決心。
長安 常安(陝西方言詩)
古都長安
還未送走秋色的爛漫
美麗的身影
依然在夢中流連
如期而至的雪花
飄飄灑灑仙女一般
三秦大地
男女老少
“稻花香裡說豐年”
常言道
天有不測風雲
新冠病毒陰魂未散
突襲長安
一例
十例
一百例
一夜間紛紛告急
新冠毒源撲朔迷離
一時間,談疫色變
省委省府啟動預案
全省上下全面出擊
查病源防傳播網格管理
三秦大地一盤棋
你看
多少人頂寒風依然挺立
多少人踏征途毫不遲疑
多少人手挽手走進風雨
多少人心連心堅定不移
多少人舍私利深明大義
多少人為百姓書寫傳奇
疫情就是指令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時間就是生命
萬衆一心共度難關
你聽
醫護人員盡職盡責柔骨鐵肩
基層幹部堅守一線任勞任怨
志願隊伍一呼百應不講條件
黨員幹部初心不改聽黨召喚
各行各業捐款捐物樂于奉獻
古都長安銅牆鐵壁共鬥疫頑
浴火重生
鳳凰涅槃
已是深冬
春天不遠
古都長安齊心協力
衆志成城永遠向前
三秦兒女同舟共濟
頂天立地長治久安
向前,向前
長安,常安
用聲音傳遞力量、用詩歌播撒希望。《2022長安常安——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台)空中朗誦會》,在2022新年第一天,由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20位抗疫報道一線的播音員、主持人,攜手陝西省作家協會、陝西青年文學協會,用澎湃詩情讴歌生命的光輝、團結的力量,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由張小軍創作,主持人徐傑朗誦的《特别的冬天,不屈的西安》,帶大家夢回長安,在撫摸秦磚漢瓦的指尖,感受這座城市屹立千年的模樣。
西安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大家紛紛送來祝福,為西安人民加油打氣。近日,著名文學雜志《美文》向國内多家知名文學雜志的主編發出倡議,大家以視訊的形式,為西安這座古老而英雄的城市,送來最誠摯的問候和最深情的祝福。
《中國作家》雜志主程式設計紹武
西安我有很多作家朋友,他們在省作協的上司下群組織下,正在以文學的方式投入到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向他們表達敬意,希望他們多保重,也希望疫情早日過去,西安長安,健康平安!
《作品》主編、著名作家王十月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作品》雜志社的同仁在嶺南祝福西安早日度過難關。大美古都西安,加油!英雄的西安人民,加油!
《雨花》雜志副主編、著名詩人育邦
西安正遭受疫情的肆虐,但我們相信,這裡有秦腔,她蘊藏着西安人靈魂中生生不息的堅毅與果敢;這裡有《白鹿原》,這片深沉的土地正迸發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呐喊與激情。我們祝福西安,我們相信西安,我們相信西安人,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走出陰霾。
詩歌是贊頌生命的前曲,是抒發情感的花房,是激勵人心的合唱。“這裡是傲立千年的長安”,自古以來,面對困難,“關中漢子何曾後退過半點”?讓我們帶着“總期終南霾霧散,晨鐘暮鼓韻悠揚”的希冀,帶着“西安人靈魂中生生不息的堅毅與果敢”,相信在我們“三秦兒女同舟共濟”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待疫去霾散,共看春暖花開!
編輯:妍薇
稽核:王梅
終審: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