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湘軍的首戰之功,給太平軍造成重大損失,為天國後來失敗埋下禍根

江忠源人馬有限,戰前他曾請求官軍協同行動,在湘江東岸進行伏擊。東岸重山疊障,僅有羊腸小道可以通行,如果官軍也像楚勇一樣在那裡建立陣地,幾乎可以确定太平軍插翅難逃,最終将全軍覆沒于蓑衣渡。可是顯然,官軍并沒有把江忠源的請求當一回事,楚勇在蓑衣渡連戰兩日,官軍竟無一人增援,東岸更是空無一人。

在馮雲山死後,太平軍已沒有選擇,隻能舍船由東岸登陸,而東岸的不設防,則給了他們逃出生天的機會。洪秀全率部穿過東岸林木郁密的山丘,徒步進入了湖南,他們本欲通過攻占臨河的商業重鎮永州,擷取新的船隻和給養,但由于官軍已截斷橋梁,船隻也已被拖至對岸,是以便放棄永州,向南折往道州。對于太平軍的突然轉向,道州守軍完全缺乏準備,防衛形同虛設,結果被太平軍輕易攻取。

湘軍的首戰之功,給太平軍造成重大損失,為天國後來失敗埋下禍根

江忠源在蓑衣渡設伏的主要目的,是塞斷太平軍北進湖南的水陸通道,在伏擊成功後,他曾一度認為,太平軍将铩羽南返,湖南可能已經守住,太平軍攻占道州,使他的這一希望破滅了。

盡管最終未能阻遏太平軍北進湖南,但蓑衣渡一戰卻已實質性地保住了長沙及其湖南。

太平軍的本意是經湘江直接對長沙發動快攻,其時長沙防備空虛,兵力又少,一旦太平軍及時發動攻擊,被攻下的機率極高。可是因為落敗蓑衣渡,太平軍被迫改變了行進方式和路線,快攻長沙的計劃也被迫延遲。此外,他們不僅要重整士氣,還要招募兵員和補充給養,以彌補蓑衣渡之戰的重大損失,這使他們在道州和湘南其它地區又耗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

湘軍的首戰之功,給太平軍造成重大損失,為天國後來失敗埋下禍根

沒有蓑衣渡一戰,長沙可能早就被太平軍攻克了,湖南自然也将在其掌握之中,故而此戰“為保全湖南首功”。當時很多人認為,“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從後來湖南的戰略地位來看,也确實如此:設若湖南盡入太平軍之手,則太平軍可盡收湖南精兵,順江而下,占領南京,北伐也是以可能提前,在各處對太平軍都還缺乏戒備的情況下,整個戰局必将發生急劇變化。

經過蓑衣渡一役,江忠源的聲名與日俱增,其知兵任戰之譽,在湘省無人能及,他自己也因功升為知府。

大家都知道江忠源能打仗,但是他的話還是沒人聽。太平軍剛剛占據道州時,兵猶不滿萬人,江忠源提出“分防不如合剿,遠堵不如近攻”,也就是說應合兵一處,直接奔赴道州開打。這本是消滅太平軍的上策,結果愣沒人搭理,湘南諸城也相繼被太平軍各個擊破。

湘軍的首戰之功,給太平軍造成重大損失,為天國後來失敗埋下禍根

江忠源(5)連載,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