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東王楊秀清活着的時候,太平天國有多威風:橫掃清軍如卷席

看東王楊秀清活着的時候,太平天國有多威風:橫掃清軍如卷席

(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

清軍江南大營的統帥向榮,将紅單船部署于南京附近江面,進而切斷了南京與長江上遊的聯系。向榮的這一招等于掐住了太平天國的脖子,時間一長,南京就出現了供給不足的情況,城内糧食也開始匮乏起來。趁此機會,向榮将江南大營不斷擴充,占領了太平軍在雨花台的各座壁壘,以緻于在一段時間内,太平軍都不敢出城了。

楊秀清再也無法忽視江南大營的存在,他決心從西征戰場上抽調重兵,将江南大營予以徹底摧毀。

首批回援的是原在安徽戰場的燕王秦日綱,楊秀清交給他的任務是打通南京與鎮江之間的通道。鎮江位于長江南岸,是南京的東南屏障,一如鴉片戰争時,英軍欲占南京,必先攻鎮江,但此時向榮已将南京與鎮江分隔開來。

為應對太平軍的反擊,向榮與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分工,向榮負責率江南大營阻擊秦日綱東下,吉爾杭阿負責阻擊鎮江太平軍西進。

秦日綱雖然曾在田家鎮敗于湘軍手下,但他的部隊長期在安徽一線鏖戰,其戰力十分強勁。經一個多月的激烈拼殺,秦日綱終于突破防線,到達鎮江,之後他馬不停蹄,乘夜渡過長江,猛攻江北大營。

曾經統領江北大營的琦善早已病死揚州。戎馬倥偬的生活,高度緊張的環境,顯然對他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傷害,若是他能在京城或哪個安靜一些的地方頤養天年,以爵爺的樂天,當不緻如此短壽。

如果琦善還在,江北大營是能抵擋一下的,換成别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繼任的托明阿有過很多次打仗的經曆,但僅僅一個照面,他的江北大營便陷于崩潰,揚州也再度被太平軍所占領。

看東王楊秀清活着的時候,太平天國有多威風:橫掃清軍如卷席

江北大營如此軟蛋,是向榮此前想不到的,他被迫抽調主力渡江北援,才稍稍穩住了北岸局面。剛把兵派出去,他就又得到了一個令他膽戰心驚的消息,第二批西征軍來了,從江西戰場回援的翼王石達開即将趕到。

石達開的能力和戰績還遠在秦日綱之上,向榮急忙再将北岸的主力撤回,以阻擊石達開。左支右绌下,他已經完全失了方寸。

秦日綱得以再次南渡鎮江,并趁向榮無暇顧及之機,與鎮江守軍合兵一處,猛攻城外的清軍堡壘。

這些堡壘乃吉爾杭阿所設。吉爾杭阿是滿洲八旗出身的官員,在任期間曾攻占上海,并擊潰了小刀會,此後就一直賣力氣圍攻鎮江。可是對付小刀會是一碼事,和太平軍作戰又是另外一碼事,論戰鬥力,太平軍比小刀會那樣還具有會黨雛形的武裝不知高了幾個層次。

吉爾杭阿拿鎮江不下,便也準備像胡林翼圍武昌那樣,來個長圍久困,這些堡壘就是專門用來遮蔽鎮江守軍的糧道。

幕僚們勸吉爾杭阿說:“現在太平軍攻勢如此旺盛,不如暫避其鋒,放棄堡壘。”

吉爾杭阿不同意:“太平軍緊盯堡壘不放,就是知道堡壘對他們很緻命,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守軍的糧食就會斷絕,鎮江就容易攻了。我們圍攻了這麼多天,不可輕易放棄。”

說罷,吉爾杭阿便率部進入了堡壘。

吉爾杭阿說的當然有道理,可問題是對鎮江長圍久困的條件早就不具備了。不光秦日綱已經屢進屢出,鎮江還能從北岸的揚州獲得糧食,這種情況下,豈是你能困得住的?

秦日綱随即反過來将堡壘緊緊包圍。吉爾杭阿激戰五晝夜,親自揮旗指揮,最後中炮而亡。堡壘守将要帶着他的屍體沖出去,然而根本沖不出去,随之也血戰而亡。

吉爾杭阿的一位八旗副都統僥幸突圍,出來後痛哭着說:“我很早起就跟随吉公(指吉爾杭阿)從軍作戰,現在他死了,連屍體也找不到,我怎麼能一個人繼續苟活下去呢。”随即投江自殺。

看東王楊秀清活着的時候,太平天國有多威風:橫掃清軍如卷席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晚清帝國風雲》)

實體書《晚清帝國風雲》已出版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