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东王杨秀清活着的时候,太平天国有多威风:横扫清军如卷席

看东王杨秀清活着的时候,太平天国有多威风:横扫清军如卷席

(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

清军江南大营的统帅向荣,将红单船部署于南京附近江面,从而切断了南京与长江上游的联系。向荣的这一招等于掐住了太平天国的脖子,时间一长,南京就出现了供给不足的情况,城内粮食也开始匮乏起来。趁此机会,向荣将江南大营不断扩展,占领了太平军在雨花台的各座壁垒,以致于在一段时间内,太平军都不敢出城了。

杨秀清再也无法忽视江南大营的存在,他决心从西征战场上抽调重兵,将江南大营予以彻底摧毁。

首批回援的是原在安徽战场的燕王秦日纲,杨秀清交给他的任务是打通南京与镇江之间的通道。镇江位于长江南岸,是南京的东南屏障,一如鸦片战争时,英军欲占南京,必先攻镇江,但此时向荣已将南京与镇江分隔开来。

为应对太平军的反击,向荣与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分工,向荣负责率江南大营阻击秦日纲东下,吉尔杭阿负责阻击镇江太平军西进。

秦日纲虽然曾在田家镇败于湘军手下,但他的部队长期在安徽一线鏖战,其战力十分强劲。经一个多月的激烈拼杀,秦日纲终于突破防线,到达镇江,之后他马不停蹄,乘夜渡过长江,猛攻江北大营。

曾经统领江北大营的琦善早已病死扬州。戎马倥偬的生活,高度紧张的环境,显然对他的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若是他能在京城或哪个安静一些的地方颐养天年,以爵爷的乐天,当不致如此短寿。

如果琦善还在,江北大营是能抵挡一下的,换成别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继任的托明阿有过很多次打仗的经历,但仅仅一个照面,他的江北大营便陷于崩溃,扬州也再度被太平军所占领。

看东王杨秀清活着的时候,太平天国有多威风:横扫清军如卷席

江北大营如此软蛋,是向荣此前想不到的,他被迫抽调主力渡江北援,才稍稍稳住了北岸局面。刚把兵派出去,他就又得到了一个令他胆战心惊的消息,第二批西征军来了,从江西战场回援的翼王石达开即将赶到。

石达开的能力和战绩还远在秦日纲之上,向荣急忙再将北岸的主力撤回,以阻击石达开。左支右绌下,他已经完全失了方寸。

秦日纲得以再次南渡镇江,并趁向荣无暇顾及之机,与镇江守军合兵一处,猛攻城外的清军堡垒。

这些堡垒乃吉尔杭阿所设。吉尔杭阿是满洲八旗出身的官员,在任期间曾攻占上海,并击溃了小刀会,此后就一直卖力气围攻镇江。可是对付小刀会是一码事,和太平军作战又是另外一码事,论战斗力,太平军比小刀会那样还具有会党雏形的武装不知高了几个层次。

吉尔杭阿拿镇江不下,便也准备像胡林翼围武昌那样,来个长围久困,这些堡垒就是专门用来遮蔽镇江守军的粮道。

幕僚们劝吉尔杭阿说:“现在太平军攻势如此旺盛,不如暂避其锋,放弃堡垒。”

吉尔杭阿不同意:“太平军紧盯堡垒不放,就是知道堡垒对他们很致命,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守军的粮食就会断绝,镇江就容易攻了。我们围攻了这么多天,不可轻易放弃。”

说罢,吉尔杭阿便率部进入了堡垒。

吉尔杭阿说的当然有道理,可问题是对镇江长围久困的条件早就不具备了。不光秦日纲已经屡进屡出,镇江还能从北岸的扬州获得粮食,这种情况下,岂是你能困得住的?

秦日纲随即反过来将堡垒紧紧包围。吉尔杭阿激战五昼夜,亲自挥旗指挥,最后中炮而亡。堡垒守将要带着他的尸体冲出去,然而根本冲不出去,随之也血战而亡。

吉尔杭阿的一位八旗副都统侥幸突围,出来后痛哭着说:“我很早起就跟随吉公(指吉尔杭阿)从军作战,现在他死了,连尸体也找不到,我怎么能一个人继续苟活下去呢。”随即投江自杀。

看东王杨秀清活着的时候,太平天国有多威风:横扫清军如卷席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

实体书《晚清帝国风云》已出版上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