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侵略者亡我中華的野心已經昭然若示。當時日本侵略者觊觎淞滬地區已久,并試圖制造沖突,趁機占領淞滬。此時,19路軍保衛上海,與日本侵略者展開血戰。在此期間,這位名将違命不撤,打的鬼子“四度換帥”,建國後官至副國級,此人是誰?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時期,也是英雄脫穎而出的時刻。抗日戰争時期,19路軍蔡廷锴一戰成名。蔡廷锴以孤軍之力,讓嚣張的日本帝國主義見識到了中國軍隊守衛大好河山的決心。蔡廷锴,出生于廣東羅定州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蔡廷锴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親是位獸醫,同時也做着裁縫工作。可以說,蔡廷锴生活在一個非常艱苦的環境中。盡管如此,在蔡廷锴心裡仍有一個參軍報國的夢想。蔡廷锴18歲的那年,瞞着家裡人偷偷參加了新軍。從此以後,蔡廷锴正式開啟了參軍報國的軍旅生涯。戰場之上,蔡廷锴勇往直前,敢打敢沖。蔡廷锴作戰勇猛,頭腦靈活,沒有多久,便從一個小兵做到了師長。後來,國民政府軍隊改革,蔡廷锴一躍成為19路軍的軍長。從那以後,蔡廷锴也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将軍。
九一八事變以後,蔡廷锴帶領19路軍的将士們負責京滬沿線的保衛工作。1932年,日軍試圖侵略上海。這段時間,日本再次玩起了九一八時的套路。日本企圖對國民政府施壓,迫使19路軍向後撤退15公裡。國民政府對于日本方面的無理要求隻能欣然接受,但蔡廷锴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為此,蔡廷锴不惜違背國民政府的撤退指令。蔡廷锴向日本方面聲明:上海是中國的領土,19路軍是中國的軍隊,守衛上海,是19路軍的責任。
“這裡是上海,不是東北,日本想要故伎重施,完全不可能。如果日本想要進犯上海,19路軍必定頑強抵抗。”蔡廷锴通電全國,告知國人守土有責。随後,蔡廷锴召集19路軍官兵,并向所有官兵宣導:“19路軍為救國保家而抗日,即使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退縮。”此時,日本看到19路軍态度強硬,故伎重施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随後,日本集結軍隊對上海發動猛烈攻擊。讓日本方面沒有想到的是,蔡廷锴不僅是個愛國将領,他更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優秀統帥。
蔡廷锴将軍帶領19路軍堅決抵抗日軍侵略,并且成功抵抗住日軍進攻步伐,把日軍拒之門外。19路軍在上海抵禦日軍33天,用中國軍人的血性,讓日軍見識到何為中國軍人。在這短短的33天中,日軍被迫四度換帥。盡管如此,日本方面仍然未能如願。戰事結束後,蔡廷锴聲名鵲起。一時間,全國人民呼聲大起,老蔣隻能被迫忘記蔡廷锴違背指令的事情。随後,國民政府授予蔡廷锴青天白日勳章,陸軍一級上将。1949年,蔡廷锴出席新政協籌備委員會和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政協常務委員。1964年,蔡廷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會副主席,官至副國級。1968年,蔡廷锴因病去世,享年76歲。國家危難之際,蔡廷锴将軍不顧一切也要守護自己身後的土地。蔡廷锴的所作所為,不失為大丈夫真豪傑。民族大義面前,蔡廷锴不惜違背上峰指令,如此作為真乃時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