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引言

《鳴鳳記》:“落葉歸根;豐城劍回。”年輕人熱血澎湃志在四方,但随着閱曆的增長和年齡的變大,終究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那裡不僅有兒時的記憶,也是心靈最終的歸宿。人是這樣,國家和民族亦是如此。比如在曆史上,蒙古土爾扈特部一度分裂出清王朝,但是在傑出領袖渥巴錫的帶領下還是回到了祖國;二戰後的德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曆經磨難後也再次回歸統一,這些都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01

雖然偉大的人和民族不在少數,他們不畏艱險隻為有朝一日落葉歸根,但凡事總有例外,這就是如今的蒙古國。自古以來蒙古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21年中國剛剛邁入共和制,在外部勢力的慫恿下蒙古人民黨建立君主立憲制蒙古,随後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至此徹底脫離中國獨立,隻不過北洋政府沒有承認。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中華民國地圖

1945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同意外蒙古根據公投結果獨立。次年,對獨立予以承認”,如果說當時外蒙獨立是受蘇聯的影響,那麼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蘇聯解體後,蒙古國為何沒有回歸祖國呢?原因有個方面。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蒙古遊牧民族相關作圖

蒙古族長期以來都是居住在中國北方的重要遊牧民族之一,其民風強悍内部團結,在12世紀時曾在亞歐大陸上悍然發動了規模巨大的擴張戰争,給多國人民帶來了災難。是以蒙古族有其獨特的風俗和曆史。此後數百年雖然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在晚清時期内部出現了“蒙古複興”浪潮。

02

在近現代的一個世紀内,蒙古國内部政治、經濟、文化都深受蘇聯影響,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才有了改變。蒙古國地廣人稀,資源匮乏,經濟發展緩慢。而中國地大物博,經濟發展迅速,為何蒙古始終不願回歸祖國,甚至還有意不承認曆史的真實性呢?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蒙古上司人與蘇聯将軍塑像

首先,從沙俄時代開始,曆經蘇聯時期的100多年裡,蒙古都受到了長期的同化教育,《世界簡史》認為:“這是一種具有東北亞地區特色的另類殖民統治,雖然在名義上比西方要好聽不少”。雖然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還是蒙古族,但是其文化已經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包括語言、文字、風俗習慣都和斯拉夫人非常相似。

可見俄國人的影響遠超其祖先成吉思汗。俄國人在對蒙古人的教育中植入大量民族文化,導緻如今的蒙古人在民族意識上更傾向于俄羅斯,這是文化和傳統紐帶與中國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03

其次,近代以來,俄羅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試圖實際上掌控蒙古國。俄羅斯人的意圖十分明顯,他們需要蒙古國充當西伯利亞及東北亞地區的緩沖地帶,讓自己與東亞大國隔離起來,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是以俄羅斯不能看着蒙古國再次并入中國。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蒙古國及周邊國家地圖

最後一點,也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蒙古人自己的私心。從蒙古國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到,起初高喊獨立的也并非普通的蒙古族群眾,而是一小部分的蒙古族王公貴族。《蒙古國史》:“他們想要維持自己的地位以及在民族内的利益,可面對共和制的帶來,想要實作這個願望就必須讓蒙古獨立出去”。

蘇聯解體了,為何蒙古還不回歸我國,專家:這三方面阻力太大

▲蒙古貴族與蘇聯官員

蒙古是獨立雖然對于群眾和民族的發展沒什麼好處,但可以保證貴族階級仍舊處于統治地位,隻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又有多少人去為蒙古族百姓着想呢?一旦蒙古國回歸祖國,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個地方行政官,在人人平等的現代,如何能有特權存在呢?這其實和當年葉利欽分裂蘇聯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語

如今的蒙古國在國際社會上存在感極低,國内資源不能自給自足,産業鍊弱化嚴重,為了實作國家的正常運作,隻能大量借款,債台高築。聯合國也評定蒙古國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群眾的生活水準如何自然一目了然,這也是外蒙古始終不願承認曆史,不願回歸祖國的必然惡果。如果一意孤行,等待他們的也一定是一如既往的窮苦潦倒,受到傷害最大的也隻能是數以百萬計的蒙古族普通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