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口耳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浩瀚曆史的沉澱,是歲月刻下的印記,是人類留下的珍貴财富,它與物質文化遺産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人類世界。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被國務院準許。

2008年,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被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蒙古族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馬具制作經驗,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已成為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曆史淵源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馬背民族”著稱于世。蒙古族人民為了追逐水草,經常地搬遷,過着遊牧的生活。蒙古族人民為了友善遊牧生活,創造了馬鞍馬具,其發展經曆了由簡到繁、由拙劣到精美完備的漫長發展過程。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馬鞍的雛形——匈奴馬鞍,匈奴馬鞍比東胡的發展更快,匈奴馬鞍的鞍體簡單低矮,前後鞍橋尚未出現,類似坐墊。還有秦朝時出現低馬鞍,具有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二号兵馬俑坑的陶戰馬,馬背上雕塑的馬鞍就是個鞍墊,墊上有皮肚帶三條将馬墊固定在馬背上,皮肚帶都有扣,都在馬肚的左側,馬的臀部勒後鞧,馬頭套着,用青銅鑄件和銅絲穿編石灰石塊而成。

西漢的晚期,一種凹型的的高鞍出現了。兩晉南北北韓卑東胡的支族出現前後橋凸起的馬鞍,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趨勢,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是以稱之為“兩橋垂直鞍”。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隋唐時期,突厥人的馬鞍的形狀又有了新的變化,前鞍橋高而直立,後鞍橋向下傾斜,稱之為“後鞍橋傾斜鞍”。這種樣式的馬鞍,友善騎乘者的上下,是馬鞍發展的一大進步。

元朝出現了後橋較低的征戰馬鞍和前後橋平緩的生活馬鞍,此時的馬鞍具就更為種類繁多了。明代的馬鞍做工簡單,裝飾物很少,俗稱簡式馬鞍。

清代的馬鞍裝飾華麗,做工精工細,有坐鞍、馱鞍、車鞍和喜鞍,而且清朝還出現了景泰藍馬鞍(又稱琺琅)。近現代的馬鞍繼承了曆代馬鞍基本造型和裝飾紋樣。

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工藝特征

蒙古族馬鞍分為以下幾類:

按用途分:有生活馬鞍、慶典祭祀馬鞍、賽馬馬鞍以及拖官章的馬鞍。

生活用的馬鞍如坐鞍、馱鞍、車鞍、狩獵,放牧。出席禮儀活動時用的馬鞍,坐鞍做工考究,有金的、銀的、銅的、漆的等等,例如清康熙皇帝的皮鞍,馱鞍的裝飾簡單,全是木頭做的,馱鞍有兩種,一種是中間掏空,放物品。一種是兩邊帶鈎,鈎住物品。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按照人類的居住地點可以分為鄂爾多斯馬鞍、察哈爾馬鞍、衛拉特、科爾沁馬鞍、哈薩克馬鞍、土爾巴扈馬鞍、烏珠穆沁馬鞍,巴爾虎的馬鞍等等。巴爾虎的馬鞍前後鞍鞒低,底座寬大,銀飾用的特别多,圖案細緻。馬镫比别處大一些,有的地方,即使一個部族,馬鞍方面也有微小的差異,而阿巴嘎式馬鞍主要用于遊牧。哈薩克馬鞍又被人們稱為軍用馬鞍,用于内蒙古地區和新疆地區,前鞒細小後鞒寬大。

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傳承保護

蒙古族馬具制作精良、選材友善,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具有實用價值,其制作綜合了木工、刺繡、毛皮、編織、金屬等制作工藝,在蒙古族傳統手工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馬具是草原遊牧文化的标志,凝聚着手工藝人的聰明才智,它的産生在北方草原文明的發展程序中具有重要意義,集中展現了蒙古族的審美意識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非遺之美|馬背上的匠心傳承——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

蒙古族馬具制作綜合了木工、刺繡、毛皮、編織、金屬等制作工藝,制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使用舒适、裝飾華美,特色鮮明,集中展現了蒙古族的審美意識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工藝價值和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