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作者:敏敏說八卦

曾有一個民族,在西北的土地上高高在上了将近兩百年,他們就是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西夏王朝。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覆滅竟是因為一場血雨腥風的複仇。這場複仇來得猛烈且突然,牽連了成吉思汗這樣的草原霸主。想知道為什麼成吉思汗在臨終前發出了“必須将黨項人送下地獄”的指令嗎?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話說成吉思汗,這位草原上的鐵血英雄,一生征戰不息,其目光如炬,幾乎所向披靡。他對西夏的厭惡與報複,卻有着複雜而深遠的背景。早在他統一蒙古部落,成為草原上的王之前,西夏就已經在他的黑名單上了。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與其生死之敵王罕決戰于野,敗敵之餘,王罕之子桑昆卻偷偷逃到了西夏境内,并企圖借西夏的力量東山再起。成吉思汗得知此事後,怒火中燒,但也未能立即行動。他首先派使者到西夏,要求交出桑昆,但西夏的回應卻是拖延和敷衍,這無疑在成吉思汗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不久,成吉思汗便開始籌劃對西夏的征服之路。西夏位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對于任何想要東擴的勢力都極為重要。而西夏國内此時也風雨飄搖,夏桓宗李純祐雖然有所覺察,急忙指令邊境進入戰備狀态,但内部的動蕩和軍事上的不利,讓他的這些準備顯得捉襟見肘。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成吉思汗并沒有按常理出牌,他的軍隊繞過西夏的預設防線,直接突襲了西夏的要塞。在一次次的沖突中,西夏軍隊節節敗退,國内貴族也開始心生畏懼,政權不穩。最終,在夏桓宗的侄子李安全的策動下,夏桓宗被廢,李安全自立為帝,是為夏襄宗。這一變故,使得西夏國内更加動蕩不安,成吉思汗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正當成吉思汗準備一舉拿下西夏時,卻遭到了意外的抵抗。尤其是在斡羅孩城的戰鬥中,西夏軍民團結一心,竟然頂住了蒙古軍隊長達四十餘天的猛烈攻擊。成吉思汗大怒之下,下令屠城,但最終因為兵力和物資的消耗過大,不得不暫時撤退。這一役,雖未能徹底擊潰西夏,但也讓西夏元氣大傷,國力急劇下降。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成吉思汗并未是以放棄對西夏的征服計劃。他調整戰略,準備再次發起攻勢。在這之間,他還與丘處機有過一段神秘的交流。丘處機,作為一位道教高人,原本以為能影響這位草原之王的心性,讓他放棄殺戮和征服。面對成吉思汗,丘處機的勸誡似乎隻是波瀾不驚的水面上的一陣細微漣漪,難以真正觸及成吉思汗的内心。

1227年,成吉思汗在再次發起對西夏的征戰中突然去世,但他的死并未平息他對西夏的怨恨。在彌留之際,他留下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指令,要求在西夏末帝投降時,不發喪,秘不發喪,待西夏完全無備之時,一舉消滅黨項人,不留後患。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遵循成吉思汗的遺命,窩闊台等繼任者在西夏末帝李睍開城投降時,展開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鐵騎踏破甯夏中興府,那座曾經輝煌的都城瞬間淪為地獄。成吉思汗的這個指令,不僅僅是對西夏的一個軍事行動,更是一場對黨項文明的終結宣告。

成吉思汗的這種極端做法是從何而來?一方面是因為西夏曾庇護他的敵人,給予了他在統一草原路上的重大阻礙。另一方面,可能也與成吉思汗個人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極端渴望有關。他希望徹底消除所有潛在的威脅,以確定蒙古帝國的穩固和長久。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西夏的覆滅和黨項人的消失,是曆史的必然還是個人仇恨的結果?這一問題,或許隻能留給曆史去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切的背後,是成吉思汗對權力的追求與掌控到了極緻的展現。他的鐵血政策,不僅僅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更是深刻影響了整個中亞乃至更廣泛地區的曆史走向。

神秘而強悍的黨項人,稱霸西北兩百年後,黨項人被滅族了嗎?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滿了戰争與征服,他的名字成為了草原上的傳奇。但在這光環背後,黨項人的悲劇提醒我們,曆史往往有其複雜和殘酷的一面。黨項人曾經繁榮的文化和社會,在曆史的洪流中逐漸消失,留給後人無盡的思考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