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國有六卿,為什麼人們卻說“三家分晉”?

晉國末期,的确有掌握實權的六位大臣。但是使晉國滅亡、并瓜分晉國的,的确是三家。另外三家被滅了。

春秋末期、也就是晉國末期的晉國,實際是有七股力量: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和晉國國君晉平公。

晉國有六卿,為什麼人們卻說“三家分晉”?

在這七家之中,晉平公、或者說晉國國君的力量,是最弱小的。另外六卿都很強大。但六卿并不是團結一緻、鐵闆一塊,而是沖突重重、互相傾軋。

在這過程中,簡單點說,趙滅掉了範、中行氏兩家,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六卿變成了三卿。這些行動都沒有經過晉平公的同意,晉平公反對也無效。晉國公室已經名存實亡。

晉國有六卿,為什麼人們卻說“三家分晉”?

公元前403年,請記住這個年份吧,它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一年裡,周威烈王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

周朝建立之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可以把任何一塊土地分封給各位諸侯。但是到了春秋末期,周王手裡,已經沒有什麼直接掌握的土地可供分封了。是以給趙魏韓的封地,其實就是他們侵占的晉公土地。

換句話說,周王對趙魏韓三家的分封,實際是承認了他們是“卿大夫”的身份對晉國公室的侵占。這件事,一般被當成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

晉國有六卿,為什麼人們卻說“三家分晉”?

嚴格來說,這時的晉國,分裂成了晉、趙、魏、韓四國,而晉是其中最弱小的。但這樣的局面也沒有持續很久。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掉晉靜公,将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從前威赫一時的晉國,徹底被分裂成三個國家。

晉國有六卿,為什麼人們卻說“三家分晉”?

史稱“三家分晉”。

趙魏韓三國,都是從晉國分化出來的,是以合稱“三晉”。這也是山西被稱為“三晉”的由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