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歲宮女被康熙寵幸,十年竟生了六胎,50歲還翻牌子,死後葬入皇陵!

宮女是清朝皇宮内一類獨特群體,雖然這個群體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龐大,但這些女人的命運卻存在變數,保不準哪一位被皇帝看中,上演麻雀變鳳凰的傳奇故事,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位堪稱康熙朝後宮最幸運的宮女,她幸運被康熙寵幸,生下了六個子女,兒子還繼承了大清皇位,她就是孝恭仁皇後。

13歲宮女被康熙寵幸,十年竟生了六胎,50歲還翻牌子,死後葬入皇陵!

孝恭仁皇後姓烏雅氏,名瑪琭,生于順治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孝恭仁皇後的曾祖父名為額布根,世居哈達地方,國初來歸,話說這額布根小的時候曾被清太祖努爾哈赤養在宮中,被視為子侄一般,由此,雍正在給母家頒爵的敕書中才稱其為“本朝舊族,創業名家”,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孝恭仁皇後的祖父名為額參,曾擔任膳房總管,後來官至内大臣,雖然官位挺高,但不能抹殺的是,烏雅氏一族為内務府包衣,且其家族成員大多在内務府擔任膳房總管、侍衛這樣的差事,明顯與“舊族”、“創世名家”相去甚遠。當然,這不過是雍正為了提高母家地位而采用的一種說法而已。

康熙十二年二月,年僅13歲的烏雅氏(孝恭仁皇後)通過内務府選秀入宮,成為一名宮女,相貌極為出衆的她入宮不久便被康熙看中,一番寵幸之後,便成了康熙後宮的一名庶妃(低級妃嫔)。

13歲宮女被康熙寵幸,十年竟生了六胎,50歲還翻牌子,死後葬入皇陵!

烏雅氏是幸運的,在此後的十多年裡,她始終得到康熙皇帝的寵愛,從康熙十七年生下皇四子胤禛開始,一直到康熙二十七年生下皇十四子胤祯,烏雅氏在十年裡竟生了六個兒女,可見這段時期烏雅氏該有多得寵,甚至到了中晚年(50歲),康熙仍然會讓烏雅氏侍寝,康熙确實很在乎這個女人。

憑借生育這個六個兒女之功,烏雅氏在康熙後宮身價倍增,先是在康熙十八年被單獨冊封為德嫔,兩年後又被晉封為德妃,成為四妃之一。而且,雖然烏雅氏子女成活率隻有一半(活到成年的有三人),但品質還是很高的,皇四子胤禛與皇十四子胤祯都是康熙衆多兒子中極為優秀者,固倫溫憲公主也是一位大才女。

令烏雅氏沒想到的是,她所生的兩個兒子胤禛與胤祯後來竟成為奪嫡鬥争的焦點人物,并分屬兩個派别,最終皇四子胤禛勝出,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繼位後,曾為其政敵的胞弟十四阿哥胤祯被奪去軍權,幽禁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雍正與生母烏雅氏之間的母子關系。

13歲宮女被康熙寵幸,十年竟生了六胎,50歲還翻牌子,死後葬入皇陵!

雍正繼位後,烏雅氏雖然被尊封為仁壽皇太後,但卻出現了一系列不合理舉動,比如說拒絕上皇太後徽号,拒絕搬離永和宮、拒絕接受大臣朝拜等等,顯然沒有給兒子雍正好臉色看。結果,在康熙駕崩後隻過了半年,宮中便傳出皇太後離世的消息。

關于烏雅氏之死,後來竟然傳出了雍正逼母的傳聞,雍正對此甚至頒發谕旨進行了解釋:

“朕受鞠育深恩四十年來備盡孝飬深得母後之慈歡,謂朕實能誠心孝奉而宮中諸母妃鹹美母後有此孝順之子,皆為母後稱慶,此現在宮内人所共知者”。

13歲宮女被康熙寵幸,十年竟生了六胎,50歲還翻牌子,死後葬入皇陵!

“朕于現在宮中諸母妃之前無不盡禮敬養,今諸母妃亦甚感朕之相待,豈有母後生我而朕孺慕之心有一刻之稍懈乎?況朕以天下孝養,豈尚缺于甘 而于慈親之前有所吝惜乎?逆賊加朕以逼母之名,此更朕夢寐中不意有人誣謗及此者也,又如逆書加朕以弑兄之名”。

從雍正的釋語來看,他與母親烏雅氏之間的關系似乎還是非常不錯的,但從雍正繼位後,烏雅氏一系列不尋常的舉動來看,似乎又不是那麼回事。推測原先烏雅氏與兒子雍正關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應該還是很不錯的,隻不過雍正繼位後對十四弟胤祯的幽禁之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烏雅氏,才會出現後來的不尋常舉動吧。

雍正元年九月份,剛去世三個多月的孝恭仁皇後随康熙葬入景陵地宮,最終如願與自己最愛的男人葬在了一起。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