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福将,他總是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雖有時要為派系鬥争做出抉擇,也有時要因為一些事情被迫做出妥協。但任何人都有其功與過,在抗日戰争中,他所指揮的台兒莊戰役也是記入了史冊,他就是李宗仁。

李宗仁,廣西臨桂(今桂林)人,桂系領袖,愛國将領,著名的軍事家、統帥。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李宗仁

李宗仁家裡世代務農,可以說是一個地道地道的農家子地。他有八個兄弟姐妹,因為自己排行在第九,村子裡的人都叫他為“老九”。他在六歲時,邊跟着自己的父親李培英讀書,李培英當時作為一個私塾老師還是有能力教他學習的。後來便進入城中新創立的臨桂縣立兩等國小就讀。

由于自己是鄉下來的,初入城中還不太适應,不管是衣着還是談話舉止間都流露着些許鄉土氣息。再加上自己對數學、英語等學科跟不上,成績很是差勁,甚至還被同學嘲笑為“鄉下來的傻子”。李宗仁在經曆了兩個學期便辍學了。在省立公費紡織習藝廠放了一段時間的學徒後,在1908年冬,考入廣西陸軍國小,這算是他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軍人生涯。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在武昌起義爆發後,李宗仁憑借着身體健壯,膽大靈活,性喜馳騁,閑時便以練習騎馬為樂,馬術在同學中首屈一指。學習也非常用功,每次考試總在前三名以内,頗為師友所推崇。在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各方都發出了讨伐袁世凱的口号。李宗仁經故舊介紹,投入林虎為總司令的護國軍第六軍,在步兵七旅十三團二營,當了一名中尉排長,參加了讨袁的護國戰争。

在經曆了一些戰争後,李宗仁先後擔任了連長、營長,但這也僅僅是開始。1920年8月,他參加了第一次粵桂戰争,帶領着全營沖破了天險峽谷,開辟了四會和肇慶的唯一通道。從此,他聲名大噪,以勇敢善戰聞名兩粵。第二年戰争又起,此時的李宗仁已經升任到了幫統。後來他所在的部隊被陳炯明收編,為“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年尚不過三十的李宗仁便擔任該路司令。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為了改造舊軍積習,提高軍隊的水準,李宗仁在安排民政人事的同時,集中精力抓緊整饬軍紀,教育訓練幹部。他在玉林辦了一所幹部教練所,調本軍行伍出身的下級軍官前往受訓;并招收一些中學畢業青年入學,教育訓練後充任下級軍官。另外,還附設教導大隊,訓練班長以及足以擔任班長的上等兵,充實部隊的基層幹部。使部隊的戰鬥力不斷強大起來,在經過了數年的發展,李宗仁竟是統一了廣西。

在李宗仁統一廣西的同時,廣東經過二次東征也初告統一。1926年初,雙方通過會晤,兩廣正式統一于國民政府号令之下。1月,國民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李宗仁被選為候補中央監察委員。3月間,廣西兩個軍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

在北伐戰争勝利後,國民黨内部的沖突日益尖銳,各系軍閥相繼展開争奪。李宗仁在桂系在混戰中敗北,退回廣西,苦撐殘局,以圖再起。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曆了數次戰争後,李宗仁也是成為了一方巨頭。時間轉眼間稍縱即逝,抗日戰争爆發後,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宮,指揮保衛津浦路的防禦戰。在此之前,李宗仁再廣西的發展也是有聲有色。他首先精簡省内軍民兩政,自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白崇禧為副司令。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李宗仁不斷擴充軍備,将十四個團迅速擴編到了四十八個團,編制為四個軍,火速開往了抗日前線。在抗日戰争中,目前期處于劣勢,根據對目前形勢的分析,李宗仁也是提出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抗戰政策。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李宗仁最輝煌的一戰可謂是台兒莊戰役了,整個台兒莊戰役,斃傷日軍二萬餘人,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張氣焰,成功粉碎了日軍不敗的神話,振奮了中國軍民的抗戰熱情,成為抗日戰史上光輝的一頁。

李宗仁後來擔任了國民黨的副總統和代總統,但随着人民解放戰争的勝利,加上他也不願意到台灣與蔣介石共事,便到美國去定居了。

在美國,李宗仁時刻關心祖國的發展。看到新中國在各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他十分感動。經過思考,他勇敢地承認了自己那個政權的失敗,并表示支援新中國,還希望回到祖國。

他是台兒莊戰役功臣之一,因不願追随蔣介石定居美國,後落葉歸根

為了回國他也是做了周密的準備。1965年他乘坐飛機繞過了台灣方面的監視,繞道巴基斯坦,坐上了回國的飛機,終于回到了祖國的大地。他也與前來迎接他的周總理熱情相擁,落葉也終于歸根了。并且他也希望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餘熱。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他也終歸在祖國大陸上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繼續閱讀